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887988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放一江山岛战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岛战役,是 1955 年 1 月 1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 与中华民国国军于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在浙江省一江山 岛进行的战役。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发动攻岛作战,此为 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战斗历时两天,至 1 月 19 日 2 时,解放军占领该岛,国军一江山岛指挥官王 生明阵亡,副指挥官王辅弼被俘,其余守军阵亡 500 多人, 遭俘 500 多人。盘踞在大陈各岛屿的国民党军失去了外围 屏障,被迫在美国武装力量掩护下裹胁岛上居民近二万人 逃往台湾。 1.历史背景; 中国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军残余部队退据东南沿海部分岛 屿。台湾民党当局企图利用这些

2、岛屿作为护卫台湾的屏 障,反攻大陆的跳板,袭扰大陆的基地。国民党军在浙东 沿海所据守的岛屿,经过几年经营,已构成防御体系,其 防务由“大陈防卫区司令部”组织实施,刘廉一任总指挥。 守军主要是美械装备的第 46 师和 6 个突击大队,还有 10 余艘海军舰艇经常在此海域游弋,总兵力达 2 万余人。 一江山岛由南一江、北一江两岛组成,面积为 1.4 平方公里。 据守一江山岛的为“一江山地区司令部” ,下辖突击第 4 大 队、第 2 大队第 4 中队和 1 个炮兵中队共 1100 余人。守军 以岛上几个高地为核心,设置三道阵地和四层火力网,构 筑明碉、暗堡 154 个,平均每百米正面配 2 门火炮和

3、 2 挺 机枪,前沿各突出部和阵地前密布铁丝网和地雷,形成坚 固的环形防御。2.战略部署; 1954 年 5 月中旬,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攻占了东矶列 岛、头门山、田岙、雀儿岙等岛。此后,华东军区鉴于国 民党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核心是大陈岛, 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和前哨据点,如攻占一江山岛, 必能击中要害,沉重打击和震撼大陈岛守军,因此决定先 攻占一江山岛,再取大陈岛,然后相机攻取其他岛 屿。中央军委 7 月 11 日批准了华东军区的作战方案,并指 示以海、空军轰炸大陈岛,以陆军攻占一江山岛,解放浙 东沿海全部岛屿。7 月下旬,华东军区确定参战部队为陆军 第 20 军第 60

4、师 1 个团又 1 个营、地面炮兵 1 个多团、高 射炮兵 1 个多团、火箭炮兵 2 个营,海军舰艇 137 艘,海 军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共 12 个大队 184 架飞机。8 月,华 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由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 员兼政治委员,前指下设空军指挥所、海军指挥所、登陆 指挥所,还成立了三军联合后方勤务部和政治工作组。领 导机构组成后,即组织各参战部队加紧进行各项作战准备 工作,包括动员教育,侦察敌情,拟制三军协同登陆作战 计划,进行军种分训和三军合练,扩建机场,抢修舰艇, 调集物资器材,组织通信、气象、测量等各项保障。地方 党政机关大力支前,浙江省动员 3.3 万余名支前人员

5、、征集 5900 副担架和一批海上救护船,上海市动员 110 名海员、 抢修 77 艘舰艇。在作战准备过程中,浙东前指还特别重视 隐蔽作战企图,如对大陈、一江山、披山、渔山等岛进行 不规律的轰炸和炮击,以一部兵力对披山方向实施战术佯 动等。 12 月 2 日,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 条约。为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这一侵略性、非 法性条约的严正立场,华东军区浙东前指遵照中共中央、 中央军委指示,在条约出笼前后(1954 年 11 月 1 日1955 年 1 月 10 日) ,按照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第一阶段计划,从 空中、海上对战场实行了封锁。海空军出动飞机 226 架次, 海军鱼雷艇击

6、沉敌护卫舰“太平”号、坦克登陆舰“中权” 号、炮舰“洞庭”号,击伤舰艇 7 艘,击落击伤飞机 19 架。 削弱了国民党守军的防御能力,迫使其舰艇白天不敢在大 陈锚地停泊,飞机不敢飞抵大陈上空,人民解放军掌握了 战场的制海权、制空权。 3.战役过程; 1954 年 3 月 18 日 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首次作战,与多己一 倍之敌激战 2 分钟,击落敌机 2 架。当天,政府组织 5000 多艘渔船出海捕鱼,海上千帆竞发,渔民们见证了人民解 放军击落敌机的壮丽场景。 1954 年 5 月 16 日 东矶列岛作战成功,解放军占领头门山、 高岛等岛屿。刘廉一虚报解放军一个团为一个师。解放军 以登陆战、海战、

