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学习(园区共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246655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学习(园区共建)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集中学习(园区共建)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集中学习(园区共建)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集中学习(园区共建)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集中学习(园区共建)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中学习(园区共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中学习(园区共建)(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区合作共建,2016.3.11,目录,园区共建的概念及模式,1,实例分析-盐城市园区共建,2,实例分析-苏宿工业园区,3,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园区共建,4,一,产业园区共建的模式和现状,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园区合作 异地产业园区建设是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由两个或多个园区,在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的指导下,为实现合作共赢、协调发展和促进产业梯度转移而开展的一种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它是产业转移发展过程中的高级阶段,核心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有组织、成规模地实施产业梯度转移。,产业园区合作概念及共建模式,一,园区共建的模式,三,实例分析-盐城市园区共建,盐城园区共建背景在产业发展方面,以省级开发区为载

2、体,盐城市明确了建设汽车城、现代轻纺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生态化工基地的发展方向。按照城市未来产业定位,盐城市正依托地区丰富的人口、土地等资源优势,重点借助共建园区这一空间载体,积极推进自身与上海、常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联系。2013年盐城市获得省批准南北(盐沪)共建园区有10家,是全省共建园区最多的市。,三,实例分析-盐城市园区共建,盐沪区域合作共建园区情况,共建背景:上海处于加快经济转变形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上海企业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拓展发展新空间;盐城处于全面发展的加速时期,部分经济指标赶超苏南、苏中地区,产业的综合性、配套性和承载能力日益增强。共建成

3、果:2012年,盐沪共建园区注册项目累计121个,项目总投资122.8亿元,实际投资112亿元。,三,实例分析-盐城市园区共建,三,实例分析-盐城市园区共建,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园区,2010年09月27日,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座谈会暨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盐城市举行。 2011年2月13日,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协议昨在南京签约。 2011年9月29日,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奠基仪式在大丰市举行,成为江苏省南北合作推动沿海开发的又一创新之举。奠基仪式上,苏盐两地签订商务协议和产业转移项目协议。首批落户园区的企业与苏盐沿海园区签订570亿元的产业转移项目协议和200亿元的

4、企业投资项目协议。,三,实例分析-盐城市园区共建,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园区,园区选址:规划总面积暂定50平方公里,选址采取“一区两园”模式,即:大丰港经济区30平方公里,大丰经济开发区20平方公里。 产业定位:大丰港经济区重点发展冶金、造纸、能源电力、大型环保产业等临港产业;大丰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合作方式:成立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协调解决开发建设有关方向、目标和政策方面的重大问题。成立双边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处理具体开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建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工委和管委会,正处级建制,作为盐城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盐城市委、市政府行使合作开发园区党的工

5、作、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园区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管理模式。 开发主体:成立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2亿元,苏州市、盐城市按6:4比例出资,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实例分析-盐城市园区共建,盐城市合作共建园区存在问题分析,共建园区产业机制问题 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善,难以形成大开放格局,双方在利益共享机制方面打不成公示或者没有明确责任和义务。产业发展各自为政,进行恶性竞争,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限于行政区划制约,导致资源要素不能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各市、县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存在

6、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和重复性,没有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具体操作中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 。,三,实例分析-盐城市园区共建,盐城市合作共建园区存在问题分析,共建园区的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问题 盐城共建园区产业协作配套功能相对较弱,产业关联程度还不高,在制造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基本处于自发和培育阶段,成熟且紧密的产业配套和企业协作尚未形成,还无法担当引进大企业的产业配套企业角色。部分产业园区定位不够清晰、助理产业不够明确,导致功能区域划分不精细;园区内通信设施、网络信息、交通网络尚不健全,影响新信息、新技术传播;产业配套功能相对较弱,企业在本区域内无法实现生产资料大循环,运营成本增加,生产型和

7、胜过型服务业项目引进比例较低,生活配套服务仍显滞后。这些都限制了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三,实例分析-盐城市园区共建,盐城市合作共建园区存在问题分析,共建园区导向不明确 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和东部地区大规模的转移,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产业转移,但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政府还不能够在园区产业定位、合作模式等方面给予更明确的界定。政府扶持政策有待加强。目前,园区在土地、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强,针对吸纳优秀人才、鼓励科技创新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奖励措施还不多。,四,实例分析-苏宿工业园区,苏宿工业园区,共建背景:2006年9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支持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政策措施文件,决定

