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教程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909136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明清文学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元明清文学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元明清文学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元明清文学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元明清文学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明清文学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明清文学教程(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明清文学教程,元明清文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 2、认识元明清文学是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期; 1、认识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的高潮期; 3、探索元明清文学的发展规律,总结其创作经验或教训; 4、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学会对古代小说、戏曲的鉴赏。,二、课程设置 1、本课程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部分,实行合并教学。 2、本课程教学体例以时代为线索,按文体适当集中。 3、本课程采用面向21世纪国家统编教材。,三、教学重点 1、本课程以文学史为线索,重点讲授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2、本课程重点讲授小说、戏曲,其次散曲,诗词文从略。 3、本课程“近代文学”部分从略,侧重讲授其新的特征。,哈,

2、四、教学方法 1、本课程贯彻“古典文学宏观教学法”的思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精讲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课外自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2、本课程以自学为基础,以讲授为导引,提倡自由讨论,互相争鸣,配合以考察、观摩、讲座、表演、论文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拓展拓深课堂教学内容。,3、本课程讲授要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以点带面,不断吸收新的学术成果来更新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做到“三精三会”(精心阅读、精心听课,精心思考、会鉴赏、会创造、会常识)。,第一章 元明清文学总论,教学要求 1、宏观认识元明清文学的艺术地位。 2、适当阐述政治、经济、哲学等对文学的影响。,第一节 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

3、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终结,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崭新时期,也是中国文学由古代向现代转型时期。 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期.,第二节 元明清文学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学特点,一、元明清文学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 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被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元代把汉人分成十等:一官、二吏、三 、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 明代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腐败共存,专制强化和个性解放思潮同在,导致明代文坛复杂状况。 清代康乾盛世掩盖不住社会背后的种种危机。严密的文网,使得读书人自由空间狭窄,考据之风盛行。 总之,从晚明到清中期新旧两种力量的冲突,已预示着漫长的封建社会正

4、走向它的末路。到近代,封闭的中国被迫向世界打开了大门,新的文学因子催生着现代文学的登场。,二、元明清文学的文学特点,1、叙事文学的兴盛 元杂剧,明清白话小说成为古典文学的奇葩。 2、文学的世俗化、通俗化倾向 元明清三代是商品经济和城市文化较发达的时代,市民阶层壮大。 3、诗歌散文的末路与小说戏曲的振兴 中国文学两大传统:抒情诗与史传文学传统。小说戏曲的成熟较晚。 4、文学形式的完备与精细 举凡以往各代可找到的文体在这一时期都能找到。特别是清代文学给人集大成的感觉,具有总结的性质。,第二章 元明清戏曲,教学要求 1、理清中国古典戏曲发展的基本线索。 2、重点掌握元杂剧、明清传奇主要作家和作品,第

5、一节 元明清戏曲概述一、中国戏曲的起源 优孟衣冠、俳优、角抵、拨头、代面、踏摇娘、参军戏、燕乐、宋杂剧、金院本、唐宋变文、传奇、游艺场所、勾栏、瓦舍(肆)、邀棚、傀儡戏、影戏、说唱文学(鼓子词、诸宫调)、梨园、梵剧。 二、元明清戏曲是中国戏曲黄金发展时期 元曲明清传奇花部乱弹京剧 王骥德曲律、李渔闲情偶寄。 第二节 元杂剧和南戏 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院本和诸宫调基础上发展而来,融合了各种表演形式而形成的成熟完整的戏剧形式,是元代代表性文学。,一,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长期发展的结果。 2、城市经济的繁荣及艺术表演社会化、商业化。 “学这几分薄艺,胜似千顷良田。”(无名

6、氏杂剧蓝采和) 3、蒙古贵族的爱好及文化“异质”的侵入。 4、书会才人与民间艺人的结合之推波助澜。 5、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之积极影响。,二、元杂剧的分期及艺术风貌,1、元杂剧的分期 元杂剧的分期一般以大德年间(1297-1307)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中心在大都,后期在杭州。 元杂剧最兴盛的时期在前期。元钟嗣成录鬼簿和元明之际贾仲明录鬼簿续编可证。 后期杂剧作家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2、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结构上“一本四折”的形式 、曲词与宾白的组合方式 、正旦或正末一唱到底的表演方式 、角色分配与科范方面的规定 具有类型化、程式化的倾向。生、旦、净、末、丑。,三、元杂剧创作概况,、

7、元杂剧前期创作概况 1、康进之、高文秀的水浒戏。康进之李逵负荆最优秀。 2、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忠奸斗争的历史悲剧。 3、李好古、尚仲贤的爱情神话剧。李好古柳毅传书。 4、杨显之、石君宝的妇女作品。石君宝秋胡戏妻。 5、白朴的爱情剧墙头马上。 6、马致远的汉宫秋及神仙道化剧, 、元杂剧后期创作概况 1、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2、乔吉、宫天挺、秦简夫的杂剧。,四、关汉卿和他的窦娥冤,(一)关汉卿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字汉卿,号己斋叟,大都人,户籍太医院户。书会才人。“捻杂剧班头”、“总编修帅首”、“驱梨园领袖”。一生 创杂剧67种(今存18种)。,他自称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并形容自己

