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特殊案例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6878996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X 页数:10 大小:1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痔特殊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痔特殊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痔特殊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痔特殊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痔特殊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痔特殊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痔特殊案例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合痔特殊案例分析,LOREM IPSUM DOLOR,目录 CONTENTS,案例1 PPH术后致顽固性肛门疼痛案,案例2 PPH手术环切完成后吻合钉全部脱落案,案例3 混合痔缝扎术后并发破伤风救治案,案例1 PPH术后致顽固性肛门疼痛案,(1)病例一般资料:患者周某,女,60岁,主诉便后肛门肿物脱出,便后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推回,近来便鲜血严重,呈喷射状。自用痔疮膏、栓不能好转,平素大便干燥。既往血压、血糖偏高。 (2)专科查体:截石位肛缘3-5/7/10-11点见皮赘隆起及粘膜脱出。肛门镜下见齿线上3、5、7、11点粘膜突起充血,直肠粘膜松弛下垂,阻塞视野,指诊直肠前突,直肠粘膜光滑,肛

2、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诊断:混合痔。 (3)治疗经过:麻醉成功后,行PPH手术治疗。术后禁食3天,禁排便5天,禁食期间每日补液3000ml,并配合抗生素及止血药治疗。术后吻合口恢复良好,1周后出院。出院半个月后开始出现肛门疼痛,排便时加重,日后呈阵发性顽固性肛门疼痛不适,时轻时重。,案例1 分析讨论,1.临床常见肛门疼痛不适的原因分析:临床常见肛门疼痛不适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肛门疾病:如痔疮嵌顿,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肛裂、肛瘘等;直肠疾病:肠道感染或腹泻、便秘机械性刺激,直肠肿瘤,破溃或增生压迫;肛门直肠周围疾病: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腺炎、男性前列腺炎、女性子宫黏膜异位症;不良饮食刺激,辛辣食物

3、及酗酒等;异物刺激:如外伤、直肠内异物;手术损伤:包括损伤神经、前列腺、直肠阴道漏;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忧郁导致的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阴部神经综合征、骶尾部神经痛反射至肛门痛。 2.PPH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根据以上罗列的原因,分析本PPH手术出现顽固性肛门痛的原因,前4项基本可以排除、后3项可能性大,包括吻合钉异物遗留或瘢痕牵拉导致,手术造成慢性炎性病变,手术损伤神经,手术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这些问题有的可逆转,有的不好逆转。可逆转的问题应当尽快解决,否则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祸害。 3.PPH手术应注意的问题:PPH手术是通过特制的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粘膜和脱垂的内痔,同时进行端端吻合

4、。适应于、期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环形混合痔。特点是清除脱垂的肛垫及痔核,上提肛管皮肤组织,消除静脉曲张而不直接破坏肛管皮肤,故疼痛轻,疗程短。根据本例和其他病例的教训,行PPH手术宜注意以下问题:在使用吻合,案例1 分析讨论,器前,应当仔细了解其性能,检查其各部件是否正常,击发器是否灵活可靠,否则可能会在操作中发生故障,造成操作中断或发生事故。荷包缝合是本术式的重点,荷包缝合的位置要适中,一般掌握在齿线2-4cm,过高则上提皮肤的作用减弱;过低则靠近齿线,可能发生组织间隙脓肿及肛门疼痛、下坠感明显等后遗症。荷包缝合的深度要在黏膜下层,过浅会造成黏膜撕裂而切除圈不完整;过深损伤深部肌层和神经造成疼

5、痛。荷包缝合进出针要紧密连接,要在一个平面进行,这样切除的组织完整且宽度一致,否则会因牵拉张力不一致,造成吻合口脱钉、开裂出血、缺损等;直肠前壁缝线时尤其要注意:女性患者不可将阴道后壁穿通,应行阴道指诊确认;男性要注意不可损伤前列腺,应行直肠指诊确认。吻合口出血必须认真逐一缝扎,以防术后大出血,但缝合进针间距不可太大,否则聚拢的黏膜缝隙会形成憩室。近年来文献报道PPH术后并发症,如外痔回缩不全、黏膜下血肿、尿潴留、术后吻合口破裂大出血、直肠阴道瘘、吻合口瘘、直肠穿孔、纵隔气肿、富尼埃坏疽、盆腔感染等,提示该术式操作者要清楚肛门直肠的局部解剖及操作要点,研究防止并发症的措施。,案例2 PPH手术

6、环切完成后吻合钉全部脱落案,(1)病例一般资料:患者张某,女,65岁,便后肛门肿物脱出20年,不能自行还纳,需手推回,便干时伴有鲜血,呈喷射状,既往体健,否认其他慢性器质性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2)专科查体:截石位,肛门环状中午脱出,上披粘膜及皮肤,脱出粘膜多于皮肤,以3、5、7、11点粘膜隆起并充血更为明显,未见出血,皮肤无红肿,指诊肛管松弛,直肠光滑,未及硬性肿物。诊断混合痔、内痔为主。各项检查基本正常,符合手术指征。 (3)治疗经过:术前清洁肠道,于手术室,心电监护,鞍麻下,按PPH术式常规操作程序进行,至击发步骤时,听见组织切除声,却未听见钉仓落实的“咔嚓”声,保险开关不能打开。遂见

