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023283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讲座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开化县园区小学开化县园区小学 陈根祥陈根祥一、什么是数学概念一、什么是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中的反映。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 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客观事物的颜色、材料、气味等方面的属性都被看作非本质属性 而被舍弃,只保留它们在形状、大小、位置及数量关系等方面的共同属性。在数学科学中,数学概念的含 义都要给出精确的规定,因而数学概念比一般概念更准确。小学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包括: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量与计量的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 例的概念、方程的概念,以及统计初步知识的有关概念等。这些概念是构成

2、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它们是互相联系着的。如只有明确牢固地掌握数的概念,才能理解运算概念,而运算概念的掌握,又能促 进数的整除性概念的形成。 二、小学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二、小学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根据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其中描述式和定义式是最主 要的两种表示方式。 1定义式 定义式是用简明而完整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或外延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用原有的概念说明要定义 的新概念。这些定义式的概念抓住了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样的概念, 是在对大量的探究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中,使之从直观到表象、继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如

3、“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等等。这样定义的概念,条件和 结论十分明显,便于学生一下子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 2描述式 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语言对概念进行描述,叫做描述式。这种方法与定义式不同,描述式概念,一般 借助于学生通过感知所建立的表象,选取有代表性的特例做参照物而建立。如:“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1、2、3、4、5叫自然数” ;“象 1.25、0.726、0.005 等都是小数”等。这样的概 念将随着儿童知识的增多和认识的深化而日趋完善,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数学中的点、线、体、集合等原始概念都用描述法加以

4、说明。例如, “直线”这一概念,教 材是这样描述的:拿一条直线,把它拉紧,就成了一条直线。 “平面”就用“课桌面” 、 “黑板面” 、 “湖面” 来说明。 另一种是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如果用简练、概括的定义出现不易被小学生理解,就改用描述式。 例如,对直圆柱和直圆锥的认识,由于小学生还缺乏运动的观点,不能像中学生那样用旋转体来定义,因 此只能通过实物形象地描述了它们的特征,并没有以定义的形式揭示它们的本质属性。学生在观察、摆拼 中,认识到圆柱体的特征是上下两个底面是相等的圆,侧面展开的形状是长方形。 一般来说,在数学教材中,小学低年级的概念采用描述式较多,随着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中

5、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不过有些定义只是初步的,是有待发展的。在整个小学阶段,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 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 识经验出发,尽可能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就暂不 给出定义或者采用分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来解决。因此,小学数学概念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数学概念的 直观性;二是数学概念的阶段性。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我们必须注意充分领会教材的这两个特点。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首先,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律

6、、性质、法则、公式等,其中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基础知识的2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 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数学中的法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有了 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就有助于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运算和解题技能。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概念 不清,就无法掌握定律、法则和公式。例如,整数百以内的笔算加法法则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 起,个位满十,就向十位进一。 ”要使学生理解掌握这个法则,必须事先使他们弄清“数位” 、 “个位” 、 “十位” 、 “个位满十”等的意义,如果对这些概念理解不清,就无

7、法学习这一法则。又如,圆的面积公式S=r2,要以“圆” 、 “半径” 、 “平方” 、 “圆周率”等概念为基础。总之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于今后的 学习而言,都是一些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小学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也就是说,任何一部分内 容的教学,都离不开概念教学。 其次,数学概念是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 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起重要作用。 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 “含有未知数的 等式叫做方程” ,这是一个判断。在这个判断中,学生必须对“未知数” 、 “等式”这几个概念十分

8、清楚, 才能形成这个判断,并以此来推断出下面的 6 道题目,哪些是方程。 (1)56+2379 (2)23-x67 (3)x54.5 (4)44288 (5)75x4 (6)9+x123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顺利地获取有关概念,常常要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观察,在观 察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最后再抽象概括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通过一系列的判断、推理使概念得到巩固和运用。从而使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6.1.3 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要求1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理解概念,一要能举出概念所反映的现实原型,二要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即明确概念所反映

9、的一 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概念所反映的全体对象,三要掌握表示概念的词语或符号。2使学生牢固掌握概念掌握概念是指要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记住概念,正确区分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能对概念进行 分类,形成一定的概念系统。3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概念 概念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辨认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运用概念的有关属性进 行判断推理。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根据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及特征,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也分为三个阶段:引入概念,使学生感 知概念,形成表象;通过分析、抽象和概括,使学生理解和明确概念;通过例题、习题使学生巩固和 应用概念。 (

