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6906425 上传时间:2018-10-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临床检验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临床检验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临床检验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临床检验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幻灯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 用 临 床 检 验,一、临床检验标本采集,1.血液标本() (1)标本种类: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浆标本。 (2)采血部位:毛细血管采血。静脉采血。动脉采血。严禁从静脉输液管内采取血标本。 (3)采血时间:空腹采血:禁食8小时后空腹采血。特定时间采血:餐后2小时血糖是从进食开始计算满2小时立即采血。急诊采血 (4)影响因素:生理因素:如白细胞计数在一天内可相差1倍。药物影响:如阿司匹林、青霉素可致尿蛋白假阳性。,2.尿标本(),(1)清晨随意尿:尿常规检查和尿化学检查以清晨首次尿为好。 (2)餐后随意尿:在餐后2小时留尿。 (3)24小时尿:准确留取收集尿液并记录,适当加入防腐剂(甲苯0.

2、51ml),混匀后取50ml送检。 (4)清洁中段尿:用于细菌培养等。,3.粪便标本(),通常采集自然排出的粪便 注意事项:粪标本必须新鲜。采集标本时应取粪便含有粘液或脓血部分。取花生米大小的粪便即可;孵化血吸虫毛蚴最好留全部粪便。检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寒冷季节在送检和检查时均需保温。蛲虫卵需于清晨排便前取材并立即送检。粪便隐血试验前3日禁食肉类和含有动物血的食物,禁服铁剂和维生素C。必要时可经肛门指检采集粪便,但灌肠或服油类泻剂后的粪便不宜送检。,4.痰标本(),采集要求:一般检查以取清晨第一口痰送检为宜;癌细胞检查不宜用第一口痰。细菌培养应采集于无菌容器内及时送检。漂浮或浓集法查结核菌时,

3、最好分3次送检以提高阳性率。观察痰量和分层时应留24小时痰,留在无色的广口瓶内。对无痰和痰少的病人,可给予化痰药物、蒸汽吸入,使痰液稀释后咳出留取。,二、 血液学检查,(一)血液细胞学基本参数及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血红蛋白变的化比红细胞计数更能反映贫血的程度。 生理变化:年龄,性别,其他。 病理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机体长期缺氧,引 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一时性增多;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相对性增多。 病理性减少:贫血;急性大出血后,血液稀释;白血 病。,2.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白细胞及类型 百分数 () 绝对值(109/L)白细胞总数 成 人 410 儿童

4、(6月2岁) 1112新生儿 1520 分 类 计 数 中 性 粒 细 胞(N) 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 (E) 0.55 0.050.5 嗜碱性粒细胞(B) 01 00.1 淋 巴 细 胞(L) 2040 0.84 单 核 细 胞(M) 38 0.120.8,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 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中毒及白血病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病毒感染、原虫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理化损伤、药物

5、等。 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病、变态反应疾病、皮肤病等。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杆菌感染、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等。 淋巴细胞减少 单核细胞增多,3.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区间:(100300)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计数超过800109/L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少于80109/L 血小板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理化因素所致骨髓抑制 血小板增多,4.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正常参考区间:成年男性 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快:见于12岁以下儿童、60岁以上的老人、月经期及妊娠期3个月以上者。(2)

6、病理性增快:无特异性,须结合临床判断。常见的原因有:各种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各种原因导致血浆蛋白增高;其他:贫血、 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粘液水肿及高胆固醇。,(二)止血与凝血(),(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又称束臂试验)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毛细血管疾病;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功能障碍;其他。 (2)出血时间(BT)测定临床意义:血小板大量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毛细血管血管本身的病变。 (3)凝血时间(CT)测定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主要见于凝血活酶生成不良,体内抗凝血物质增多等。 (4)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APTT)测定:外源性凝血系统检查 (5)血浆纤维蛋白原测

7、定 (6)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内源细凝血系统检查,(三)血液流变学检查(),研究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1.全血黏度测定:增高: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 压病、脑血栓形成、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肺心病、真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 蛋白血症、烧伤等。减低:见于贫血。 2.血浆黏度增高:见于血浆球蛋白和(或)血脂增高的疾 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3.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4.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三、尿液检查(),1.一般检查 (1)24小时尿量:多尿:超过2000ml。 少尿:少于400ml。(少于

