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特征教案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624132 上传时间:2018-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的特征教案_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践的特征教案_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践的特征教案_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实践的特征教案_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实践的特征教案_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的特征教案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的特征教案_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的特征教案实践的特征教案第八课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第一节实践及其作用第一课时 实践的特征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实践概念,实践的三个特征能力方面:分析能力,对实践概念分层次理解辩证思维能力:实践特征之间的关系觉悟方面:树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学重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教学难点: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的关系教学方法:讲述分析相结合法教具准备:投影材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第五课我们学习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试问:1、 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其表现有哪些?2、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属于什么活动?导入新课:宋代诗人陆

2、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 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由些引入新课。做比想更重要,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对于做的问题,涉及到哲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实践”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什么是实践?它有哪些特征?课题:实践的特征(多媒体显示)一、实践的特征(多媒体显示)1、 什么是实践(板书) (多媒体显示)对实践的观点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不同?(1)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关于实践含义的认识(多媒体显示)(小资料):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 ) (多媒体显示)学生阅读教材 103 页第

3、二段。学生回答:历史上许多唯物主义学者指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有的还指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 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履等,但始终没有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多媒体显示)(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具体分析以下内容,理解以下层次:“人们”实践的主体(多媒体显示)“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多媒体显示)“活动”实践的性质(多媒体显示)(多媒体显示

4、)请指出下列活动中的实践活动(1)火山喷发、蜜蜂造房、警犬搜敌(不是)(2)起床、刷牙、洗脸、吃饭(不是)(3)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不是)(4)工人做工、战士打仗、科技工作者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为了更深入理解“实践” ,我们必须分析实践的基本特征2、实践的基本特征(多媒体显示)(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多媒体显示)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 (阅读 104 页第 2、3、4 段) (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理解主体、对象、手段)(议一议)104 页实践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人有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有一

5、定的体力和智力,这就使人能有目的地从事社会实践,人的体力和智力统一起来,共同构成实践的主体这个基本要素。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像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形态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智力和体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形成的。它的状况归跟到底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实践主体是客观的。然而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竟什么是实践的对象呢?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八、九段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生产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其中既有自然物,又有人工制品。改造社会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可见,实践的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万事万物

6、中,究竟是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当时、当地的实践对象?归跟到底不是由人们的意识所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的。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作用,而且只有使用某种物质手段,才能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实践越发展 ,越需要物质手段这个基本要素。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可见,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总之,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2)实践是有意

7、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板书)(多媒体显示)师问:人改造自然界和动物适应自然界的活动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归纳)A、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B、 “劳动终结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 ”虽然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

8、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关系。这种有目的地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实践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可见,人类从远古开始就从事的实践活动,都是按人的目的、意识、想法去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能动性”这个特点,某种活动和行为即使改变了客观世界,也不能被称为实践。所以,这一特征是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师问: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生

9、答: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们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多媒体展示文字)(教师总结)以上两个基本特征是统一和相互渗透的。

10、由于实践所处的特殊地位是联系客观事物同主观认识的“桥梁” ,因此它同时兼有客观性和能动性两个特征。其中“客观性”使其区别于纯粹的意识活动, “能动性”使其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如果就实践的自身而言,它还具有第三个特征。(3)实践上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板书)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的哲学家把实践看作是孤立的个人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中进行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实践的历史性”是指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范围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多媒体展示文字) 时代的发展变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注入新的内容。过去自力更生搞建设,在当今时代已远远不够。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各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我国同样不能例外。这同样体现了实践的历史性。课堂小结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本课的学习使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及其密切联系。这是学习全课可重要的理论基础,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深入学习(放投影)(本课的知识结构)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多媒体显示)课后作业:辨析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