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830907 上传时间:2018-10-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高考国家专项计划弊端篇一:高考制度的弊端及建议高考制度的弊端及改革建议 高考,永远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话题。一方面,人们对高考趋之若鹜,但另一方面,人们对高考制度的质疑和批判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痛陈高考制度弊端、呼喊高考改革、甚至要求取消高考制度的声音此起彼伏:指责高考制度成为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影响了整个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评价方式,致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围着高考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一考定终生,负担和压力日益加重,高分低能现象层出不穷等等。诚然,高考在考试内容与形式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我国的高考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的积极因素不可低估,但

2、其弊端日益凸显。 一、考试形式单一, “一卷测全体、一考定终身” ,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我国的统一高考实行的是:一个省市或几个省市共用一套试卷,大多数省市一年举行一次考试,即全国统考;少数几个省市举行两次考试,即加了一次春季高考。录取分数线也是各省统一,高校招生时,根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许多单科成绩非常突出的考生因为总分不达线而与大学无缘。由于第二志愿的录取可能性很小,致使不少高分考生不能被录取,许多学有专长的学生不能进入大学深造。为了孩子能进入大学,不少家长想方设法“走后门” ,招生骗子也乘机大发横财。 二、考试科目多,师生苦不堪言, “应试教育”变本加厉,摧残人生。现行的

3、 3+文综(理综)的模式,考试科目实际高达 6 门。而且文综(理综)名为综合考试,其实基本仍为分科考试。以山西文综试卷为例,总分 300 分中只有最后几道大题才是真正综合的。全国统一高考使“应试教育”更加变本加厉,素质教育有名无实。教育部门每年都要给所属高中下达高考指标,如本科应完成多少、一本要完成多少、名校要完成多少等。有的市县每年还要召开高考总结表彰大会,表彰高考先进集体和个人。许多地方比高考状元,比升学率,学校的升级和教师的待遇都与此紧密挂钩。孩子们从背上书包走进课堂那天起,就在老师的耳提面命下,执拗地学、背、记、做,一刻不停,忍得寒窗之苦,全奔着高考后的金榜题名。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

4、成凤,每日接送,陪做作业,寻请家教,不惜高价择校,牺牲节假日将孩子送进补习班,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进入“特长班” 。只要分数高,其它一概不管。有的家长强迫孩子学习,不让其发展特长。有的考生为了分数,生理、心理失衡,未进考场就先垮下了。 “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青少年的整体生存状态进一步恶化,他们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失去了少年自主精神,青年时代的创造性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现行高考使中国教育被功利所包围,为升学所左右, “生命教育” 、 “素质教育” 、 “劳动教育”成为教育盲点。高考升学率仍是社会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公立普高需要凭升学率参加评估,私立普高需要凭升学率获得社会认

5、可。高考指挥棒给学校带来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高考使每年的招生大战异常火暴。为了招到优质生源,高中学校不择手段进行招生宣传,大力宣传本校的战绩,有的是本科上线人数第一;有的是达重点大学人数第一;有的是升学比率第一,反正没有第二。有的甚至不惜一切代价,用所谓的高额奖学金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就读。有的重点高中每年都用高价收买周边各县市的初中毕业班教师,让他们提供优秀学生信息,然后到学生家中给学生和家长各种许诺,最后将学生“买入”学校。有的学校还对其他学校进行不同程度的诋毁。为了高考出成绩,学生一入学,就组建各种特殊班级,如奥赛班、实验班和培优班,高一不到一个学期就进行文理分科。某市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

6、甚至从入学之日起就进行文理分科教学。在许多学校,非高考科目的课时不能按规定开足,甚至有的必修课也没有开全,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根本不能完成,教育部的课程标准成了“费纸一张” 。由于高考中各科的总分不同,不同科目的教师的待遇也不同,教高考综合科目的教师则怨声载道,教非高考科目的教师更是没有工作兴趣。各个学校都要组织学生节假日统一补课。到了高三,师生的负担则会更重。 “复习资料满天飞” ,学生在题海里苦难挣扎。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经常抢占其它非高考科目的上课时间和学生的自习时间上课,学生成了学习机器,不少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教育部门的“禁补令”形同虚设,所有的减负规定都只是一厢情愿的空