8、让苏南十个县(市)在苏北10个省级开发区内跨区域挂钩建设10个开发区。2006年11月1日,苏州市和宿迁市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1 2007年6月8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获省批准为南北挂钩共建园区。 2015年7月两市同意苏宿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及其补充协议继续顺延6年至2022年共建成果:2014年园区全年完成业务总收入100.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工业企业纳税两项指标均超过前六年总和,增幅位居全市第一。连续5年在全省共建园区考核中位居首位。,四,实例分析-苏宿工业园区,苏宿工业园区,开发管理模式:根据两市协议,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运作以苏州方为主,主要依托苏州工业园组织实施开发、建设、管理

9、。组建相对独立、具有开发区功能与权益的管理机构和具备市场运作主体功能、能进行独立投融资的开发主体,实施滚动开发。 组织机构:联合协调理事会:由苏州和宿迁两市主要领导共同主持,是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最高决策协调机构,负责协调解决开发建设有关方向、目标和政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双边工作委员会:由苏州、宿迁市政府分管领导和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牵头,两市与开发建设有关的部门作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处理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双边工作委员会对联合协调理事会负责。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党工委和管理委员会:是宿迁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宿迁市委、市政府行使工业园区内党的领导、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应的行政管理权,

10、实行充分授权、封闭运作的管理模式。 开发机构:开发主体是“江苏省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由省、苏州市、宿迁市、苏州工业园区按1:0.5:0.5:4共同出资组建。公司按公司法等有关法律组建,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开发公司受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委会委托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苏州、宿迁两市支持开发公司的开发建设,并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其实现收支平衡、良性发展。,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皖江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安庆市、池州市、滁州市、宣城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九市,共59个县

11、(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设立在安徽工业大学。根据2013年数据整理分析,目前安徽省拥有各类共建园区111个,其中皖江示范区90个(已建成9个、在建71个、处于前期工作阶段10个),占全省80%以上。从合作地域来看,跨境合作(包括台湾)4个, 跨省合作35个(其中沪苏浙地区合作23个、与其他地区合作12个),省内合作51个。,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皖江示范区,战略平台效应带动: 从发展时间来看:2009年以后开始建设的有53家,占了60%,其中跨省的园区几乎都是2009年后开始建设的。充分体现平台的带动作用。 合作类型丰富多样 从合作

12、主体看,有企业与园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协会与园区、学校与园区、园区与园区、园区与政府、政府与政府等多种合作方式。其中以企业与园区合作方式最多。 从合作共建模式来看,有园中园、共建园,也有项目合作、交流合作和飞地经济等。其中以园中园模式最多。,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合作共建园区的主要类型分析,以企业与园区、商协会与园区合作为主的“园中园”模式 园中园是皖江示范区合作共建园区中最多的形式,共有56家。其合作主体主要是园区与企业、协会与园区,少数为 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合作方式是园区提供土地和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吸引投资合作。优点是运作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产业主体突出,易于形成产业集

13、群。不足是这类园区一般规模不大。,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共建园区,合作共建园区的主要类型分析,政府与园区、政府与政府或企业、政府、园区多方合作的“共建园”模式 园共建园共有18家。主要是政府主导或直接参与合作,少数是企业与园区、企业与企业的直接合作。合作方式:通常采取股份合作模式,合作双方共同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开发主体,负责园区的规划、投资开发、招商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收益按双方股本比例分成。 优点是政府直接参与,在土地和相关环境资源及政策上可以得到较大的支持,一般建设速度快,易于做大做强。如:中新苏滁现代产业园、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合作共建园区的主要类型分析

14、,其他形式合作(主要是项目合作) 项目合作共有9家, 合作主体以企业和园区为主;托管园和飞地各1家。如:宣城的“飞地经济”模式。2011年以来,围绕开发利用宣城境内的两个上海市所属的白毛茅岭农场和军天湖农场,皖沪两省市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前期研究工作,共同推进其土地的合作开发利用,有望吸引上海企业在此投资兴业,设立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形成皖沪合作的一种新模式。,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主要做法和经验借鉴,利用长三角机制高位推动,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主要做法和经验借鉴,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 运作”相结合,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主要做法和经验借鉴,注重高水平规划的战略统领,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主要做法和经验借鉴,实施高效的招商引资政策,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存在问题分析,输出地政府意愿不强,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存在问题分析,合理利益共享机制一时难以形成,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存在问题分析,政策支撑体系不健全,五,实例分析-皖江示范区,存在问题分析,体制机制存在缺陷,五,问题讨论,还没想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