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46732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2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2 2017(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等级考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4、隋唐:完善,-用分权的办法加强皇权,中央机构设置: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科举制-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科举制的内容与作用:,含义: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选官方式:中央进行考试 选官标准:考试成绩(才学) 形成演变:隋朝开创,唐朝逐渐健全,常设的为明经、进士两科,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最大。,评价: 是我国官吏选拔制度的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隋唐之后,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1905年)。 政治: 有利于网罗天下俊才,扩大政治统治基础。 人才选拔、官吏任用权力完全收归中央

2、,门阀势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离心因素逐步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知识、学问、仕途相联系,提高了官僚的文化素质。 社会文化: 促进了诗赋的兴盛、文化的繁荣大大繁荣了唐代文化,出现了唐诗璀璨、散文重振的辉煌现象;形成重知识、重教育的社会风气。,选官制度变化:,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德.才),(门第观念),(考试成绩),战国至秦,世卿世禄制,西周,军功授爵制,(血缘世袭),(军功),变化趋势:从重血缘向重才能转变;从世袭到考试选拔的变化趋势。,(2011上海高考)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

3、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6分),典型试题(第2套试卷),世卿世禄制;察举制: 考试成绩,(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6分),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利:就察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弊: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思、报恩关系。利: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弊: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积极影响隋唐建立时,是一种优越的选官用人制度。 消极影响明清时,八股取士,钳制思想,严重阻碍了人才的选拔;清末,科举制度严重

4、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阻碍新型人才的成长。,科举制对世界的影响:,1、东亚地区长期实行过科举制: 古代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日本学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学中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 2、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也受到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其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等原则有利于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实现。,5、北宋:加强文官体制 基本国策:“重文轻武” 目的: 鉴于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防范武将专权,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 军事上: 中央:“杯酒释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

5、枢密院的长官称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 地方:1、“内重外轻”方针,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地方为厢军和乡兵;2、 采取更戍法,防止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 政治上:1、通过科举制度大量选拔文人担任中央重要官职,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员大都由文人担任2、为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北宋科举制的完善:,1、北宋科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殿试。 2、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 3、废除单纯记忆背诵性考试内容,增加策论,以考核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2013上海高考)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

6、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典型试题,影响: 积极:北宋政权的制度创设,有效地防止了类似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有利于稳定政局和政权的平稳过渡,促进了社会、文教事业的发展。消极:也带来了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后果。,祖宗之法 (第2套试卷) 材料一: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

7、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10411098)范太史集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11301200)朱子语类 (1)“本朝之法”指的是什么?是在怎样形势下出台的?(4分)(2)“本朝”是如何做到“兵也收了”的?(4分),宋代文官体制;针对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武将屡屡篡夺皇位的现象或者赵匡胤夺取政权后,为避免“陈桥兵变”的历史重演。,中央:以“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皇帝总揽中央兵权,由文官担任枢密使; 地方:拣选精壮士兵编入中

8、央禁军,其余充任厢军和乡兵;实行更戍法。,思路一:能指出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时代和评价的着眼点或目的进行分析。范祖禹为北宋中期人,评价着眼于宋代的文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之前地方割据、武人跋扈的历史重演,侧重于王朝内部,以肯定为主;朱熹为南宋人,评价着眼于宋代的文官制度带来了军事上积弱,最后导致靖康之变,宋朝亡于外部势力入侵,侧重于外部,以否定为主。两人的评价存在时代的差异,同时也都带有针对现实政治的主观反思。思路二:根据材料归纳出两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作简要分析,再进行辩证的评析。(略),(3)范祖禹和朱熹对于宋代的祖宗之法评价为何不同?谈谈你的理解。(6分),(宋太祖)一日召赵普问。曰

9、:“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文献选读,政,财,军,6、元朝:新发展-行省制度为了在空前辽阔的疆域中实行有效统治,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中央政府: 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 中书省又称“都省”,下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别掌管全国军事与监察。 地方行政: 创置行省制度。除“腹里”(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

10、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中书省,皇帝,元朝时期的中央政府:,御史台,枢密院,(军 事),(行 政),(监 察),尚书省。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部尚书中书省。中书一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统判省事,凡王言之制有七皆宣署申覆,然后行焉。 引自新唐书百官制,中书省,中书令一人,典领百官,会决庶务。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银印,统百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领省,佐天子,理万机。 引自元史百官志,三省之一,草拟政令,总理全国政务,下设六部,有权派遣官吏、设置行省,历代监

11、察机构或官职:,秦朝:御史大夫(中央) 西汉:刺史(监察地方) 元朝:御史台(中央),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国俗淳厚,非有庶事之繁,惟以万户统军旅,以断事官治政刑,任用者不过一二亲贵重臣耳。幅员际天,机务日繁,相天下重地,立行省而分治焉。若稽古制,魏、晋有行台,齐、隋所管置外州称行台尚书省,唐以诸道事繁,准齐分置。分行省,其遗制也。 元史百官志一,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元代统治者实施行省制度的主要原因。,原有的万户、断事官等制度的落后; 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事务繁杂,急需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借鉴历代地方统治的经验,继承汉族地方官制。,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

12、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曹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形成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请从行省权力运行的角度说明元代行省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起初是中央派出机构,后为地方常设最高行政机构;,重大民政事务需呈报中书省,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也不能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

13、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文宗至顺元年,户部钱粮户数一千三百四十万六百九十九,视前又增二十万有奇,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而高丽守东籓,执臣礼惟谨,亦所未见。 元史地理志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的影响。,扩大了有效统治的范围;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促进蒙古部落统治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转变。,典型试题,(2015上海高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

14、朝,对边疆地区管辖:措施: 吐蕃:由中央宣政院兼管,西藏自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台湾:元朝后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作用: 将包括边地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置于中央的统一管辖之下,加强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0个行省,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7、明清:空前强化明朝:内阁制度与皇权的加强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明朝:内阁制度与皇权的加强 内阁制度: 形成过程: 1、朱元璋即位后,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延续1600年

15、的宰相制度由此终结,包括六部在内的政府各部门直接听命于皇帝。 2、集皇帝、宰相于一身的朱元璋独揽决策、行政大权,力不从心,在位后期,始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 3、明成祖选拔翰林学士入文渊阁,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逐渐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职责: 人数不等,起草诏敕、票拟批答、咨询顾问、密疏进言等。 实质: 内阁必须完全遵照皇帝旨意行事,不得妄提建议,不准自行其事,实质上仍是皇权的组成部分,与前朝宰相不可同日而语。,1、秦朝时期,确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是百官之长,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制约。2、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内朝制度,由皇帝和其亲信近臣组成宫廷决

16、策核心,仅剥夺了丞相的决策权。3、隋唐时期,中央政府实行三省六部制。但从唐代中央机构运作的流程来看,皇权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故当时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4、明清时期,明朝罢中书省和丞相之职,设立必须完全遵照皇帝旨意行事的内阁制度,皇帝总揽决策行政大权,形成绝对专制独裁之权。清代,乾隆帝时加强了军机处的职能,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皇权得以空前加强。,秦朝,唐朝,实行三公九卿制(独相),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 分为三,众多丞相集体议事(政事堂),明朝,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秦、唐、明三朝中央机构的变迁,趋势:皇权逐渐强化,相权趋于消失的态势,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实录卷2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