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教育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443273 上传时间:2018-10-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防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民防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民防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民防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民防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防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防教育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袭与人民防空空袭与人民防空 一、教学目标: 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以及人民防空在现代战争中的任务和作用 ,明确人防法赋予我们的义务和权利,激发广大学生爱国主义热 忱,增强国防 观念和人防意识,提高学习人防知识的自觉 性和积极性。 1、 能说出什么叫空袭,空袭的产生和发展 2、 能叙述人民防空的定义和人民防空的方针、任务、防护措施 、地位、作用。 3、 能叙述个人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二、教学程序: 1 、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组空袭镜头,增加感性认识,激发学生 学习人防知识的兴趣。 2、告知目标。 出示学案(学案附后),引导学生看学案第一点和第二点,明确本 节课的学习目

2、标。 3、刺激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按学案一至三点要求看书自学。 通过看书自学能说出什么叫空袭,空袭的产生和发展;能叙述人 民防空的定义和人民防空的方针、任务、防护措施、地位、作用 ;能叙述个人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4、引出作业,进一步刺激学生思维。 让学生完成学案第四点内容练习与思考。 5、提供反馈。指名让学生叙述自已的作业结果,检查其它学生 的作业正确率,教师解答。 6、评估。指名说出学习人防知识的意义。 7、拓展提高。请学生利用书刊、杂志式网络中的信息为教师出 一份与人防知识相关的试卷。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初步了解我国的灾害情况:多干旱、 洪涝和台风等。

3、2知道预防灾害的一些方法,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 通过对地动仪、气象预报和造林固土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到中华 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初步了解我国的灾害情况:洪涝、干旱和台风等; 2. 知道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 3. 通过探究方式,让学生明白当自己遇到自然灾害时,应采取 的正确的避险方式;结合学生实际,指导他们的行为; 4. 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知道地震这一自然灾害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 2. 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明白当自己遇到自然灾害,应 采取的正确

4、避险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指导他们的行为; 3. 通过对地动仪的了解,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 知道上海地方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种类; 2. 学生明白遇到灾害性天气时该如何应对; 3. 正确辨析遇到灾害时应急行为是否正确; 4. 学习和搜集气象谚语。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故事激情 导入新课 1.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吧?(学生交流) 2. 你们知道吗?大禹的父亲也曾治理过洪水,为什么大禹的父 亲治理不了洪水,而大禹却成功了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9 页 的故事园。(学生观看多媒体动画) 3. 大禹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4. 洪水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它的发生

5、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 命带来极大的威胁,只有掌握自然灾害的规律,采取正确的措施, 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减轻危害。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 前就能了解到这一点这是多么得了不起! 5. 其实在我们文明的进程中还要面对很多的挑战。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自然灾害。 活动二:自主学习 初步了解 1. 其实,我们国家还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除了洪涝, 你知道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吗?(学生回答。注意区分自然灾害和 人为灾害) 2. 请大家打开书本一起来读一读 51 页的第一小节,一起来了解 一下人类生存所要面临的挑战。 3.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主要有旱灾、水灾、台风、冰 雹、地震、山体滑坡、泥

6、石流、土地荒漠化等。那么这些自然灾 害会带来那些可怕的后果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索相关 资料 4. (学生搜集资料并交流) 5. 自然灾害给人类发展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近十年来,自然 灾害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 1000 亿元以上,常年受灾 人口达 2 亿多人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灾害频发、受灾面广、灾 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但非常遗憾的是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只能向我们的祖先大禹学习,合理治理,减少损失。 活动三:探究学习 深入了解 1. 上海也会遇到台风和洪水这样的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我 们该怎样应急避嫌呢? 2.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灾害的特点。(学生交流) 3. 面

7、对这样的灾害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呢?(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正确避险的方法) 4. 如何避免台风 A、把容易被风卷走的东西搬进房子里或在原地固定住,如花盆、 晾衣架等。要及时把露天阳台上的东西搬进屋,以免掉下去砸伤 路人。 B、门窗要关锁妥当,用木板或沉重的家具顶住向内开的窗户。 玻璃窗贴上胶布,以免玻璃被击碎时碎片伤人。 C、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 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 D、强风中尽量少骑自行车。顺风虽不会对骑车造成太大危险, 但是一旦侧风向骑行,很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摔伤。 E、狂风大作时常常伴有雷电交加,此时应尽量拔下电器插头 (包括落地灯和台灯插

8、头),另外,电视天线引入线最好也要从 电视机背后或录影机上拔下。 5. 如何避免洪灾 A、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 并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 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B、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搜集木盆等漂浮材料加工为 救生设备以备急需。 C、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 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准备好医药、取火等 物品 D、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 交通联系。 活动四:总结谈话 提出希望 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极大的威

9、胁,但 如果我们能掌握自然灾害的规律,采取正确的措施,就能最大限 度地减少损失,减轻危害。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里进一步研究各 种灾害的避险方法,在面对自然灾害时能够拯救自己和他人的生 命! 第二课时 活动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禹治水的故事,从中了解到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在治理洪涝灾害时,所体现的智慧和能力。 2. 请大家打开书本一起来读一读 51 页的第一小节,一起来回顾 一下人类生存所要面临的挑战。 6.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就是其中的一种,今 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 9 课大禹治水,来进一步了解地 震。 活动二:探究学习 深入了解 1. 你们对地震了

