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6641446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添加剂模块五 食品着色剂(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一 着色剂,学习目标与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 项目一 食品着色剂的分类、色调和使用特性 项目二 食品合成着色剂 项目三 食品天然着色剂,学习目标与要求了解食品合成着色剂、天然着色剂作用机理、性质;掌握各种着色剂的性能、应用。 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食品合成着色剂、天然着色剂的应用; 难点:各种食品着色剂的作用机理。,项目一 食品着色剂的分类、色调和使用特性,食品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是指能将食品染成一颜色的食品添加剂。 一、食品着色剂的分类二、颜色与色素分子结构的关系三、食品着色的色调与调配,一、食品着色剂的分类1.按来源分:天然着色剂;合成着色剂。 2.按溶解性质分:水溶性着色剂;油溶性着色

2、剂。 3.按结构分:合成着色剂:偶氮类、氧蒽类和二苯甲烷类;天然着色剂: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多酚类。,二、颜色与色素分子结构的关系,1物体对光选择性地吸收当化合物吸收光能时,分子从入射光中吸收适合于使分子能量跃迁的相应波长光子能量。当物体只选择性地吸收部分可见光,则其显示的颜色是由未被吸收的可见光所组成的综合色(也称为被吸收光波组成色的互补色)。如:物体选择性地吸收绿色光,那么物体显示的是其互补色紫色。 2颜色与色素结构的关系 (1)电子易激发,吸收可见光;电子难激发,需要紫外光。 (2)生色团 含双键(不饱和键)如: (3)助色基团 含孤对电子 如: 3、着色剂的成色机理物质的色彩与

3、其分子结构中生色、助色基团有关。C=C越多、邻近相连形成有效-共轭体系,吸收的可见光波长也越大。,三、食品着色的色调与调配1.色调的选择选择与特定食品应有的色调,或根据拼色原理调制出相应的特征颜色。 2.色调的调配(1)基色 红、黄、蓝为基本三原色。 可采用三原色依据其比例和浓度调配出除白色之外的任何色调。如:红-黄橙(2)拼色 各种合成色素稳定性不同,导致合成色调变化。 如靛蓝褪色较快,柠檬黄则不易裉色,由其合成的绿色会逐渐转变为黄绿色。天然着色剂坚牢度低、不适宜用于拼色。(3)调色 接近自然色。还要考虑色素和成品的色价等。,四、食品着色剂的使用特性1.吸光值与色价吸光值(E)与溶液浓度c、

4、光程L成正比:E=K*C*L色液的吸光值越高,该着色剂的染色力越强。色价:100mL溶液含1g色素,光程为1的吸光值。 天然着色剂的色价越高,染色力也越强。 2.溶解性影响因素:溶解度;pH;盐析。一般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低pH时浓度会降低;盐析作用降低溶解度;水的硬度高时则易形成色淀。3.染着性 液态食品:着色剂形成色价高、色调好、稳定;半固态和固态食品:着色剂与蛋白质、淀粉等分子结合,稳定、不变色。4.坚牢度天然色素大部分耐热性弱;紫外光导致色素分解;耐氧化、还原性:偶氮类色素较弱,氧蒽类色素较强。,项目二 食品合成着色剂,一、食品合成着色剂特点和发展 二、主要食品合成着色剂,一、食

5、品合成着色剂特点和发展1.特点坚牢度高,染着力强、色泽艳丽、易于调色且成本低廉,多数合成染料具致畸、致癌、致突变或导致肝、肾、肠胃等疾病的毒性或嫌疑。 2.发展方向 主要发展天然等同物着色剂和高分子聚合物着色剂;对合成着色剂使用性能改造;扩大应用。,二、几种主要食品合成着色剂1胭脂红 (1)性状 红色,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耐光、耐酸性较好;遇碱变褐色。耐热、耐还原性差;耐细菌性较差; (2)性能 0.1%水溶液呈红色。 (3)毒性 ADI44mg/kg。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果冻0.0。,2苋菜红 (1)性

6、状 红棕色,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耐热性强,耐光性差。 耐氧化-还原性差。对柠檬酸、酒石酸稳定。遇碱变为暗红色。遇铜、铁易褪色。 (2)性能 0.01%水溶液为品红色,染色力较弱。 (3)毒性 ADI 04mg/kg体重(FAO/WHO)。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果酱0.3。,3赤藓红 (1)性状 红褐色粉末或颗粒。无臭。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油脂。中性水溶液呈红色,酸性时黄棕色沉淀,碱性时红色沉淀。耐光、耐酸性差。耐热、耐还性好。吸湿性强。 (2)性能 染着性好,尤其对蛋白质的染色性好。在需高温焙烤的食品和碱性及