7、话。基础教育被功利所包围,为升学所左右, “生命教育” 、 “素质教育” 、 “劳动教育”成为教育盲点。建议如下: 1、减少高考科目。高中毕业会考具有防止偏科的功效,将通过高中会考作为参加高考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如取消文综、理综,采取 3+1 或 3+2 模式,可以少考 1 门或 2 门。具体就是在语、数、外 3 门主科之外,按报考的学科专业加试不同科目。例如医学类加试生物,工程类加试物理,化工类加试化学,政史类加试历史等。同时,所有科目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不同类型的高校(研究型、教学型、职业类等)和不同学科专业可选择不同难度的试卷。考生可以根据报考学校和报考志愿用不同的试卷考试。

8、艺术院校的统考,可以考虑免试数学、外语等。 2、高考的部分考试成绩三年内有效。未达到录取线的考生,可以保留某科较好的成绩,下年度再考时可以免考,该科成绩可连续保留三年;对部分考试科目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3、建立考生与学校双向选择机制。一是取消第二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在他所具备的高校录取资格范围内,同一批次的学校,考生报考学校数不受限制。且所有志愿都是第一志愿,省级招生部门应同时向所有高校投出电子档案。学生可以被几个大学同时录取,然后进行选择。增加学生和学校选择的自由度和选择的机会。二是建立预录制度。高校根据电子档案,并根据本校招生计划确定预备录取学生名单,发出预录通知书,然后根

9、据报到情况(预报到采取考生通过银行或邮政汇款的方式,以减轻经济负担。 )确定录取名单,并发出正式录取通知书。三是建立注册入学机制。由于没有第二志愿,同一等级的学校可能有多所学校向同一考生发出录取通知书,且所有录取通知书都是有效的。这样就能给考生自主选择高校的权利。高校要以考生最后实际报到注册为准。 4、大学录取制度应由单一的分数制改为多元的申请制。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几所自己喜欢的学校,学校也可以专门挑选适合自己的学生,从而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全国统一高考的分数,只作为大学录取的基础标准,不是唯一的,取而代之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察,做到不拘一格取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破解应试教育的痼疾。 篇二:

10、高考弊端中美高考之对比之后,让我们看到国内高考诸多亟待改善的地方。而就在此前,教育与中国未来 30 人论坛在中山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 5 所高校教育学院的教育知名专家云集广东,围绕教育特别是悬而未决的高考制度展开激烈讨论。在他们看来,高考在推进教育发展、选拔人才和教育公平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教育不断发展之时,高考也屡遭诟病:包括以分取士让素质教育付诸东流;未能保障教育公平难以改变命运。 弊端 1 高考成本 35 年狂飙 18 倍 “在上世纪 70 年代一本练习题,一碗绿豆汤,花费不到 5 毛钱;80 年代买套好文具,花费 10 元;90 年代买复习资料,喝碗鸡汤,花费 350

11、元;00 年代请家教、租宾馆,花费 5000 元;10 年代一对一补课、订营养餐、租学区房花费四五万元?”近日,新华社的高考“成本路线图”如此写道。有网友算了一笔账,从 1977 年以来的 35年间,高考成本从最初的几毛钱“涨”到了现在的万元以上。 网友指出,从 1977 年至今,高考已从“一个人的战斗”变成“全民战争” ,从“一次升学考试”演变成全民的消费,继而形成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包括保健品、补脑液、补习班、家教、营养餐、学区房、高考移民代理、高考房甚至考后的庆功宴、谢师宴等等。 弊端 2 全社会陪考劳民伤财 广州一中副校长何茹说, “现在除了家长重视孩子高考,全社会都把高考当作第一大事来

