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6843946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考纲的变化 教材的变化高考试题考查的相关内容 二轮复习中的知识综合,2005年全国文综考纲,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2)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一、考纲的变化,二、教材的变化,新旧教材相同内容 (一)农业部分: 1、农业概念及农业生产的特点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 (二)工业部分:工业概念和生产特点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的

2、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新教材增加内容 (一)农业部分: 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2、农业的分类 3、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4、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5、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二)工业部分: 1、工业的投入和产出、工业的发展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工业地域的形成 4、传统工业区 5、新兴工业区,三、04-05年高考试题考查的相关内容,(一)农业部分 1、农业的投入和产出如江苏卷:21题(农业投入)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分析某农业区(某种农作物)的区位因素。 如2005春季高考北京卷:36题(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

3、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如江苏卷:33题(2):埃及和印度两国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及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某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如广东、广西卷:31题(3)、根据地形剖面图的不同地形部位规划农业生产类型并加以说明,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布、主要农产品、形成的区位条件 (1)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 如广东、广西卷:20题、水稻种植业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如全国卷(四)36、(1)(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农产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特点 (3)综合分析某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 如天津卷:40题(4)四个欧盟成员国发展畜牧

4、业(含乳畜业)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气候、市场、交通、科技),4、我国的农业生产分布、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我国农业的地域分布。 如江苏卷:20、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 (2)根据农业生产活动特点判断地区分布和当地自然条件。 如广东、广西卷:21题、根据我国两地农事活动特点分析判断农业分布地区及气候条件 (3)“三农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和农业区域结构调整问题; 如上海卷:(四)32、33、34、35、36、三农问题;农业生态保护问题 北京卷:41。(3)读图分析1995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 (2003年高考试题江苏、广东卷:2

5、0-22题我国优势农产品地域分布及影响因素),(4)我国的粮食问题和耕地减少问题如全国卷(三):39、(1)说明近十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趋势。(2)分析近年来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北京卷:41。(2)近年来中国耕地不断减少,用地理知识分析造成耕地减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 (5)根据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如天津卷:36题(4)写出适宜A、B、C(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东北平原)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6)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如天津卷:39题(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二)工业部分 1、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工业布局

6、的主要因素)(1)不同工业企业(部门)工业区位的因素。 如全国卷(一):7、8题工业区位选择;全国卷(三):10、广西平果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条件;全国卷(四):1、3题;北京卷:10题影响棉纺织工业布局的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如广东、广西卷:33题某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布局变化、区位优势分析 (3)工业城市或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如全国卷(四):41题攀枝花工业区位因素 2、工业地域的形成如全国卷(三):9、广西平果铝业开采和加工工业集聚的原因,3、 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接近原燃料产地 如上海卷:5、墨西哥石油工业 (2)传统工业区的区位因素、衰落原因

7、、产业结构调整、治理整顿措施如上海卷(八)鲁尔区区位因素、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措施、借鉴鲁尔区经验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位因素和改造: 如全国卷(一):39题(3)辽宁机械、钢铁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4)近年该省工业区位的变化(资源枯竭、交通变化) 4、新兴工业区(1)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 如上海卷:6、日本北九州与苏格兰中部共同的产业部门电子工业(2)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 如江苏卷:34、某高科技园区空间结构、用地特点、集聚原因2005春季高考北京卷:11、英国剑桥科学园的工业布局类型;39、(6)分析新加坡电子工业布局的有利因素,复习目的:1

8、、对相关知识的融合、渗透、提炼、浓缩; 2、对高考重点、热点的关注和把握 3、试题分析和解答能力的提升 复习策略: 1、将考点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地理学科内知识的全面整合 3、文综学科间共同关注知识的综合 4、试题分析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 提升学生分析与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 1、熟练掌握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2、全面把握相关知识体系与内在联系 3、培养提取试题信息和理解试题题意的能力 4、训练准确全面、条理清析、逻辑严密的解题思路 5、形成严谨、准确、科学、规范的表述能力,四、二轮复习中关注的要点,(一)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从考纲和教材知识体系构建入手,构建起不同层次的知识网络,理