7、中性的食品中着色力较其他合成红色素强。 (3)毒性 ADI 00.1mg/kg(FAO/WHO)。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肉罐头类0.015。,,,4柠檬黄 (1)性状 橙黄色粉末或颗粒。易溶于水,中性、酸性水液呈黄色,微溶于乙醇、油脂。耐光、耐热性强。在柠檬酸、酒石酸中稳定,遇碱稍变红。还原时褪色。 (2)性能 是最稳定、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着色剂,可与其他着色剂复用,调色性能优良。易着色,坚牢度高。 (3)毒性 ADI为07.5mg/kg(FAO/WHO);安全。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

8、)。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液体复合调味料0.15。,5日落黄 (1)性状 橙红色粉粒;无臭;吸湿性强;耐光、耐热性强;在柠檬酸、酒石酸中稳定;遇碱变褐红色;易溶于水,中性和酸性水溶液呈橙黄色;碱性时红棕色,用水稀释后呈黄色;溶于甘油、丙二醇;微溶于乙醇。 (2)性能 与柠檬黄相似。 (3)毒性 ADI为02.5mg/kg(FAO/WHO)。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膨化食品0.1。,6靛蓝 (1)性状 蓝棕至红棕色粉粒。易溶于水,中性水溶液呈蓝色。酸性时呈蓝紫色,碱性时呈绿至黄绿色。溶于甘油。微溶于乙醇。不

9、溶于油脂。耐热、耐光、耐碱性差,易还原。吸湿性强。中性或碱性水溶液能被亚硫酸钠还原,在空气中氧化后又复色。 (2)性能 易着色,有独特的色调。 (3)毒性 ADI为05mg/kg(FAO/WHO)。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糕点上彩装0.1。,项目三 食品天然着色剂,一、食品天然着色剂特点和发展 二、常用食品天然着色剂,一、食品天然着色剂特点和发展 1来源大部分取自植物(如各种花青素、类胡萝卜素),部分取自动物(如胭脂虫红)、矿物(如二氧化钛)。 2安全性基本无毒。 3. 特点安全,色调自然,稳定性差,染着力不强,难溶水

10、;生产成本高、不易调色、应用面小。 4. 发展方向进行稳定改性;开发性能好、稳定的天然着色剂。,二、常用食品天然着色剂 1.甜菜红 (1)性状 甜菜根用水萃取,红色至深紫色粉末或糊状物。中性至酸性呈红紫色。碱性转化为黄色甜菜黄素。易溶于水、乳,难溶于醋酸,不溶于乙醇、油脂。 60加热30min褪色较严重。不因氧化而褪、变色。紫外线促光劣化(抗氧化剂可防)。铁、铜离子量多会褐变。 (2)性能 酸性染着性好。 (3)毒性 ADI不作限制规定,与食用甜菜同样安全。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2. 辣椒红 (1)性状 纯品有光泽、深

11、红色针状结晶,一般为具特殊气味的深红色黏性油状液体。几乎不溶于水,溶于多数非挥发性油,部分溶于乙醇。耐热、耐酸性较好。 (2)性能 良好着色力。 (3)毒性 ADI未作规定。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冷冻米面制品2.0。,3. -胡萝卜素 (1)性状 紫红色或暗红色晶粉,具特有气味。不溶于水、酸和碱液。微溶于乙醇和食用油。弱碱性较稳定,酸性不稳定;受光、热、空气影响色变淡。遇铁离子等褪色。 (2)性能 对油脂性食品着色性能良好。 (3)毒性 安全。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在各类食品中按生

12、产需要适量使用。,4.栀子黄 (1)性状 红棕色晶体。易溶于热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耐光、耐热;遇铁变黑。 (2)性能 pH 410;碱性中黄色鲜明,对蛋白质的染色性比对淀粉佳;对亲水性食品有良好染着力。 (3)毒性 LD50为27g/kg(大鼠,经口)。是我国传统中药材。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风味饮料0.3。,5.可可(壳)色素(1)性状 巧克力色粉末,易溶于水。 耐热性、耐光性、耐氧化性均好。但遇还原剂易褪色。 (2)性能 对淀粉、蛋白质着色性能良好。 (3)毒性 安全。(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

13、B 27602011)。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g/kg)如:巧克力制品3.0。,6.焦糖色类:普通焦糖,是在碱或酸存在下和受控制加热条件下制成;类:碱性亚硫酸盐焦糖;类:氨法焦糖;类:亚硫酸盐-铵法焦糖。 (1)性状 深褐黑色液体、糊状、块状;焦糖味。以砂糖为原料制得的:对酸、盐稳定性好;以淀粉或葡萄糖为原料、以碱做催化剂制得的:耐碱性强,对酸和盐不稳定;用酸做催化剂制得的:对酸和盐稳定。 (2)性能 以砂糖为原料制得的:色度高,着色力低。以淀粉或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色度高;用酸做催化剂制得的:着色力低,色调受pH、大气影响。 (3)毒性 ADI(FAO/WHO)类、类未作规定;类和类0200mg/kg 。 (4)应用 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如:焦糖色(普通法)果酱1.5g/k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