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920688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391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91页
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91页
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91页
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91页
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框 架,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选题和文献法 第三章 教育研究设计 第四章观察法 第五章调查研究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第六章实验法 第七章 统计法 第八章 测量法 第九章 行动研究 第十章 研究成果的表述,引文,最牛的博士论文就是在答辩之前就已经发表在最权威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 实例:张五常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在当年JIE法与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案例二,最牛的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认为自己才是答辩人。 实例: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

2、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惕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吗?”,案例三,最牛的投稿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且根本不需要修改。 实例:美国科学院院士克里斯托弗 西姆斯1971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投给了杂志,结果编辑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审稿报告这样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是我检查了其中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 所以,我猜应该发表。”,第一章 绪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

3、分类、方法和过程,1.哲学思辩的研究方法: 人们在自己的经验或看到有关教育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念或判断乃至系统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附:哲学思辨研究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经验研究:用调查、实验等科学方法所得到的事实来说明问题。,附:调查研究的案例 1984美国总统选举预测与实际结果的比较(%)里根 蒙代尔 时代 64 36

4、今日美国 63 37 纽约时代周刊 61 39 盖洛普民意测验/新闻周刊59 41 实际结果 59 41 华盛顿邮报 57 43 哈里斯民意测验 56 44 罗珀民意测验 55 45,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与任务,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变革自身的要求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师的必备素质教育科学研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视野下教师的角色要求:1、知识的传授者;2、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教与学的研究者。,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但一直以来,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方向:学者即良师;客观方面:没有

5、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人成为教师。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教师专业化:,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任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研究和解决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任务1、总结教育的历史经验。2、开展教育现状调查研究。3、深入研究当代教育待解决的问题。4、开展教育改革实验。5、开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6、进行跨文化比较教育研究。7、进行未来的教育预测研究。8、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一、概念解读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一、概念解读, 科学研究: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探索社会和自然界

6、客观规律性的一种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寻教育活动规律及有效教育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既是知识的体系,又是行为规律。,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综合性与层次性综合性: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紧密相连,所以,对教育现象的考察,需要从多角度来进行。层次性:宏观(理论)、中观(制度)、微观(操作)三个层面来进行。实践

7、性与应用性 教育、教育研究既是一种认识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性活动。群众性与日常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效度和信度的概念),效度(validity),我们说某个研究是有效的,是希望它基于事实和证据效度又分为内在效度(internal validity)和外在效度(external validity)。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被有把握精确解释的范围,是对结论准确性的解释。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可以被推广的范围和程度,是对结论普遍性的解释。内在效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在效度的先觉因素,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外在效度推测内在效度的高低。,15,信度(reliability),研究的前后一致性和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重复,这

8、是信度问题。当我们说一个研究的成果是“真”的话,它应当得到信度的保证。也就是说,研究成果要有效度,首先应当有信度。信度也可以分为内在信度(internal reliability)和外在信度(external reliability)。内在信度是指不同研究者在同一环境下能否达成一致的意见,所以也有人称为协同程度;外在信度则表示一个研究者能否在相同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得到相同的结论。教育科研往往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特点,系统的可复现性差,提高研究的信度本身是一件既重要,又复杂的课题。,16,有效性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内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外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的其他总体条件、时

9、间、背景中的程度。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基础。如果结果不能被解释,也就不大可能被推广。但仅有内在效度,推广的条件、背景也会受外在效度的限制。,有较高内在效度的假设性研究:,方案实施16周,可靠性内在信度与外在信度,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内在信度是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外在信度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信度是效度的一个必要保证,一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第四节 教育科研的分类、方法和过程,一、教育科研的分类 二、教育科研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一、教育科研的分类,基于

10、研究的目标和目的分: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基于研究的方法分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二、教育研究的方法, 哲学方法:唯物辩证法 一般科学方法:自然科学方法、社会科学方法、思维科学方法等(举例解决上下班电梯拥挤和等待的问题)。 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等。 教育科研方法的发展趋势1、重视运用数学方法,使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2、重视开展教育实验;3、重视教育预测,使教育预测和教育回测并行相辅。4、重视利用“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来研究教育科学。,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一)选择课题 客观条件指能给研究工作提供的设备、经费、

