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影响.ppt2

上传人:腾**** 文档编号:5688699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影响.ppt2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影响.ppt2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影响.ppt2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影响.ppt2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影响.ppt2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影响.ppt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影响.ppt2(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务院采取四措施抑物价飞涨 2010年1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又要看到稳定市场价格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定信心。会议确定四项政策措施: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影响价格的因素:

2、,思考:“价值决定价格”还是“市场决定价格”?,市场决定价格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好经营者充分享有定价权,他们根据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等因素自主确定商品价格。,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1、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元 元 元 元 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3、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

3、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该国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价值下降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5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相当于原来多少元的购买力? A0.80 B1.25 C0.40 D2.50,5、假定200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期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39元,如果2009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同时该国货币升值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单位M

4、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0元) 6、2008年某国生产甲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万亿元,如果该国生产甲商品的劳动者数量增加20%,货币贬值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该国生产的甲商品价格总额为(15万元) 7、现有一件商品A价格为10元,货币贬值率20%,商品A价格应该是(12.5元) 通货膨胀率20%时,商品A的价格为(12元) 货币贬值率=多发行的货币量/已发行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率=多发行的货币量/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8、假设某企业2009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商品的劳动消耗为15元,总产量为100万件。2010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

5、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商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为(10元)(12元),影响全年物价上涨的新增因素有三个。第一,劳动力成本增加可能成为推动今年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第二,铁矿石价格大幅飙升带来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第三,部分地区气候灾害可能推升食品价格,增加短期物价上涨的压力,但影响有限。今年涨价将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居住两方面。价格运行轨迹将呈先升后降,年度高点在6-7月份。,关于近期我国物价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今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粮食、棉花、生鲜乳价格屡创新高。7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价格分别为119.4元、101.6元和101.3元,均为历史最高。随着农产品涨价潮

6、的出现,一系列诸如“蒜你狠”、“豆你玩”、“辣翻天”等网络热词诞生,对“疯狂的菜价”进行调侃。据商务部监测,7月份蔬菜价格同比上涨49.7%,鸡蛋价格同比上涨9.3%,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今年后几个月,受成本上升、通胀预期、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多数农产品价格将维持上行态势。 9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七项具体措施,表明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通知对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发改委、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提出具体要求及行动措施,以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价格基本稳定。 近日,针对价格异常波动时期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

7、通涨价等行为,国家发改委给予了严厉打击。继7月1日发改委开出最高100万元的四笔哄抬农产品价格罚单后,13日,又公布了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对这些价格违法行为的经营者处以最高200万元的罚款。 该怎样看待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一、原因分析 自然因素不可回避,本轮价格上涨,市场供需是主要因素。农产品涨价与自然灾害较多有关,西南地区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蔬菜、大蒜、绿豆的生产、供应受到较大影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产品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水等资源瓶颈将越来越紧。 流通成本是菜价上涨重要推手。蔬菜生产基地从大城市郊区逐步转向

8、外地农村,流通环节增多、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 市场信息不畅、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国家宏观调控不及时。 农产品涨价,资本炒作难辞其咎。市场投机商疯狂炒作因素,客观加大了供需矛盾和价格波动幅度;市场资金炒作是推动其价格飞涨的主要因素。楼市新政推出后,炒楼的资金一时间无处可去,而股市行情又不好,加上一些自然灾害频发,这些本不起眼的农产品在资金的催化作用下“兴风作浪”。市场投机商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价值决定

9、价格,农民种菜成本增加。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由主要以物质投入成本驱动,逐渐向由人工、土地、物质与服务费用推动以及消费需求拉动等因素共同驱动转变。农民种菜的人工费、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一路上涨。 经济全球化,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国际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从今年的情况看,多个国家遭遇粮食减产,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国际粮价普遍大涨。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推动CPI走高。今年上半年信贷投放量增加4.6万亿元。同比增加了18.5%,远高于我国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 农民的“菜园子”越

10、种越小。城市菜价居高不下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实际上在于城市周边的大量菜地,让位给了大规模土地开发,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二)稳定房价,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3月份房价涨幅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从1月份的9.5%到2月份的10.7%再到3月份的11.7%,走出一条清晰的上升曲线。而在一些热点区域,房价一个月上涨超过10%、一年上涨超过100%的情况屡见不鲜。 房价的上涨不仅表现在新建商品住宅上,二手房的价格也呈上涨趋势。数据显示,3月份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上涨的城市数量达69个。 过快上涨的房价加大了百姓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也增加了金融风险,人们期待

11、着房价回归理性。,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10分)房价上涨的原因价值决定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房地产成本增加。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助推高房价。利益的驱动。许多地方政府把房地产业当作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财政收入的支柱,甚至是政府业绩的表现。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房价的过快上涨与市场有效供应不足有关。住房供求矛盾突出。通胀预期下投机性需求加大。投机性需求是这一轮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流动性充裕。从国内来看,我国去年新增贷款创信贷投放史新高,货币供应量增速达到以上。从国际来看,境外热钱的流入对房价的推动也不可忽视。地方政府落实调控措施不力。.住房保障机制不健全。,(2

12、)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对遏制房价飞涨提出针对性建议。抑制房价需政府加大调控: 用利率杠杆调控房价。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提高贷款购买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采用多种渠道增加住房供应量,调节供求关系是降低房价的最根本措施。增加住房有效供给,要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供应。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使中低收入群众有房可买、可租,削弱房价上涨的基础。加强市场监管,对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用税收杠杆控制房价。加快研究制定合理引导个人住房消费的税收政策。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

13、,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抑制房价需消费者理性购房.要对其购房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选择适合的商品房。若自己的购买力不足,可暂时放缓自己的购房计划。根据自己的购房需求选择自己喜好的商品房。消费者要遵循价值规律,消除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在房价下行时购房。,影响价格的因素:,如何抑制物价上涨?如何抑制通货膨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缩银根,货币回笼,扩大社会总供给, 减少社会总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供给,抑制投资、消费需求,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影响供求:,供应(生产)需求(消费),1、某些产品的生产规模会扩大,从而影响相关产品的

14、生产,不利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2、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一定程度上会给农民带来一定额外收益;但同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又抵消了收益。 3、影响低收入困难群体和中等工薪阶层人群的生活。 4、影响人们的购买力,降低消费水平。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反映不同。 5、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会抑制不合理消费,减少资源浪费。,通常说,价格上涨会抑制消费。但人们对商品房的需求却随着价格的升高而日益火热,商品房价格节节攀升,人们的够房情绪则愈加高涨 你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商品价格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是不同的。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商品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土地供应量的日益减

15、少,商品房的价值不断提高,而人们对住房的需要会持续增加,造成房价上涨,人们越担心商品房价格上涨,越会抢购。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购房意愿强烈是因为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影响着消费行为。很多居民存在盲目攀比的不科学观念,抑制物价上涨措施:,1、控制货币量: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 2、增加供应量:适当对相应商品的生产进行补贴,控制出口、降低出口退税。增加土地供应,商品房的正常供应量。 3、增加职工工资: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形成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和管理机制。 4、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打击

16、哄抬物价、投机炒作等不法行为。价值规律、价格、货币、财政政策。 5、税收政策:个税的调控、房产税、出口退税、营业税等的调控。 6、保持股市平稳发展,发挥股市吸纳过剩流动性的作用。,发改委解读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