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7142324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浅谈历史课上如何进行“知真知真”意识的培养意识的培养上海市大团高级中学上海市大团高级中学 钱洪海钱洪海2011 年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市教研员於以传老师做的知真、求通、立德中学历史育人价值简介报告中指出:历史的价值在于“真”;历史认识基于“求真”。“知真”是育人价值的基石。无独有偶,百年前著名史学家何炳松在其怎样研究史地一书中说:“我们研究历史和地理,目的和别的科学一样,在于求真。所谓真,在历史上就是过去人类在文化上种种生活和活动的真相。我们要明白人类在文化上的真相,来帮助我们决定为文化而奋斗的途径,可以使我们不至于再走到错误上去。” 跨越百年的两位专家共同都

2、指出历史的育人价值就是“知真”。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如何进行“知真”意识的培养?本文不揣浅露,求教于方家。一、从证据即历史史实本身出发1、史实要正误辩伪 1111 梁 启 超 , 中 国 历 史 研 究 法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1)正误:证据是真实的,但因为各种原因被夸大或者缩小了,我们要进行正误,即进行还原;例如:我们如提到秦长城,我们一般都认为秦长城有一万多里,是秦朝建造的,真相是什么样的呢?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秦修长城前各国已有一些长城。魏长城:有两段,一千五左右;齐长城:一千余里;燕两段:两千五百里左右;赵长城:一千五百里;楚长城:数百里;总计约七千里左右。其实秦朝修的只有

3、三四千里。(2)辩伪:就是证据本不存在,我们要进行真假辩别。一般依据考古出土的材料来辨别。如我们提到陈胜、吴广起义原因是因雨误期、失期当斩。但据睡虎地秦简兴律(考古发掘的云梦秦简)中记载:“御中发徴,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音碎,责骂);六日到旬,貲(音资,罚钱)一盾;过旬,貲一甲(铠甲);其得殹(也)及诣水雨(遇到风雨),除。兴”从考古证明,当时秦律不但不酷,而且还是很通情达理的。因此,教材的说法不准确。2、史实介绍要准确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关于火烧圆明园的介绍是:(1960 年)10 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侵略者闯入圆明园,在掠走大量奇珍异宝之后,又

4、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帝园林。从教材介绍来看,火烧圆明园的应该是英法联军。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赵冠峰老师指出:历史的事实是:英国侵略军格兰特和公使额尔金由于对清廷扣留并虐待致死二十名英法和谈代表团人员的不满,决定火烧圆明园以未报复,而法国公使葛罗和法军司令孟托班不同意这样做,因此并未参与火烧圆明园的行动。准确地说,抢劫、破坏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但纵火将圆明园烧毁以示对清政府进行报复的是英国侵略者。在教学中可向学生这样介绍:英法联军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之后,英国侵略者又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22。社22 赵冠峰,二、从解读证据的人即历史学本身出发史 实 介 绍 应

5、力 求 准 确 , 历 史 教 学2012 年 2 月 上 半 月 刊 , 第 687223 注 : 案 例 出 自 沈 为 慧1、史料解读要多维的 用 批 判 性 思 维 进 行 史 料 分 析 的 实 践 , 中 学 历 史 教 学 参 考2009 年 第 3 期 , 第 54 页 。因为证据本身不会说话,这样解读证据的人的解读是否是证据本身的含义就成了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多角度的解读来无限接近历史的真。笔者曾经听过上海交大附中彭禹老师的一堂课,课题是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冲突。本节课主要是探讨一战爆发原因的一场讨论课。在教学中彭老师出示了下面一则史料:在近来的 6 年里,塞尔维亚已经是第三次以

6、这种方式把欧洲带向世界战争的悬崖了。 德国白皮书 1914(节选)彭老师根据材料提出了问题(以下简称师):德国人所描述的情况及德国在描述中反映出的态度与一战的发生有什么关联?学生依据材料认为(以下简称生):这是德国为自己发动一战寻找借口,推脱战争责任。师追问:德国知道自己将要发动的是一场什么战争吗?生:世界战争。师:如果知道是世界战争的话,那么和前面材料中提到的“你们将在圣诞前回家”的动员是否矛盾?同学们结合萨拉热窝事件思考:小国在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冲突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生:塞尔维亚这样有着强烈民族解放欲望的小国,充当了点燃欧洲“火药桶”的“火柴头”的角色。师:这样的情形,对已经火药味很浓的大国

