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法学基础理论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695487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好法学基础理论(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教学目标,法学基本知识是法律制度的基础。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法的概念、作用、法律规范的概念和法律关系的构成;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自觉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秩序。,课程内容,第一节 法学基本知识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第三节 法律运行,第一节 法学基本知识,一、法的概念和作用二、法律规范三、法律关系,一、法的概念和作用,1、法的概念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体系。2、法的特征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多选)一般说来,调整人们行

2、为的社会规范,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纪律规范和法律规范。,2、法的特征 (1)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法不是个人意志的反映,也不是所有社会成员意志的反映,法所反映的是统治阶级意志。 (2)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法不同于其他社会规范之处在于它的特殊的强制性,即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3)法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规范。法的内容,即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的集中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同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物质基础。当然,除了受物质生活条件制约外,历史、传统、宗教、风俗习惯、地理、环境

3、、人口等条件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例题:下列有关法的阶级本质的表述中,哪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学说?A一国的法在整体上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B历史上所有的法律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反映C法的本质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D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统治阶级内部各党派、集团及每个成员意志的相加,(单选)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国家意志表现出来。 (单选)法的国家意志性,是法的核心特征。 (多选)国家制定或认可是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 (多选)“制定”包括两层含义:国家专门机关制定的社会规范,即成文法;国家授权法院或法官以判决的方式创造的规则,即判例法。(多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

4、定发的本质、内容发展方向。,3、法的作用,(多选)法的作用可以分为社会作用和规范作用。,法的社会作用,(简答)法的社会作用,指法所具有的维护有利于并适合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法通过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来维护统治秩序。统治阶级可以通过规定一些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条款,以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对于统治阶级内容的违法犯罪即危及统治秩序的行为,也要受法律的追究。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满足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共利益。法

5、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组织社会生产、交换和分配,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秩序,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多选) 法的社会作用的表现包括组织社会生产、交换和分配,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秩序,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反应了发的手段和目的关系。包括: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制裁五个方面的作用。 指引作用:指引人的行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不该怎样) (多选)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个别指引和规范指引 评价作用:评判、衡量他人行为合法性的标准(合法还是违法) (单选)在对当事人行为约束中,法的评价作用是他人通过法对某个主体施加的影响,而不是对

6、每个主体行为的指导。,预测作用:法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可以使人们对外部主体某种行为进行预先分析和预测(做什么样的事,负什么样的后果估计、知晓) (多选)一定关系的当事人可以预测对方当事人应当如何行为;预先估计国家对某种行为的态度,预见某种行为是否合法、有效。教育作用: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他人产生示范或警示作用(正面的引导、示范;反面的威慑)制裁作用:法律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多选)法的教育作用,既包括对违法行为人实施法律制裁后产生的教育作用,也包括通过人们的合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产生的示范作用。 (单选)制裁作用发生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者。,二、法律规范,(一)法律规范及其相关概念

7、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法律规范设定人们行为的范围和程度,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权利、义务。(多选)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以分为规范、原则、概念和技术,而法律规范是法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法律规范是法的本体,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法律规范是法的基本构成要素,法律条文是法律内容的文字表达。法律条文可以分为规范性条文和非规范性条文,前者指表述法律规范的条文,后者指不具体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通常,规定立法目的、任务、原则、概念等条文属于非规范性条文。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是以规范化的成文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法的形式的总称.。是有权

8、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它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这些规范具有对象的不特定性,可以反复适用,多次适用。除包括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概念、技术性规定等非规范性法律条文。非规范性文件:是指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不能反复适用的法律文件。例如民事判决书、裁定书,刑事判决书、委任状、逮捕证、营业执照、结婚证等。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和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一样的法律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意义;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针对特定的人,是适用法律的结果。,(二)法律规范构成要素,(多选)一般认为,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

