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有约教育学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64525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心得-有约教育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书心得-有约教育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书心得-有约教育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心得-有约教育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心得-有约教育学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心得读书心得- -有约教育学习有约教育学习今天,在齐伟老师的教育网志上看到一篇文章, “课程整合中技术运用的三大冲突及思考” ,感觉很受益。这是目前课程整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信息技术是学科教学的工具,这种工具性的定位决定了信息技术就应该象铅笔、纸一样变得了无痕迹,我们不会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存在,就象在学习中我们不会特别意识到铅笔、纸的存在一样。 ”惟有这样,课程整合才达到了最高境界。把这篇文章拿到自己的学习笔记中,作为指导教研工作的借鉴。“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 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其根

2、本目标就是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一、冲突一 方式:教学与技术的表象整合高科技与低效益这主要体现在整合课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方式上。现象一:替代式大屏幕替代粉笔加黑板,电子书替代教材。教师制作课件将大量的信息呈现给学生,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计算机替代教具,仅仅是计算机技术的初级运用。利用具有交互功能课件,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老师仅通过监视器或在线交流控制课堂。计算机替代教师的角色。因此,在整合的初期,有部分教师有下岗的忧虑。计算机是否能比教师更好地完成引导学习的角色?现在,教师已经认同信息技术不是学

3、习对象,信息技术应该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学习效率。但是要达到这些目的并不是通过手段的“现代化”就能实现的。计算机不仅作为教师教学的工具,它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课件代替教师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技术运用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而不仅仅是优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教师参与教学过程使学习充满人性化,是教育人文关怀的最好体现,这些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现象二:机械式课堂中的师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的实施、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都离不开交流。引入技术后,不少老师追求种类繁多的人机交互手段,舍近求远,放弃最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转而

4、让学生与冷冰冰地机器进行交流。即使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再强大,课件预置的路径与反馈的类型再多,也未必能全部涵盖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信息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例如在师生交流方面,在课堂上,显然面对面的交流更快捷;而论坛与 QQ 是在异地、不同时段的交流上才显出优势。在课堂上舍弃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要求学生到论坛上发言、或用内部 QQ 讨论,也是对技术片面理解造成的机械式运用。这恰好说明教师和学生对技术缺乏足够了解,自然也不能很好的使用。又如,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教学进度,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大多只考虑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难免会顾此失彼,常常是一部分学生“吃不饱” ,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 。技术的运用应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但是,在目前的整合课中,技术的优势完全没有体现。为何技术仅仅介入了教育的表层,仅促使教学在方式、手段等浅表层发生了变化。如何激发教育发生质的飞跃呢?我们不得不回到最初的起点,再次思考以下问题:技术的介入究竟会在哪些方面引发变化?利用技术究竟可以在哪些方面更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的难题?技术的优势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