8、100ml为无尿) (2)外观:正常尿液。血尿:镜下血尿:尿沉渣红细胞3个/HP;肉眼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尿液呈淡红色或洗肉水样或混有凝血块。 (3)尿液酸碱度:可受食物、药物、疾病等的影响。,2.尿化学检查,(1)尿蛋白:生理性蛋白尿:定性不超过(),定量为轻度。病理性蛋白尿:各种肾脏疾病和肾外疾病所致 (2)尿糖:血糖过高性糖尿血糖正常性糖尿暂时性糖尿 (3)尿酮体:糖尿病性酮尿非糖尿病性酮尿,3.尿沉渣检查,(1)细胞:红细胞超过正常:镜下血尿。白细胞超过正常:多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成年妇女生 殖道炎症等。不同的上皮细胞 (2)管型: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上尿路感染的标志物

9、。蜡样管型:提示严重肾小管变性坏死,预后不良。,四、粪便检查(),1.一般检查: 稀汁样便; 黏液脓血便;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50ml以 上);鲜血便;米泔样便;白陶土样便。 2.显微镜检查:细胞;食物残渣。 3.化学检查:隐血试验;粪胆色素。,五、临床生化检查,1.肝功能检查() (1)酶学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04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40U/L -谷氨酰基转移酶(GGT):50U/L碱性磷酸酶(ALP):40110U/L 血清5-核苷酸酶(5-NT):111U/L单胺氧化酶(MAO):443mol/L尿毒症期:707mol/L透析选择和判断效果

10、的指标。,(2)血尿素氮(BUN):成人 3.27.1mmol/L 儿童 1.86.5mmol/L生理变化:男性比女性高,新生儿比成人高,老年人比年轻人高。白天比夜间高,盛夏、严冬比春、秋季高。高蛋白饮食时增高,低蛋白饮食时降低。剧烈运动时增高,妊娠时降低。病理变化:器质性肾损害;生成增多(肾前性氮质血症);排泄障碍(肾后性氮质血症) (3)尿酸(UA):男性 268488mol/L 女性 178387mol/L增高:痛风,原发性(原因不明)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减少:低尿酸血症,生成不足或排泄增多。,3.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测定(),(1)血液葡萄糖:空腹血糖:3.96.1mmol/L 升高:糖尿

11、病;甲亢、指端肥大症、巨人症;颅脑损伤、颅内压 增高、脑卒中、心肌梗死;药物影响、肝病、胰腺病变等。 降低:胰岛素过多,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肝糖原储存缺 乏,长期营养不良,长时间未进食等。 (2)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0.51小时达高峰:7.89.0 mmol/L服糖后2小时:恢复至空腹水平 (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5.67.5(占血红蛋白的百分比)诊断和监控糖尿病;诊断与鉴别诊断。,4心肌酶检查(),(1)肌酸激酶(CK):男性 38174U/L 女性26140U/L升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肌病;神经系统疾病;其他。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增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12、最特异、最敏感的指标。 (3)乳酸脱氢酶(LDH):104245U/L急性心肌梗死时明显增高,同工酶LDH1和LDH2主要来自心肌。其他:肝病、骨骼肌损伤、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升高。,5.血清淀粉酶(AMS) (),正常参考区间:20115U/L增高: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降低:慢性胰腺炎(纤维化)。,6.血脂和脂蛋白测定(),(1)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 2.865.2mmol/L 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总胆管阻塞、黏液性水肿、糖尿病等。降低: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肝病。甘油三酯(TG):0.561.7mmol/L增高: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降低:甲

13、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重症肝病吸收不良。,(2)脂蛋白(L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2.0mmol/L与冠心病的危险性呈负相关,降低时危险性增大。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073.12mmol/L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呈正相关,增高时危险性增大。 载脂蛋白A1(Apo-A1):男性:1.420.17g/L 女性:1.450.14g/L 载脂 蛋 白 B(Apo-B):男性:1.010.21g/L 女性:1.070.23g/L载脂蛋白A1和B,分别为HDL-C和LDL-C的主要蛋白,能直接反映HDL-C和LDL-C的含量。,7.血清蛋白质及代谢测定(),(1)血清蛋白质总蛋白(TP):6080g/L增高:血液浓缩和合成增加。减少:营养不良、消耗增加、合成障碍、蛋白丢失、血液稀释等。白(清)蛋白(A):4055g/L监测肝脏病变的重要指标,与肝功能损害时,的严重程度相平行。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1.52.5:1降低或倒转系与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有关,见于严重肝损害。 (2)血氨测定:1135mol/L生理性增高:进食过多高蛋白饮食和剧烈运动后。 病理性增高:严重肝损害、尿毒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等。病理性降低:低蛋白饮食和严重贫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