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修改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686547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教无类(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有教无类(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有教无类(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有教无类(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有教无类(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教无类(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教无类(修改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教无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的提出和实践。所谓“有教无类”。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整课的纲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学。,翻译课文,1.子曰:“有教无类。”,教:教育; 类:(名)类别;,【翻译】孔子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一、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 二、 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无类”包含哪几层意思?,分析评价,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如曾子是鲁人,子张是陈人,子长是齐人,子游是吴人。颜路与颜回,曾点与曾参,父子都同时是孔子的学生。孔门弟子各有性格上的毛病,高柴

2、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孔子的学生来自各个阶层。有贵族,如鲁国大夫孟懿子和南宫适都是孔子的学生,但更多的还是平民。孔子的学生有不同的职业。孔子的弟子子贡是卫国的商人,颜回当过强盗,子张是做马匹交易的经纪人。,资料补充,孔子学生来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产生的根源?,赏析评价,一、来自于孔子对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认识。“性相近,习相远也”“雍也可面南” 二、来自于孔子的仁爱思想。“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教育和政治都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有教无类

3、”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赏析评价,翻译课文,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中人: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 语:(y)告诉。 上:高深的学问和道理。,翻译:孔子说:“资质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人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资质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人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这则选文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观念?,本则中孔子强调教育要结合受教育者的智力高下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即“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

4、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赏析评价,因 材 施 教,【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意思】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资料补充,翻译课文,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斯:则,就。诸:之乎。 如之何:怎么。其:表反问。,翻译:子路问道:“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活着,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道:“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惑:迷惑,糊涂。敢:谦辞,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进:(动作使动)使前

5、进。兼:胜过,超过退:(动作使动)使后退。,翻译课文,3.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翻译: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说:有父亲兄长活着;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做吗,您说:听到了就去做。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这样回答他,推进他一把,以便他做事能放下包袱;子路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我这样回答他,以使他遇事能够退一步想想。”,本则通过孔子和三个弟子的对话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同时,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

6、在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这则选文中表现了孔子采用什么方法教育学生?,赏析评价,已:使停止,即罢免。 之:指代子文。 愠色:生气、怨恨的脸色。 焉:哪里,怎么。,翻译课文,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令尹:楚国国君之下地位最高的官。 三:虚数,多次。 仕:做官。 喜色:高兴的脸色。,翻译: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做官当令尹(为楚国国君之下地位最高的官),没有高兴的脸色;三次罢

7、免了他,没有生气的脸色。自己做令尹时候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诉继任的令尹。这人怎么样呢?”孔子说:“算得上忠了。”子张说:“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翻译课文,4.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弑:古代指子杀父,臣杀君。 违:离开。,翻译:子张又问:“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国的国君,大夫陈文子有马四十匹,却抛下这四十匹马离开了齐国。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就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样啊。于是离开了这个国家。又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一样啊

8、。于是又离开了这个国家。这个人怎么样啊?”,翻译课文,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翻译:孔子说:“算得上清了。”子张说:“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晓得。哪里算得上仁呢?”,本则中孔子结合具体的事例分析了忠、清与仁之间的区别。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不够的。,赏析评价,这则选文中表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态度?,柳下惠坐怀不乱,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

9、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也有“和圣”之称。柳下惠还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柳下惠达到圣人的境界表现在于他思想和谐上。,翻译课文,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 启:开导,启发。 悱: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 隅:墙角,指一个方面。 不复:不再次去教他。,【翻译】孔子说:“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不是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是说不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

10、),就不再次去教他。”,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教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本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样教育理念?,赏析评价,触 类 旁 通,【解释】: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出自】: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近义词】: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反义词】:一窍不通,资料补充,翻译课文,6.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

11、,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尝:曾经;终:尽。食:吃饭。寝:睡觉以:来,用来。如:比得上。,翻译:孔子说:“我曾经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啊。”,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本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样教育理念?,赏析评价,翻译课文,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表转折,却。 则:就。 罔:欺骗、蒙蔽。一说通“惘”,迷惑。 殆;危险。,翻译:孔子说:“只是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是空想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本则谈论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

12、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本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样教育理念?,赏析评价,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经说:“学问之道,通了一样,旁的地方就很容易。学问门类虽多,然而方法很少,如何用脑,如何用目,如何询问、搜集、养成习惯,可以利用到任何方面。”,资料补充,翻译课文,8.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也:句中表停顿; 者也:判断句。 于:对。 说:通“悦”,喜欢。,翻译:孔子说:“颜回不是帮助我的人啊,对我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喜欢的。”,【评析】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贴贴、毕恭毕敬的,对于孔

13、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本则中孔子是否在批评颜回?,赏析评价,颜回聪敏过人,虚心好学,使他较早地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对孔子的尊敬已超出一般弟子的尊师之情。他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亲若父与子。 所以在少正卯与孔子争夺弟子时,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有颜回未离孔门半步,因而后人评价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翻译课文,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而:表转折,却。谄:讨好、奉承别人;乐:意动用法,以为乐。好:喜欢。,翻译:子贡说:

14、“贫穷却不谄媚巴结别人,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但是不如贫穷却安于道,富有却喜好礼啊。”,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怎样的理想境界?,赏析评价,2010年10月16晚,河北大学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被撞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

15、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2011年1月30日,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李启铭被判6年。,翻译课文,9.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其斯之谓与:宾语前置。 其:表推测语气的副词。 斯:这。 谓:说的是。 与:通“欤,句末语气副词。,与:跟。 诸:“之于”的合音。 往:过去的事情。 来:未来的事情。,翻译:子贡说:“诗三百说: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之后还要打磨。那就是说的这种道理吧?”孔子说:“端木赐啊,从现在开始可以同你讨论诗三百了,告诉你以往的事情就能推知道将来的事情!”,

16、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看到孔子的教学方法在于启发之外,“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是在子贡弄明白前一个道理之后,才开始和他谈论诗经,这就是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本则表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赏析评价,切磋琢磨qi cu zhu m,【解释】: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 【出自】: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近义词】:取长补短、推本溯源 【反义词】:不求甚解、浅尝辄止,资料补充,资料补充,翻译课文,10.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巧笑:美好的笑。 倩:笑时两颊呈现酒窝的好看的样子; 盼: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 素:白色的丝绢。,翻译:子夏(即卜商)问道:“美丽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对酒窝,漂亮的眼睛闪闪转动,未染色的丝绸变成了艳丽的衣裳,这是说什么啊?”,翻译课文,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