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6857379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9.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2009-2020),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9.5,前言,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提出“以成都平原城镇连绵区、川南城镇密集区和攀西城镇发展区为战略重点”的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四川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3个城市群”。,随着全球化、区域化进程不断加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主体正呈现由城市转向城市群

2、的趋势。,前言,规划范围 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眉山市、资阳市,以及雅安的市中区、名山县,乐山市中区、峨眉山市和夹江县,共51区(市)县,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现状人口约3129万,地区生产总值约5766亿元,城镇化率42.9%。 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20092020年,近期为20092015年。,规划范围图,前言,1、本规划是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下层次的次区域规划,是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完善和深化,由四川省建设厅组织编制和审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审批和组织实施。 2、本规划是促进成都平原城市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纲领,是统筹区域内各项建设空间安排的行动指南,是区域内相关行业规划、重点专项规划

3、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为促进成都平原城市群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动全川乃至中西部地区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四川省四大城市群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前言,规划重点: 1、在新的发展机遇期中,提出成都平原城市群在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定位。 2、深化、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镇化战略。 3、规划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 4、划定必须保护的战略资源和重点区域。 5、提出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的共建共享。 6、提出推

4、动区域整体发展的重大行动计划。,前言,2005年我院受省建设厅委托,开始本规划的编制工作。,2006年12月,我院完成本规划初步方案,召开第一次全国专家咨询会,明确了本规划的定位和研究范围。,2007年5月,我院完成本规划大纲,召开第二次全国专家咨询会,邹德慈院士等专家到会指导。,2008年12月,工作组提交征求意见稿,送各省级单位及本规划涉及的各地方政府征求意见。,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后,依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促进本区域内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和发展,我们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根据征求反馈意见修改后,现提交专家审查。,前言,主要成果内容: 1、文本 2、说明书 发

5、展特征、机遇与挑战、思路与原则、目标与定位、产业发展、空间重构、综合交通、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综合防灾、空间管治、重大行动计划、各城市发展指引 3、图纸 区位关系图、区域产业布局规划图、空间结构规划图 、城镇体系规划图 、区域交通体系规划图 、旅游产业规划图 、区域生态功能区划图、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图、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图 、区域能源设施规划图、区域环卫设施规划图 、区域综合防灾规划图 、区域空间管制规划图 4、专题 人口发展和城镇化研究、产业发展研究 、空间结构研究 、生态环境研究,趋势与目标,目标篇,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战略篇,重大行动计划,实施篇,目标篇,趋势与目标,发展特征

6、 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定位与目标,目标篇 1.发展特征,1.1 历史源远流长 解放前发达的农耕文明为成都平原城镇的兴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国后“三线建设”为成都平原城市群初现雏形埋下产业的伏笔。 改革开放后西部大开发为成都平原城市群发育成长铺平道路。 新千年城乡统筹为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发展壮大提供持续动力。,各朝代成都平原城镇分布图,抗战时迁往四川的高校分布示图意图,“三线建设”迁入四川项目分布图,目标篇 1.发展特征,1.2 发展基础雄厚 人力资源:平均人口密度为509人/平方公里,每万人中具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数约为450人,是我国人口最为密集、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之一。 城

7、镇基础:建制镇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19个,是全国的5.7倍,是四川省的3.1倍,城镇化率达42.9%。 产业基础:重型装备、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国防科技、金融商贸、特色农业等产业在全国地位突出。 旅游资源:全国旅游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座、全国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6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座。,各地区建制镇密度比较,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云海,目标篇 1.发展特征,1.3 地位举足轻重 中西部的经济高地:在我国中西部城市群中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位居前列。 中西部的交通枢纽:客运总量居全国第三位,物流也在全国城市群中位居前列。 我国的对外交流窗口:

