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环境下休闲观光农业给重庆市带来的发展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56223957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经济环境下休闲观光农业给重庆市带来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经济环境下休闲观光农业给重庆市带来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经济环境下休闲观光农业给重庆市带来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经济环境下休闲观光农业给重庆市带来的发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经济环境下休闲观光农业给重庆市带来的发展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需要休闲观光农业把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为游客 提供住宿、餐饮服务,还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感受风土民情;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农 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2016 年底,重庆市总人口约为 2970 万人,全市人均 GDP 为 元 ,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的生活正逐步迈向小康水平,对休闲观光农业这类短期旅游 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一、重庆市休闲观光农业的 SWOT 分析优势分析1、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多为山地和丘陵, 土地类型多样;重庆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多种动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

2、生 长条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xx-2016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由 31%提高到 37%,并顺利建 成了 58 个自然保护区,其总面积约占全市的%。富饶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休 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此外,重庆与川、湘、鄂、贵、陕五个省份交界,交 通运输非常便利,并且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于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2、发达的旅游业。重庆共有自然、人文景点 300 余处,4A 级以上的有 47 个,自然 景色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于一体,文化景观熔三峡文化、巴渝文化、陪都文化 等多种文化于一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据一项统计 数据显示,

3、重庆市 2016 年共接待过夜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高达%;接待入境游客万人次, 旅游创汇收入高达亿美元。劣势分析1、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匮乏。休闲观光农业主要依靠当地村民进行投资和管理,但由 于农村地区长期教育水平落后,思想较为封闭,导致该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素质偏低, 经营和发展目光短浅;此外,由于该产业处于发展期,各大中专院校对该产业关注度不高, 专业人才培养严重不足,导致该行业的高端人才急缺,技术支撑相对薄弱;从而对吸引更 多外地游客,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2、模式同质化,缺乏特色。重庆目前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大同小异,主要模式集中 在“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看农家生活”。同质

4、化使得经营户不仅很难培养自身客户的忠诚 度,而且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休闲农业观光的健康发展。例如:北碚区缙云山上的 “农家乐”将近上百家,但娱乐方式单调,缺乏新意;像“美丽乡村嘉年华”这样能够提供垂 钓、花卉观赏等集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旅游点少之又少。机会分析1、 “假日经济”带来发展机遇。国家推出“黄金周”等各种法定节假日,为城乡居民休 闲旅游提供了时间保障。据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市民周末以及黄金周更愿意到郊 区去游玩。可见,城市居民渴望在节假日等闲暇时间能够回归大自然,呼吸乡土气息,释 放学习、工作上的压力,并且能够亲自购买新鲜的农产品。因此,未来强劲的市场需求将 为观光农

5、业的发展提供保障。2、政策扶持和区域经济的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可以通过整合农村资源,满足人们对 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同时可以达到关注“三农”、协调“三产”、发展“三生”农业的效果,有 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它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政府大力扶持的 项目。此外,随着“成渝经济区”以及“西三角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把重庆塑造成 中西部地区的一个旅游集散中心。威胁分析一方面,有些景点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超负荷接待游客,同时部分游客存在破坏环境 等不文明的行为;外来游客的素质和观念会影响到当地的淳朴民风,同时由于休闲观光农业的商业性质,也可能使原本纯朴善良的居民失去原生的品格;这些都影响

6、着休闲观光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重庆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还受到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威胁,其 中来自四川的影响应该是最明显的。因为四川无论是在地理、气候还是自然环境方面都和 重庆非常类似, 这对重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构成的威胁不容小觑。二、重庆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议加大扶持和宣传力度,打造自有品牌。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制定 优惠政策,有效利用现有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推动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例如,政 府可以通过降低对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税收,鼓励经营者开发特色产品。另一方面,深入 挖掘当地特有的历史以及乡土文化的内在本质,依靠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对特定产品进行 针对性的包装,提高休

7、闲观光农业的档次水平,同时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这些 特色产品的知名度。科学规划,加强管理。一方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产品作 为核心竞争力。当前,经营者应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明确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然后在此 基础上,着力开发具有特色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产品。另一方面,加强行业管理, 针对某些破坏环境,甚至违法的行为,可加大教育、惩罚力度;同时注意合理规划,顾全 大局,决不应以破坏环境和扰乱民风为代价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开发特色,优化模式。休闲观光农业必须以“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当前重庆的休 闲观光农业主要集中于自然生态游、农家乐、民俗文化游等。今后重庆市应当结合自身条 件进一步优化自身模式,如充分发挥杭州农产品研发和加工能力强、市场活跃的优势,以 农产品会展、开茶节、柑橘节等为形式,达到促进旅游与经济共同发展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