7、来说是什么?生:这是发动战争的绝佳借口。师:除此外,也有可能大国感动很恐惧,要设法避免战争。 这个教学片断相当精彩,精彩就在于老师引领学生对史料的深度解读。一般老师对这则史料的分析,只会一个角度,一个结论。然而这不是真实的历史,只是老师解读后的历史。欲了解真实的历史,需要知道当事人德国在想什么?这就是理解。虽然我们很难真正的理解,但是可以通过多角度的理解,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历史教学中我们老师现在都已经很注意运用证据来说话,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彭禹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断,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老师更要关注运用证据的人(这里主要指材料撰写者、老师和学生)人对材料的解释是否接近历史的真实。2、史料

8、使用要科学我们看一下 2011 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 22 题:日本自民党从 1955 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 1 所反映的变化。表 1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年份19581963196719721976自民党议席287283277271249在野党议席180184209220262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但根据赵剑锋和伍学友的统计(2011 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 22 题商榷,第 5256 页),1958 到 1979 年中忽略了 1960、1969、19

9、79 这三个年份的数据(见下表)表 2 19581979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年份19581960196319671969197219761979自民党议席287296283277288271249248在野党议席180171184209198220262263这样根据表格 1 和表格 2 得出的结论就不完全一样了。在使用材料中,使用者出于一些原因往往进行剪裁,这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剪裁不能损害史料的原意。历史是求真的学科,我们不能为了我们所谓的结论而随意剪裁史料。同样的错误亦出现在上海 2011 年上海历史高考第 37 题中。原题如下:37份护照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

10、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问题:(12 分)(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3 分)(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 分)经周义保老师研究认为,这份护照的时间应该是在 1858 年之后,护照应该写上外国人的中文译名。但出题者

11、隐去人名这种技术处理,是为了能对应后面提供的答案。可是这样历史就不是“论从史出”而是“史从论出”了,大大违背历史学科的科学性。上面虽然举的是两道题目,但实际教学中我们为了照顾我们自己的结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也会这样处理。因此,从培养学生“知真”的角度出发,我们历史老师在使用史料时是不是应该多一分警惕之心呢?三、历史逻辑关系要求通我们先看一个案例 33:一位老师在课上引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一段史料: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於咸阳宫。老师让根

12、据史料回答问题: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反映了什么问题?给出的参考答案是:原因是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权威,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帝独裁,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历史讲究“论从史出”,但“论”应该建立在对“史”的严密的逻辑分析基础之上,否则就是假论。就上面例子而言,史料能否说明皇帝对丞相车骑问题很在意?能否反映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我们就史料与问题答案之间可以作如下分析:(1)秦始皇对“丞相车骑很多”这一现象,持何态度?认为不是好事。(2)那位“宫中人”做了什么事?将皇帝话告诉给丞相。(3)看到丞相“减少车骑数量”,秦始皇为何大怒

13、?有人泄露了他说的话。(4)秦始皇为何要杀掉所有在场的人?他的话被泄露出去,没人承认。通过分析,我们看到史料与问题答案之间存在逻辑问题。对于“丞相车骑很多”这一现象,秦始皇并没有太大的不满,只认为不是很好而已;看到丞相“减少车骑数量”理应高兴,可是却大怒,这是为什么?“宫中有人”告诉丞相此事,帮助皇帝解决了“不好”的事,也是为皇帝分忧,结果被杀,这又是为什么?欲求解释,我们看史料原文中的上下文情况。史记中这段史料前面还有这样一段话: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於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

14、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锺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结合两段史料,我们看到:秦始皇认为,要成仙人,须避俗人。因此规定:泄露皇帝去处者死罪。但是还是有人泄露了皇帝的行踪。这不仅是违反禁令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皇帝修仙,故秦始皇大怒。审问没有结果,泄露天机的人还在身旁,如何继续修仙?所以下令把当时在场的人全部杀掉。可见,秦始皇在意的是自己能否修仙,对丞相车骑多少并不太在意。因此,不能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是反映了皇帝对修

15、仙的痴迷及成仙的决心。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历史老师在历史课上运用史料提出问题、给出答案时,一定要考虑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矛盾的逻辑关系是得不出真实的结论的。在史料教学成为当今一种主流模式的时候,李惠军老师指出:我们是不是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如此类现象呢?材料选择多多益善,材料理解浅尝辄止。(教师)材料呈现目不暇接,材料研读囫囵吞枣。(学生)材料指鹿为马,材料运用苍白无力。(师生)其结果是,要么是历史课被几则史料割裂得支离破碎,要么是一段清晰的历史,在笨拙的“史料教学”中,搞得乱象丛生,面目不清 44。44李惠军,陶行之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历史老师 要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知真”意识,教学生学做真人,教师只有时时处处 教真、做真,做教育的“传真机” ,学生方能真才实学,学真成真 一张邮票引出的考证和深思,历史教学 2012年 1月上半月刊,第 444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