7、空战相结合之手段,打退了敌人的袭扰, 攻占了东矶列岛,使大陈、一江山、渔山之敌完全暴露在 打击之下,为尔后全部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创造了条件,揭 开了大陈列岛战役的序幕。 1954 年 7 月 高岛雷达观通站开通,装备 SO-8 型对海警戒 雷达。头门山配置 130 毫米海岸炮连,用于打击大陈、一 江山地区敌舰。 1954 年 7 月 20 日 毛泽东在居仁堂指示:“形势变了,准备 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敌占岛屿,估计美帝不会有大的 干涉。你们就准备吧。“ 1954 年 8 月 2 日 彭德怀召开解放闽浙岛屿作战会议,张爱 萍汇报解放大陈列岛战役计划:先取一江山岛,后攻大陈。 会上有人提出解放台湾

8、问题,彭总说,解放台湾是个长久 任务,要做长期准备,要有卧薪尝胆的精神随后军委 指示:华东军区应以海空军打击大陈岛,以陆军攻占一江 山岛,以打击美国和台湾当局的协防阴谋,查明美军可能 采取的行动,为解放浙东沿海岛屿创造条件。 1954 年 8 月 31 日 浙东前线指挥部(“前指“)成立,张爱 萍任司令员。 1954 年 9 月 前指成立情报汇集所。高岛建立临时快艇基地, 31 鱼雷快艇大队进驻。 1954 年 11 月 1 日 解放军海空军航空兵对大陈、一江山岛 重要军事目标和锚泊敌舰进行猛烈轰炸,共出动 112 架次, 投弹 1154 枚,予敌重创。 1954 年 11 月 5 日 驻头门

9、山岛解放军海岸炮兵对国民党海 军 2 艘扫雷舰进行炮击,击伤“永春“号扫雷舰,海岸炮兵还 协同陆军炮兵对一江山岛国民党守军进行 2 次炮击。 1954 年 11 月 14 日 蒋军“太平“号护卫舰被解放军海军击沉。 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击沉这么大的敌舰。高岛雷达站在此 役中作用突出,敌舰刚从大陈岛露头就被雷达发现。解放 军鱼雷艇赶往预定位置,从发现敌舰,到接敌过程,“太平“ 号始终未能察觉;被击中后,仍在向空中射击。 1954 年 12 月 3 日 美台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大陈列岛 不在协防范围之内。 1954 年 12 月 11 日 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后方勤 务部成立。 1955

10、 年 1 月 18 日 天气预报精准,海面上碧波万顷,风平 浪静。上午 7 时许,张爱萍司令员与王德参谋长在头门山 观察所给“登指“司令员黄朝天和第一梯队登陆指挥员、战斗 英雄毛张苗再一次明确任务和登陆地段。而这时的一江山 和大陈守敌仍被蒙在鼓里。解放军登陆艇编队出发后,张 爱萍将军站在头门山顶,放眼望去,蓝天碧海间,人民解 放军上百艘登陆艇,在猛烈的炮声和轰炸声的伴奏下,分 3 路以双纵队队形向一江山疾驶,并逐次转换战斗队形实施 冲击。登陆艇编队前方是各类艇船组成的火力支援群,两 侧是高速舰艇组成的掩护队,上方是低空的强击机群、中 空的轰炸机群、高空的高速歼击机群,宛然一幅立体的三 军渡海作

11、战宏图。登陆作战成功后,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士 兵谈起解放军强大威力时都心有余悸。敌一江山司令部情 报参谋葛覃谷说:解放军炮火将一江山岛司令部炸塌,整 个司令部乱成一团。国民党军士兵沈南生回忆说:在炮火 轰鸣中,只见许多登陆艇正向我们开来。解放军的军舰也 在用大炮向岛上阵地轰击。解放军的飞机又在我们头顶俯 冲,炸弹、炮弹响成一片,我们的地堡被炸毁,我刚爬出 来,解放军已经冲上岸来,不久就把我俘虏了。 1955 年 1 月 19 日 2 时 一江山岛完全解放。岛上敌军 1086 人被全歼。当天合众社报道军事观察家的观点:解放 军的行动是要试探这个地区美国第七舰队的意图。共产党 进入一江山岛不过是争夺

12、大陈列岛的“试管战斗“的第一个回 合。中华民国军事发言人熊恩德称,解放军动用陆军一个 师(实为 4 个营) ,另配有海军陆战队(根本没有) ,在空 军、岸炮掩护下向一江山“大举进犯“。火力之密集为解放军 历史之最。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一江山“失陷“后,解 放军对大陈威胁必然增加,但“国军“必将尽力固守,决不轻 言放弃。当天,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开始轰炸大陈。 4.战役意义;一江山岛解放后,浙东前指为了实现解放大陈 等浙东沿海岛屿的既定计划,于 1 月 30 日下达准备攻占大 陈岛的预令。台湾当局被迫于 2 月 5 日决定将国民党军撤 离以大陈岛为中心的台州列岛。至 2 月 25 日,在美国海空 军掩护下,国民党军全部撤离。至此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 放。 一江山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首次联合登陆作战。 解放一江山岛,改变了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初步取得了 联合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