8、有德、韩、美、泰、新、法、巴七家总领事馆、121家世界五百强;我国10个服务业外包基地之一。我国第六大航空枢纽。,我国城市群客运、货运总量比较表,我国主要城市总领馆数量,目标篇 1.发展特征,我国中西部主要城市群比较表,1.4 总体处于快速发展期 成都平原城市群已基本达到国家小康标准。 参照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成都平原城市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住房面积、人均道路面积、成人识字率等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小康标准。 由工业化中期即将迈入工业化后期 成都平原城市群三次产业比重由1980年的40.24:38.73:21.04调整到2007年13.14:47.11:39.75,呈二

9、三一结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50美元,正处在工业化中级阶段。 城镇化迈入加速期 成都平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42.9%,处于城市化加速期。,目标篇 1.发展特征,2.1 扩内需、保增长 扩大内需: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提出采取11项有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要求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特色资源开发与加工业的产业承接,着重承接境外企业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对产业聚集和开放型经济贡献度大的骨干企业和加工贸易、服

10、务外包项目。 部省联动:四川省于2008年1月10日与铁道部签署加快铁路建设的部省纪要,2008年12月3日与交通运输部签署加快四川交通运输发展合作协议,2008年12月9日与水利部签署加快四川水利发展与改革合作备忘录。,目标篇 2.发展机遇,2.2 灾后恢复重建 成都、德阳、绵阳和雅安市均为地震重灾区,重灾乡镇165个,倒塌及严重破坏房屋建筑面积13313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674亿元,受灾人口318万人。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提出,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 党中央、国务院在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中,灾后恢复重建占总投资额四分之一,明后两年四川平均每月投资力争达到1

11、000亿元。,目标篇 2.发展机遇,2.3 城乡统筹先行先试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试验区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成都市先行先试,并在成都平原推广示范。 创新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健全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九个重点方面。,成都平原城市群二元对比系数从2000年的0.169上升到2007年的0.246,城乡二元结构在逐步改善。 成都平原城市群城乡收入比为2.77,低于四川省城乡收入比3.13和全国城乡收入比为3.27。,城市群历年二元对比系

12、数图,目标篇 2.发展机遇,2.4 跨区域合作日趋深入 2007年四川、重庆签署了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确定了“成渝经济区”的地理范围,确定建立统一的工作和协调机制,并就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产业协作、共建生态屏障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 2007年成都、眉山签署了成都眉山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全力推进新彭工业园建设、成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南旅游经济区建设和成眉农业合作项目等四项重点合作项目建设 。 2008年成都、泸州两市政府签订了成都市人民政府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港口, 2008年成都、资阳共同议定了成都资阳区域合作工作协调机制,签订了关

13、于两市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合作开发建设三岔湖区域、加强两市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开发的协议;,目标篇 2.发展机遇,3.1 产业增速不快 农业生产效率不高,产业化效益不显著 成都平原主要农作物亩产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与江苏省和山东省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成都平原每公顷耕地劳动力数量5.31人,接近江苏省2倍;而机械化耕种面积比重占44.9,为江苏省一半,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不足。,目标篇 3.面临的挑战,各类作物亩产(千克/公顷),规模化经营状况对比,制造业规模化程度不高,行业竞争力不强 在全国和全省区位熵均大于1的行业仅有交通机械、电子电器、化工、医药、食品、皮革、烟草、家具、印刷,多数为

14、技术含量低、发展潜力有限的传统工业。,目标篇 3.面临的挑战,成都平原制造业区位商,服务业增长速度不快、产业结构不优 成都平原城市群的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比重较大,均超过了10,但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较低。,目标篇 3.面临的挑战,产业结构不优: 商贸: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低于重庆、武汉。 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8%,低于深圳、杭州、宁波、西安等城市。 科技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7%,科技竞争力排名在武汉、西安、重庆等城市之后; 信息服务业:实现总产值276.4亿元,仅为深圳和广州的23.7%和41.3%。,成都平原服务业区位商,目标篇 3.面临的挑战,我国中西部主要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