10、一)数学概念的引入 数学概念的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概念引入得当,就可以紧紧 地围绕课题,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为学生顺利地掌握概念起到奠基作用。 引出新概念的过程,是揭示概念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而各个数学概念的发生形成过程又不尽相同,有 的是现实模型的直接反映;有的是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经过一次或多次抽象后得到的;有的是从数学理论 发展的需要中产生的;有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有的是将思维对象理想化,经过推理而得; 有的则是从理论上的存在性或从数学对象的结构中构造产生的。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各种概念的产生背 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选取

11、不同的方式去引入概念。一般来说,数学概念的引入可以采用如下 几种方法。 1、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 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或教材中的实际问题以及模型、图形、图表等作为感性材料,引 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去获取概念。3例如,要学习“平行线”的概念,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门框的上下两条边、黑 板的上下边缘等,然后分化出各例的属性,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铁轨有属性:是铁制的、可以看成 是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边可以无限延长、永不相交等。同样可分析出门框和黑板上下边的属 性。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属性是:可以抽象地看成两条直线;两条直线在

12、同一平面内;彼此间 距离处处相等;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等,最后抽象出本质属性,得到平行线的定义。 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引入新概念,是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去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学中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显 示被引入概念的特征性质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去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事例中归纳和概括 出共同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 2、以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引入新概念。 如果新、旧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等,那么新概念的引入就可以充分地利 用这种关系去进行。 例如,学习“乘法意义”时,可以从“加法意义”来引入。又如,学习“整除”概念时,可以从“除 法”中的“除尽”来引入。又如,学习“质因数”可以从

13、“因数”和“质数”这两个概念引入。再如,在 学习质数、合数概念时,可用约数概念引入:“请同学们写出数 1,2,6,7,8,12,11,15 的所有约数。 它们各有几个约数?你能给出一个分类标准,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吗?你能找出多种分类方法吗?你找出的 所有分类方法中,哪一种分类方法是最新的分类方法?”3、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概念。 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新概念,这也是概念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用“问题”引入概念的途 径有两条: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从数学问题或理论本身的发展需要引入概念。 4、从概念的发生过程引入新概念。 数学中有些概念是用发生式定义的,在进行这类概念的教学时,可以

14、采用演示活动的直观教具或演示 画图说明的方法去揭示事物的发生过程。例如,小数、分数等概念都可以这样引入。这种方法生动直观, 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和思想,同时,引入的过程又自然地、无可辩驳地阐明了这一概念的客观存在性。 (二)数学概念的形成 引入概念,仅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要使学生获得概念,还必须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明确概念 的内涵与外延,正确表述概念的本质属性。为此,教学中可采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方法。 1、对比与类比。 对比概念,可以找出概念间的差异,类比概念,可以发现概念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学习“整 除”概念时,可以与“除法”中的“除尽”概念进行对比,去比较发现两者的不同点。用对比

15、或类比讲述 新概念,一定要突出新、旧概念的差异,明确新概念的内涵,防止旧概念对学习新概念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的影响。 2、恰当运用反例。 概念教学中,除了从正面去揭示概念的内涵外,还应考虑运用适当的反例去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尤 其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正例与反例的差异,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更利于强化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 理解。 用反例去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实质是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外延从而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凡具有概 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必属于该概念的外延集,而反例的构造,就是让学生找出不属于概念外延集的 对象,显然,这是概念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必须注意,所选的反例应当恰当,防止过难、过偏

16、,造 成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而达不到突出概念本质属性的目的。 3、合理运用变式。 依靠感性材料理解概念,往往由于提供的感性材料具有片面性、局限性,或者感性材料的非本质属性 具有较明显的突出特征,容易形成干扰的信息,而削弱学生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正确理解。因此,在教学中 应注意运用变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反映和刻画概念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变式包括图形变式、 式子变式和字母变式等。 例如,讲授“等腰三角形”概念,教师除了用常见的图形展示外,还应采用变式图形去强化这一概念, 因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去解题时,所遇见的图形往往是后面几种情形。4(三)数学概念的巩固 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概念,还必须有概念的巩固和应用过程。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注意及时复习 概念的巩固是在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中去完成和实现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复习,巩固离不开必要的复 习。复习的方式可以是对个别概念进行复述,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去复习概念,而更多地则是在概念体系 中去复习概念。当概念教学到一定阶段时,特别是在章节末复习、期末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