7、血液由直肠内大量流出,即将吻合口退出,见组织切除完整呈环状,而所有钉子全部脱落,一颗也未订上,环直肠粘膜出现2cm宽的缺损,随即血液喷涌而出。与此紧急时刻,患者出现躁动,经与麻醉医师商讨,立即采取20分钟全麻,马上在三叶肛门镜直视下将大的活动出血点逐一钳夹,然后清洗散落在直肠内的钛钉,以7号丝线缝合大的出血点,而后间断缝合所有切口,直至出血完全停止。耗时20分钟,估计失血大约1500-2000ml。术后禁食3天,控制排大便5天,期间输血,补液,调节电解质,抗炎,缝合口常规换药,5天后排便正常,1周后缝合口愈合良好,最终治疗效果与PPH钉合无异。由于医护及麻醉师配合得当,未发生医疗纠纷。,案例2

8、 分析讨论,1.本例是由于器械质量问题导致的吻合钉全部脱落,致切口大出血,有以下经验教训。 1PPH器械使用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其性能,各部位安装方法、操作步骤,为防万一,我们使用的包括常州康迪医用吻合器、苏州吻合器等,价格相对便宜,效果也不错,但是,无论哪一种产品,术前要做好应急预案。本例术前洗肠,心电监护,鞍麻符合意外出血的抢救条件,故有惊无险。 2.PPH手术出现意外,不必紧张,要冷静弄清原因,迅速采取措施。例如大出血,一般活动性出血点多发生在截石位3 、7、 11点,施行缝合止血即可,若缝合不易操作,也可先直接钳夹结扎大的出血点,然后再耐心缝扎。 3.PPH手术应当力争一次做好,术后不要

9、因为止血不充分而二次上手术台,或因外痔皮赘水肿、肛裂未处理等问题再次手术,这是容易产生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为此,手术应强调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充分止血,做好全面治疗计划。,案例3 混合痔缝扎术后并发破伤风救治案,(1)病例一般资料:患者男性,56岁,农民。10天前行混合痔缝扎术,术后1周出现肛门阵发性痉挛疼痛,以为是伤口痛,未去医院复诊,自己也未清洗换药。10天后肛门阵发性痉挛不减,并牵及两下肢间歇性抽搐,嚼肌钱轻度痉挛,来诊时病情明显加重,抽搐频繁,角弓反张,嚼肌痉挛,张口困难,苦笑面容。 (2)专科查体:肛口痉挛,红肿,肛诊纳入困难,镜下见截石位3点、5点痔核结扎组织尚未脱落,坏死不洁,呈

10、青灰色。诊为混合痔术后破伤风,收入院治疗。 (3)治疗经过:诊断明确后,迅速收进单人房间,避免光刺激,行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呈阳性,故行脱敏注射,于静脉内滴入3万u,以后逐渐减量,连用1周。先后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静滴及肌注以预防交叉感染,交替使用地西泮、氯丙嗪、异丙嗪、10%水合氯醛等以控制痉挛。插入鼻饲管,鼻饲小剂量中药五虎追风散汤剂,每次50ml,局部伤口以3%过氧化氢冲洗,同时补充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同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一旦出现呼吸困难,以防发生窒息。经以上治疗,16天后抽搐止,以后投中药,33天治愈出院。,案例3 分析讨论,1.肛门术后并发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肛门

11、术后引起的破伤风平均潜伏期为7-14天,若为贯穿结扎术引起的破伤风,潜伏期更短,一般为3-7天,前驱症状有时表现烦躁不安、易怒、疲乏、全身无力、头痛、咀嚼无力、肛门阵发性挛缩牵及两下肢。继而出现阵发性和强制性肌肉痉挛,表现为牙关紧闭,苦笑或狞笑面容,呼吸及咽下困难,角弓反张,外界的噪声、光线、搬动等能引起痉挛的发作。肌痉挛呈阵发性,数分钟一次,多数病人神态至临终仍很清醒,故极为痛苦。如有发热,常出现毒血症、肺炎等并发症。 2.肛门术后并发破伤风的原因分析:据国内统计,肛门术后并发破伤风,在肛肠疾病中发病率约占0.01%.其发病因素包括,病人本身是破伤风杆菌带菌者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手术器械消毒不

12、够,术后细菌感染,贯穿缝扎带入细菌,闭合伤口有利于细菌繁殖,术后坏死脱落过程过长,引流不畅,清洁换药不及时,结扎区又处于缺氧状态,得不到及时纠正等。本例是术后未能及时复诊换药,坏死组织脱落延迟,引流不畅所致。 3.肛门术后并发破伤风的预防,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潜伏期越短,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故本病应重在预防,具体预防措施包括,术前清洁消毒肛周、肛管、直肠应仔细认真。术前如需要常规灌肠,应仔细、彻底,否则高位厌氧菌更易下行造成感染。术后必须加强无菌操作,若手术无菌条件差时,应尽量采取开放手术术式,避免闭合性术式或肛门内缝扎术式。术后坚持每日换药,药物熏洗,清洁伤口,以改变肛内低氧环境。必要时术前或术后进行预防注射,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自身卫生条件差的患者,术前必须进行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肌注,可使潜伏期延长,一旦发生破伤风,症状亦轻,易于抢救。,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