9、解和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1)章节知识体系 (2)重点内容知识体系 (3)相关知识联系的知识体系 从区域综合分析入手,把握区域地理特征、成因的描述方法(学生综合分析解题能力的提高) (1)区域地理位置与环境特征 (2)区域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 (3)区域农业(工业)生产特点 (4)重要农业(工业)部门的主要区位因素 (5)区域农业(工业)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 (6)区域农业(工业)发展方向和措施,自然 条件,社会 经济 条件,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土壤条件 水源条件,市场 交通运输 政策 劳动力 农业技术 资金 饮食习惯,农业的区位选择,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重点知识结构

10、,影响 农业类型产量品种质量分布,1、气候: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几方面说明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变化大小、温度带等热量特征对农作物品种、分布、复种制度的影响 l 降水特点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气温与降水配合状况、干湿状况等对农业生产类型、品种的影响、 l 光照状况是否充足,(对谷物生长、水果、棉花生长的影响) 2、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耕地面积多少,土地数量和价格;地表形态平坦或崎岖;海拔高度、坡度对农业的影响 3、土壤:土壤种类、肥沃程度(有机质含量、矿物质含量)、盐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几方面对农业的影响 4、水资源:河湖数量、密度、水量、季节变化、

11、洪涝等对农业的影响 5、生物资源:森林、草场、生物等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对农业林、牧业的影响 6、限制性因素:气候因素、地形因素、 土壤因素、水源因素,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2、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3、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4、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5、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方法: (1)系统归纳 (2)

12、综合对比 1、农业部分知识归纳与整合世界主要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分布地区某一地理环境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某一农产品生产和分布的区位优势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特点、区位因素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类型的对比 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和农业特点的对比,(二)地理学科内知识的全面整合,主要的农作物生长、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题】(2004广东、广西卷)21题、(双项选择题)甲地每年9月下旬种植冬小麦,次年6月收获后再种植玉米。乙地每年47月种植早稻,811月种植晚稻,冬季种植绿肥或油菜。据此回答2122题。 21符合甲、乙两地的气候条件分别是A无霜期分别约为150天、180

13、天B10积温分别在3400、4500以上 C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毫米D.年降水量分别集中在春季和夏季 22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A.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 B.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C.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 D.渭河平原,江汉平原答案:BC AD,考查重点:不同地区农事活动特点与农业分布地区及气候条件的关系,自然因素中对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读图3,完成6-7题。,图3东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6对图中、处气温特点的正确说法是A处气温最低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B处气温最低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C处闭合区域内气温低于D处闭合区域内气温高于,7对图中、处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A地处松嫩平原,

14、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 B地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C地处辽河平原,是我国春小麦、棉花主要产区 D地处长白山地,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图3东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天津卷) 36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3分),答案; (4)A地畜牧业,B地种植业,C地林业。,考查重点:不同地区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特点与农业类型与分布的关系,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及成因,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与评价,季风水稻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亚洲季风区 主要作物:水稻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主要特点:单产高,商品率

15、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量大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 区位条件: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美、加、澳、俄等国 主要作物:小麦、玉米等生产规模大 主要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自然条件优越 区位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大牧场放牧业,乳 畜 业,主要分布:美、澳、阿根廷、新西兰等国 主要产品:牛肉、羊毛生产规模大 主要特点: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区位条件: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距海港近),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6、,主要分布: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新 主要作物:牛奶及其制品等商品率高 主要特点: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气候温凉潮湿,适宜多汁牧草成长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便利先进的科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差异,例题、(全国卷4) 36读图3,完成下列要求。,(1)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 。(2)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中)( )A.广东 B吉林 C.新疆 D陕西 (3)说明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答案:(1)玉米 小麦 (2)B(3)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考查重点:不同国家和地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国家和地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农业类型的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