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89399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晋中一幼 张卫红,一.早期阅读活动概述,早期阅读教育不仅对幼儿的学习、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幼儿的自我调适能力、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也有也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幼儿各方面的发育还未成熟,其阅读活动往往带有较大的盲性、随意性和依赖性,因此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 ,作为家长在早期阅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念:“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是指以幼儿自身经验为基础,在适当情境中,通过幼儿对文字、符号、标记、图片、影像等材料的认读、理解和运用,对幼儿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活动。它不是单纯的看书、识字活动,而是一种具有结构相对完整、体系相对独立,能促进幼

2、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意义:(一)扩大幼儿生活、学习的范围 对幼儿来说,文字符号,如同手势、幼儿创造的书面符号、泥捏的物品等符号一样,可以用来表达他们的经历、感情和想法,可以用来超越时空去创造虚幻的世界。所以,早期阅读一方面能使幼儿交流的范围从面对面的口语交流到通过图画、文字符号实现间接的交流,另一方面能使幼儿突破现实的限制,走向想象的世界,使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范围得以扩大。,(二)提高幼儿的自我调适能力 传统的学校教育比较重视用外部订正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而科学的阅读研究则强调了早期培养儿童自我调适阅读技能的重要性。实践已经证实,幼儿可以在早期阅读中建立起一种自我纠正、自我调适的阅读技巧

3、,这不仅有利于幼儿获得较高的阅读水平,而且对于他们进入学校进行书面语言的学习有很好的作用。,二.早期阅读家庭指导策略,(一)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 1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图书。一般来说,孩子3岁前,可多选择一些以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的图书(如看图识动、植物之类的,最好是“小手撕不破”图书,以及以简单短句为主、情节重复的图书,如婴儿画报之类)。孩子3岁后,则可选择多种类别的图书,如世界著名童话、幻想故事、寓言、诗歌以及有关孩子生活内容方面的图书,以满足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和迅速发展的语言、智力的需要。,2根据孩子的发展现状选择图书。 如有的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就可以选择小猫钓鱼的故事;有的孩

4、子爱撒谎,可有意识地为他选一些有关诚实方面的书,如木偶奇遇记等;有的孩子不会分享合作,可以选择故事金色的房子等,让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潜移默化得到教育。,3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 如有的孩子喜欢动物或兵器,有的孩子则喜欢孙悟空、白雪公主,家长在选择图书时,要尽量满足孩子。选书时还要顾及孩子的特长,如有的孩子爱绘画,可为其多买一些精美的绘画书。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因此,购书时家长应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自己挑选一些他感兴趣的书。,(二)使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阅读,培养相关的阅读能力 1朗读感受法 孩子的阅读应从零岁开始,但也们最初的阅读主要是依赖父母的朗读,他们是

5、在用自己的耳朵“阅读”。在整个学前期,听成人的朗读、讲述是孩子主要的阅读方式。所以,家长应经常为孩子朗读,最好能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朗读,可以是晚饭后或睡觉前,这不仅可以密切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讲故事时也要注意讲故事的艺术。,(1)必须咬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不能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可根据故事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或象声词。如“老山羊嘭嘭嘭敲门,门吱呀一声开了”,“狐狸扑通一下摔了个四个脚朝天”等等,使故事更有感染力。 (2)设悬念。如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可以这样讲:“孙悟空打得起劲,忽然,咔嚓一声响,这是怎么回事,是来了妖怪?还是白骨精打伤了孙悟空?

6、”这样才能使孩子爱听、听清、听懂,更好地培养孩子专注倾听的能力。,2观察理解法 家长在与孩子一起看书时,不仅应要求孩子认真听,还应要求孩子认真看画面,通过画面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家长可用手指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画面上移动,也可提出一些观察性的问题,如“大灰狼想吃小兔时表情是什么样的?动作是什么样的?”,3符号转译法 在阅读中,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起图画符号和语言的对应关系。如“乐乐熊看见大灰狼要吃小白兔时是怎么做的?”画面上有火的符号,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基础上,可告诉他符号的含义:“乐乐熊气得火冒三丈”,以提高孩子的阅读技能。对于56岁的孩子,还可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画面上的文字及

7、页码的位置、顺序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还可以为今后孩子的独立阅读打基础。,4假设想象法 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应启发孩子对情节空白点展开合理想象,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让孩子思考,这样才能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活动。如讲到小老鼠掉到河里去了,先不告诉孩子结果,而让幼儿先猜测想像:“小老鼠有没有得救呢?怎么得救的呢?”另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编故事、给故事起名字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5读后交流法 与孩子交流读后感,可以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和辨别、分析能力。家长在给孩子讲完一个故事后,应与孩子就这个故事的内容有目的地进行交谈,以此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和思想动态,如讲完龟兔赛跑后,可问:“兔子跑得那么快,乌龟爬得那么慢,为什么乌龟会得第一名?”在交流时,应以孩子说为主,家长注意倾听,及时引导孩子的话题,使之紧紧围绕故事主题,又能联系到自身或周围的生活。要注意培养孩子语言的条理性、完整性、概括性,引导孩子对故事内容和人物进行评价,提高孩子辨别、分析和概括能力。,总之,指导幼儿阅读是一门艺术,家长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才能将孩子引入知识的殿堂,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阅读技能、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进入小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欢迎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