12、看待,说句笑话,真是领导出巡都没有这么紧张。 ” 对于社会来说,每年高考引发各部门高度关注:环保、交通、电力、消防等全市 12个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为高考做准备。在高考当天,路上交警轮番上阵,送考生保交通,环保部门测噪音、信息部门无线电监控、消防部门检查安全隐患,电力部门查看有无应急电源、气象部门跟踪防雷击装置?高考前 1 个月这些工作都要做好,确保高考万无一失。 弊端 3 以分取士素质教育付诸东流 此外,由于高考以分数论英雄,因此也让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付诸东流。中山大学 XX 级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董凌波说, “我们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已经有好多年了,素质教育也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非常

13、重要的目标。由于统考制的存在,我们的素质教育发展非常困难,现在我们的教育还是考试考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状态,这样一种应试教育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培养具有非常大的阻碍作用。另外,一考定输赢、一份考卷定成败,有太多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弊端 4 寒门难出贵子教育公平难保 高考本来在维护教育公平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在社会发展中也因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再让寒门出贵子。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东茅的研究小组,在北京 8 所学校做了调查发现,农村学生比例确实越来越低,而且逐年下降,越到高层院校农村学生比例越来越低。他们的调查数据表明,教育如果还是唯分数论,弱势群体

14、永远是弱势,因为高考面前考不过强势群体。 人们对于高考意义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批评人士说,高考助长了中国特有的死记硬背式学习方式,也扼杀了人的创造力。这给学生,尤其是高中最后几年的学生们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从各方面来说,高考制度照顾的都是从大城市来的、家庭条件优越的考生,尽管高考制度的本意是为了给中国所有年轻人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上个月,湖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钟山在电视节目中对高考进行了猛烈抨击,这个节目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成为对高考和中国教育制度强烈不满的焦点。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的还包括在湖北省一个教室里拍摄的照片,照片中有的学生一边打着点滴一边还在拼命地做最后的复习。 最令人震惊的是来

15、自陕西西安的考生刘庆的故事。家人和老师为了不影响刘庆高考,将她父亲去世的消息隐瞒了两个月。中国媒体报道,刘庆直到考试结束后才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 报道指出,标准化的考试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而且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家长和学生也对大学录取委员会对这些考试的重视大为不满。但是,这些国家的录取程序仍然被认为比亚洲国家灵活得多。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对入学考试的强调带来了普遍的恐惧和挫败感,使得越来越多精英家庭的父母开始考虑其他的选择,例如把孩子送到国外。 但支持高考的人则表示,高考是英才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使得条件贫困或者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在顶尖大学中争得一席之地。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

16、道,尽管高考可能令人讨厌、扼杀创造力,但很可能是中国目前能采取的最好办法。它还是能给弱势学生一个拥有更好未来的机会。有人认为高考是扭转不公平现象的重要手段,这点从很多高中教室张贴的励志口号便可看出: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报道称,这个“矫正器”本身并不十分公平,高校多的省份录取分数线就低。有钱人还会找其他渠道占便宜。中国有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几年前重庆多名学生家长被查出贿赂官员,以使子女获得高考加分。这些漏洞引发强烈不满,但针对的是从这一制度中获益的人,而非制度本身。我国现行高考制度主要弊端之四 在受到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或影响时显得很脆弱 比如,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直至 90 年代中期的“中专热” ,就造成近十年高考的生源非常态分布,相当部分十分优秀的生源由于急着就业等原因放弃了高考。20 世纪 90年代曾经实行过几年的高校招生“双轨制” ,实际上导致高考作为高校招生标准的公正性发生了变异,相当一部分考分相对偏低的考生被允许用金钱获得弥补。前些年存在的高校大扩招现象,导致录取率过高,客观上使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产生淡化,在上大学很容易甚至不少高校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