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6922371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随着改革创新的不断推进,教学工作毫无疑问也要与时俱进,情境教学也运运而生。利用情境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材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得以模拟再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的系列活动。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情境创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些什么问题?政治学科由于其富有思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特点,使得情境创设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可

2、以涉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但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政治学科的特点来看,情境创设在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明确情境创设的目的从情境教学建立的条件来看,情境教学中学生所有知识的获得都来自具体的情境,任何一个情境当中都包含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思考、加工,最后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作为情境的创立者、合作者,要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在质疑、分析、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看法。二、掌握情境创设途径情境教学结合了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主义学习观的优点,充分发挥了环境与主体对知识认识的双重作用。情境理论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

3、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所以“活动”是实现情境教学的根本途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通过不同的讨论活动、模拟活动、探究活动、训练活动、实践活动等增强个体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形成对知识灵活的掌握,而不是机械被动地掌握。三、抓住情境创设的核心思想性与德智共生性的特点,要求政治课教学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注意学生坚定信念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培养,最终形成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这就要求政治课堂注重观念意识问题的转化,使得政治课堂的问题思考要比别的学科更深入,更复杂,更具有思辨性,政治课堂的情境创设能使问题出现得更加具体和明了,但不能脱离“思辨”

4、这一核心特点。四、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前提条件。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五、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实施情境教学的重要基础。只有真正参与,学生才能入情入境,这时的教师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情境教学给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从而使学生感悟到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责任感。六、要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情境教学也要具备掌控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

5、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出轨”行为,打乱了教师的预想,扰乱了教学程序,但教师不能选择回避,而是要灵活地调整教学转向,随机生成教学情境,不断地捕捉、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的各种信息,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迫使学生不断去拓宽思路,开创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去获得创新成果。另外,开展情境教学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以外。在小结中,布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是让学生参与创设新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就是回归自然,回归生活。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可以实现学生情感体验的近距离迁移、拉近与现实的距离,更能突出新课程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设计情境要真实、自然贴近生活;创设问题要有突破性,以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创设情境要有很深的意味,是学生教师能够从中受益;不要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