11、时间、研究对象及资料等。 主观条件指可以投入研究工作的人力及研究者的水平与能力等。 (二)分析问题 1、收集有关信息。 2、对问题进行定义,把问题具体化 3、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指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三)进行研究设计。 其一,研究对象的抽取与分配: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人数、学业成绩等因素。其二,日程安排。 (四)材料的收集与分析。 (五)研究成果的讨论和提出。,思考题:,1、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2、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3、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 4、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第二章 选题与文献法,第一节 选

12、题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三节 文献法,第一节 选 题,一、选题的意义与原则 (一)选题的意义 1.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 2.选题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和研究成果的价值。 3.善于正确选题是研究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二)教育科研选题的原则,1.价值性原则 理论价值:课题是否适应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是否在学术理论上有所创新、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修正、补充和完善,是否对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有推动作用。 应用价值:课题是否符合社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2.科学性原则:课题的选择必须有事实根据和理论依据。 3.创新性原则: 4.可能性原则: 主观条件: 主要是指研究人员为完成某个课

13、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研究经验、研究兴趣、研究能力等。 客观条件:主要是指科学研究活动必须的各种物质手段,如工具、设备以及必要的时间、资金、人力、图书资料等。,二、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直接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社会需要;来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向教育理论的转化;来源于教育基本理论向教育应用实践的转化;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本身的偶然发现;来源于现有教育理论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来源于其他学科研究的启示与移植。,全国高校十五课题(基础教育,顾明远)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建构新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中小学学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教育思想变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中小学美

14、育与文学艺术类课程改革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研究 不同地区基础教育区域发展模式研究,31,(二) 研究中收集和发掘问题的途径,咨询专家 文献调研 深入实践 学术活动 教育试验 了解规划 跨科浏览,返回,三、教育科研选题的基本步骤,(一)产生研究意向,提出初选课题 (二)明确目标,分析课题。 例1原陈述: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修改陈述:发散性思维的得分与所选择的六年级学生的特点间的关系 问题陈述:六年级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得分与一般智力测量的分数的关系是什么?与阅读成绩测量分数的关系是什么?与动作灵巧测量的关系是什么?

15、(点评:“关系”暗示某些程序,“发散性思维”与“创造能力”更具体,发散性思维的操作性定义就是发散性思维测验中的得分。),(三)对课题进行论证 1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否具有创造性意义。 要摸清出自己所要研究课题以前是否有人研究过,如研究过,研究的水平如何,取得了哪些成 果,得出了什么结论,有哪些地方还需要补充和修改,是否有遗留下来问题需要进一步探 索。 2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否对当前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具有积极意义。 课题的研究价值可以是有实践价值,即对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帮助,对指导教育实际工作 有帮助;也可以是理论价值,即对填补教育理论的空白、开创新的教育理论有价值,这两种价 值都是为教育科学研究

16、作贡献。 3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与预期的研究成果是否相称。 提出的选题应力求用较小的代价而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 4论证选题的可行性。 教育科研选题是否可行,使受到研究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限制的。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就是要 考虑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5.选题方案评估。 教育科研课题确定以后,一般还要制定若干个课题实施计划或方案,即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应 包括组织工作、研究步骤和实施进度、成果形成以及研究的场所、设备及经费等。,返回,第二节 研究假设的提出,一、假设的特征与功能 研究假设是指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 规律或原因作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如研究家庭情况与儿童学业成就的关系,就可提出家长的文化程度、经 济收入、教育方式与儿童学业成就具有相关性。问题1:智力和儿童的学习情况是否有关? 假设1:儿童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的得分与其期末语文和数学成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问题2:左利手者是否更具创造力? 假设2:与右利手相比,左利手者在思维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上得分显著较高。研究假设具有特点:1.有一定的科学依据;2.有一定的推测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