8、是有如“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关汉卿写作勤奋,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12个。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二)关作的思想和艺术 1、关作的思想内容 政治题材。妇女题材。历史题材。 尤其以第二类引人注目,现有18种关作中就有12种是“旦本”,其特点: 行色全备的妇女形象画廊。 赋予爱情婚姻以政治和社会意义。 有智有勇、坚强个性的妇女形象。,2、关作的艺术特点 现实笔法与浪漫精神的有机统一。 在强烈戏

9、剧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 善作“场上之曲”,紧扣观众心弦。 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感天动地窦娥冤 窦娥的悲剧性格是封建孝道和奋力抗争的统一。其形成有三个阶段: 1、逆来顺受。2、不甘屈辱。3、叱天骂地。 关于“鬼魂伸冤”情节的评价。,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关汉卿结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认,精心构制了这个大悲剧。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流氓张驴儿闯入这个家庭,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遭到窦娥严辞拒绝。张驴儿欲毒死蔡婆,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便嫁祸给窦娥。昏聩的桃杌太守严刑逼供,将窦娥屈打成招,并被处死。违法的人并未得到制裁

10、,守法的人却被“法纪”送了性命。戏剧的锋芒直指酷虐的封建统治。当窦娥幻想破灭,她愤怒地呼喊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也是关汉卿的呼喊,代表着不屈从于现实命运的浩然正气。元杂剧多充溢着一种郁闷、愤懑的情绪,这是在异族统治下的元代作家目睹种种黑暗现象后的自然流露。但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表达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否定与诅咒般的诘难,具有无可辨驳的深刻性。,【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

11、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五、王实甫的西厢记,王实甫的生平和创作 名德信,大都人。曾做过官,后退隐,熟悉勾栏生活。“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贾仲明词凌波仙)一生作杂剧14种,另有丽春堂,破窑记四折和贩茶船,芙蓉亭曲文各一折。, 西厢记的成书和影响,1、最早见于元稹的莺莺传。 2、北宋赵令畴商调蝶念花鼓子词西厢记。 3、宋官本杂剧莺莺六 么,金院本红娘子,南戏张珙西

12、厢记等。 4、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北曲当以西厢压卷。”(明王世贞曲藻)“实甫西厢千古绝技。”(王骥德曲律)续改西厢者仅明清不下二十余家。, 西厢记的主题和人物,1、西厢记主题的理解。 叙述书生张生游学蒲州,与寄居普救寺的崔相国之女莺莺相恋,后入京赴试,将她遗弃。王实甫改写了这个始乱终弃的悲剧,让张生与莺莺相互爱慕,为争取爱情自由,在婢女红娘的热情帮助下,共同向崔老夫人进行斗争,最后相偕出走。剧中对青年男女幽会、私奔行为的大胆描绘,以及剧终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的祝福,都明确宣告了自主婚姻的合法性,尽管它仍属于才子佳人式的一见钟情。 2 、西厢记的人物(莺莺、张生、红娘), 西厢记的

13、艺术特色,1、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人物性格。 2、文采与本色相生的语言特色。 以“长亭送别”为例,“花间美人”的特色。,绝妙好词: 【正宫】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厣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帮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

14、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各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六、元代南戏,南戏的兴起在中国戏曲史上,最早具有完备的戏剧形式的是南戏,它的本名是“温州杂剧“,亦称“永加杂剧“。它的故乡是温州一带的广大农村,产生的时代有可考查的是在南宋光宗朝(1190年-1194年)。徐渭南词叙录说:“永加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市农女顺口可歌而已。“这说明南戏的音乐渊源是浙南一带的民歌民乐,它是在民间扎根,

15、在民间流传的。,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南戏在体制上较自由宽松,没有严密的宫调组织,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模式,以人物的上下场为界分场,可长可短,规模较大,每剧可达二、三十出,甚至更多;南戏的演出形式由副末开场,概要介绍剧情故事内容、戏由第二出开始,人物上下场定场诗、下场诗、上场人有自报家门。行当有七个:生、旦、净、末、丑、外、贴。演唱方式任何角色都可以演唱;南戏称杂剧中“折”为“出”,“科”为“介”。这种体制为明清传奇所继承。,高明和他的琵琶记,在南宋民间文艺和早期南戏中,蔡伯喈是个“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坏人。高明改写了他,不再是个负心男子。他本无心功名,因严父催逼,才不得已进京赴

16、考;高中以后,屈于皇帝和牛丞相的炎威,被迫入赘相府,不能归家。只因他辞试、辞婚、辞官的请求都被拒绝,终于酿成了父母饥饿而死,妻子赵五娘卖发葬公婆,沿途弹唱行乞,千里寻夫的悲剧。作品的最后,以一夫二妇守孝三年一门旌表作结。剧作家把功名利禄与家庭幸福对立起来,表明对皇帝的效忠义务原来是以剥夺人的赡养权利为前提的。,元明之际四大传奇“荆刘拜杀”,荆钗记中的王十朋与历史人物王十朋生平不符。一说钱玉莲原是妓女,因遭他的遗弃而投江自尽。但舞台上的荆钗记,是一个写尽夫妻之间忠贞的爱情故事。王十朋是一位受到称许的人物。这个故事的曲折发展,肯定了一种不随升沉荣辱而转移的婚姻观念;同时,又是对上层社会流行的“富易交、贵易妻”的批判。戏剧以对爱情的坚贞和对富贵权位的傲视,赢得了平民观众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