9、,即假定、处理和制裁。 (单选)假定,指法律规范中规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其功能在于确认发生何种情况或具备何种条件时,法律规范规定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开始生效。 (单选)处理,指法律规范中具体指明的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的行为模式。 (单选)制裁,指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违反法律规定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例题:一般认为,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主要有? A、行为模式 B、法律后果 C、适用条件 D、法律制裁,答案:(ABC),【案例】“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否则,税务机关可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这个法律规范的各组成部分分别是什么?【解析】法律规范由前提条

10、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构成(假定、处理和制裁)。其中“纳税人”是前提条件,相当于“如果你是纳税人”(也就是假定);“应当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是行为模式(是处理),相当于“则应当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否则,税务机关可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是法律后果(也就是制裁)。,(三)法律规范的种类 (多选)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授于公民、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可以自行抉择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禁止性规范和命令性规范称为义务性规范;把授权性规范称为任意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在法律条

11、文中,多以“可以”、“有权”、“享有”、“具有”等词来表达。 例如,婚姻法“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权处分所继承的财产“”,义务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主体必须做出某种积极行为的法律规范。根据这类规范,主体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 例如,公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禁止性规范。禁止性规范通常称为禁止性规定,是“命令当事人不得为一定行为之法律规定”,属于“禁止当事人采用特定模式的强行性规范”。 例如,宪法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多选)按照规范对人们行为的限定程度和范围,可以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

12、范。强行性规范(禁止性和义务性规范) 强行性规范这种规范不允许当事人自行协议解决问题,只能执行法律规定的方案,否则其协议无效。任意性规范(授权性规范) 所谓任意性规范是允许主体变更、选择适用或者排除该规范的适用。,三、法律关系,(一)法律关系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它反映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属于社会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它是统治阶级有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意志关系。,法律关系的特征首先,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就不可能形成与之相应的法律关

13、系。由此,法律关系不同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本身。其次,法律关系体现意志关系。法律关系的意志性来源于法的国家意志性。法律关系同法律规范一样体现国家意志。再次,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最后,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二)法律关系的构成 (主体、客体和内容),1.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法律关系中权利享受者和义务承担者。 ( 多选)经济法的主体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亦称法律人格,指的是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 。 行为能力:行为

14、能力是指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具有行为能力的人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的人不一定都有行为能力。 公民(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 国家,2.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物。三大特征:可为人们控制和支配、有一定经济价值、有物质形态。它可以是自然物,如森林、土地,也可以是人的劳动创造物,如建筑物、机器、各种产品。 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行为、提供一定劳务行为。如旅客运输合同的客体是运送旅客的行为。人格利益。如公民和组织的姓名或名称,公民的肖像、名誉、尊严、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等。 智力成果。如文学艺术作品、科

15、学著作、科学发明等。 其他。如权利也可以成为客体,如转让土地使用权时的使用权,3.法律关系的内容 权利与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内容。 权利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者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并有他人的法律义务作保证的资格。 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权利人的利益。,【示例】甲电器公司与乙运输公司签订一份委托运输1000台电视机的合同,由此形成的经济法律关系客体就是乙运输公司承运的该1000台电视机。( )【答案】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甲电器公司与乙运输公司

16、签订运输合同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即该法律关系的客体并不是乙运输公司承运的电视机,而是乙运输公司承运电视机的运输行为。,(三)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等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和行为。注意:非客观的现象如纯粹主观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不能成为法律事实;没有法律意义的客观事实也不能成为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法律事件是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法律事件包括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法律行为是指以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从后果上划分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从当事人认知状态划分,分为善意下午行为和恶意行为。,课堂练习,【示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事件的是( )。A地震 B人的死亡 C签订合同 D创作行为【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中事件的范围。选项CD属于法律事实中人的行为。,课堂练习,【示例】下列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A张某将自己的汽车赠与李某 B王某和赵某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 C郑某和刘某成立一合伙企业 D宋某的院墙倒塌砸伤了周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