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复习第四课1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6891343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复习第四课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复习第四课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复习第四课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复习第四课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经济生活》复习第四课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复习第四课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复习第四课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生活复习课件,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本课高考考点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3、发展生产的意义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1)生产决定消费。,人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

2、用。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注意:消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这里的消费是指健康的合理的消费。,(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各环节间的关系: 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

3、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3、发展生产的意义-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 (根本原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

4、,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地位: 范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

5、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混合,而非国有和集体的混合。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整体,而是指里面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那一部分资产。),(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含义: 地位: 作用:,-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含义: 地位: 作用:,-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5)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

7、意:股份制经济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6)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作为现代资本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注意:公有制实现形式就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 股份合作制是劳动和资本联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7)公

8、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含义: 地位: 作用:,-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

9、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含义: 地位: 作用:,-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国家的总和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含义: 地位: 作用:,-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引

10、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注意:民营经济是除国有经济以外的其它所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官营经济而言的。 社会主义经济是指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4)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根本原因: 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必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特指公有制经济。,作用:吸收社会资金,增加就业,增加国家税收,方便人民生活,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

11、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注意: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二者是作为平等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5)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怎么办: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

12、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易混易错点 1、凡是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少了“市场”),(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全面、准确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能认为公有制就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不能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全都是私有制经济,也不能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能认为公有制占主体是指公有制在所有产业、所有部门都占主体。 不能认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制程度的高低来评价所有制结构的优劣。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等于我国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除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外,还包括我国的分配制度等经济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