10、解多少?(学生交流) 2. 大家都介绍了地震,现在让我们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面对 地震。 3. 观看画面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刚才所看到的画面吗? 4. 教师介绍唐山大地震,唐山市当时人口有 70 万,地震造成, 24 万人死亡,16 万人重伤,7000 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存活,3000 个孩子沦为孤儿。 5. 出示幻灯片观察画面,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6.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地震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正如大家刚才所讲到的地震非常可怕,但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防 震脱险的知识,在地震来临时,就可减少损失,保护生命。接下 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些有关地震脱险的方法。 7. 造成如此可怕的唐山大

11、地震,发生时只有短短的 28 秒,在地 震时的脱险真可以用“时间就是生命”来形容。这短短的时间内, 我们应该怎么做? 让书本来教大家一招!(读书本 54 页内容) 8. 书本介绍的避险方法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嘛? 9. 假设我们现在遇到了地震,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给你们十 秒钟的时间,你们该怎么做?开始! 10. 学生演示讲出理由,教师评价。 11. 面对地震,我们会采取各种避险方法。今年 6 月上海也发生 了一次有感地震,由于震级不大,大都是住在高层的居民能感受 到。当时市民的避险方法就和书本上描绘出的情况一样。请大家 以小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 54 页插图上这些人在地震时应急的方 法哪些对、哪些

12、错、为什么? 12. 学生讨论交流,交流正确避险的方法 活动三:了解预警系统 学会观察现象 1. 刚才大家都觉得地震非常可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地震 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2. 我们人类对地震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中国更是世界上最在 有地震记载的国家,而且我们的祖先早在 1700 多年前就发明了 观测地震的仪器。有谁知道这个发明的? (读课文 51 页内容) 公元 138 年 2 月的一天,地动仪正对着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 吐出了铜球,这是报告西部发生了地震呀。可是,那天洛阳一点 地震的迹象也没有,更没有听说附近有什么发生了地震。于是, 朝庭上下都议论纷纷,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过了

13、没 几天,有人骑着快马来向朝廷报告,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金城、陇 西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山都有崩塌下来的。大伙儿这才真正的 信服了。 3. 当然,我们现在观测地震所用的仪器早已不是地动仪了,当 然我们现在观测地震早已不用地动仪了,使用更为先进的仪器。 4. 其实能够预警地震的不仅是我们人类,动物们也有着敏锐的 地震预感! (学习儿歌) 活动四:总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震,也知道了一些地震避险的 方法。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人类无法控制它,但我们可以去了 解自然,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减少损失。有关地震的话题今 天我们就探讨到这,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三课时 活动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

14、课 1. 上几节课我们了解面对自然灾害的一些方法,现在老师要请 几位市民防灾宣传员,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一些防灾知识?(学生 交流)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预测自然灾害的方式越来越多,也越 来越精确。如我国第一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 C 于 2004 年 10 月 19 日成功发射后,人们就能及时了解最新的天气情况, 这对防灾减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我们能够在灾害到来之前赢得 宝贵的脱险时间。 活动二: 了解预警系统 学会观察现象 1. 上海地方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从 2004 年 3 月 1 日开始施 行,下列这些图标你认识吗? 2. 学生学习掌握天气预警信号 3. 当我们看到这些天气预

15、警信号是我们该怎么做?让我们打开 书本翻到 52 页和 53 页一起来了解一下。 4. 学生交流不同灾害天气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5. 让我们来一次小竞赛,看看谁掌握的应急措施最多。就像预 报地震一样,在自然界还有许多动物能预报天气呢!(学习儿歌: 气象谚语) 6.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这样的谚语等我们去做有心人来收 集。 活动三:探究学习 深入了解 1. 我们都已经掌握了一些避免灾害的知识,现在让我们看看发 生灾害时,丁丁这样做对吗? A、下雨打雷时,丁丁和爸爸去游泳。 B、发生火灾时,丁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远离火区。 C、丁丁和爸爸开车外出时,遇到了龙卷风,立即离开了汽车, 到低洼地躲

16、避。 (小小组合作,辨析对错,说出理由) 2. 全班交流 活动四:总结 不可否认我们人类是这个世界最聪敏的动物,但我们不能左右大 自然的力量。我们只有去了解自然,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才能 生生不息地生存下去。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节课我们还 将继续人与自然的话题,下课! 地震地震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的成因,知道预防地震伤害的 方法。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体会到 自然界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二、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每组一条毛巾,一根长约 30 厘米、直径 1 至 1.5 厘米的木棍。 2演示材料:反映地震破坏情景的挂图或投影片,反映地壳变 动的挂图或投影片;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现代地震仪的挂图或投 影片。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地层,也一定都了解一些地震发生时 的情景,你们想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 伤害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地震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推断地震的成因 谈话:研究地震首先要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