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78984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治,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科 普 顺 华,流行病学,美国2006年-全球出生缺陷报告 全球每年新增出生缺陷800万人 9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 每年大约有33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出生缺陷 320万的儿童终生残疾其中,先天性心脏病位居出生缺陷的首位,流行病学,国外 总体先心病发病率为512.5 美国报告约为8,流行病学,中国 患病率在6.87-14.39之间 发病率迅速上升:连续近十年成为我国出生缺陷的第一位 十年内升高了4倍之多,流行病学,2004年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主要畸形发生率顺位为:先天性心脏病 18.53万 总唇裂 14.85万 多

2、指(趾) 14.61万 神经管缺陷 9.44万 脑积水 7.92万,现 状,我国现存先心病患者约150万 每年出生约20万,占出生婴儿8-12 患儿心衰、肺部感染, 带来沉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先心病病因,多因素综合作用,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单基因 多基因 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 家族性 不良嗜好,流行病学,物理 射线 化学 药品:抗生素、抗病毒药 化学合成品:甲醛、苯等 感染 病毒: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 寄生虫 维生素和/或微量元素缺乏 烟酒嗜好,常见非紫绀型先心病,常见紫绀型先心病,常见先心病病理解剖,正常心脏模式图,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法乐四

3、联症 右室双出口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等,介入发展史,1966年 Rashkind研制出球囊进行 房隔造口术(BAS) 1967年 Porstman导管法经股动脉堵闭未闭动脉导管(PDA) 1974年及1977年 Rashkind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 1982年 Kan首次报告肺动脉球囊扩张术(PBPV) 1988年 Lock首次报道经皮介入封堵 室间隔缺损(VSD) 90年代末, 随着Amplatzer封堵器械的应用,介入治疗得到了飞速发展,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一、临床分型: (一)原发孔型ASD: (二)继发孔ASD: 1、中央型 2、上腔静脉型

4、3、下腔静脉型 4、混合型,二、诊断: (一)症状:多无症状,大ASD可出现活动后气促、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二)体征:L2-32-3/6SM(相对性肺动脉狭窄)P2 增强且固定分裂,分流大时,L4DM1-2/6(相对三尖瓣狭窄)。,(三)X-ray:RA、RV大,肺血多; (四)ECG:电轴右偏,不完全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等; (五)UCG:RA、RV大,IAS中断,舒张期IAS红彩流LA-RA; (六)心导管检查: 1、典型ASD,不需心导管; 2、不典型ASD或合并PH及其他畸形,行心导管检查。,三、治疗: (一)内科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心衰等); (二)

5、手术治疗:3岁左右,合并PH或早期心衰尽早手术; (三)介入治疗:,适应证 1年龄:通常3岁。 2直径I5 mm,伴右心容量负荷增加,36 mm的继发孔型左向右分流ASD。 3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 mm;至房室瓣27 mm。 4房间隔的直径所选用封堵伞左房侧的直径。 5不合并必须外科手术的其他心脏畸形。禁忌证 1原发孑L型ASD及静脉窦型ASD。 2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疾患。 3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人处有静脉血栓形成。 4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 5伴有与ASD无关的严重心肌疾患或瓣膜疾病。,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手术过程,手术过程,动脉导管未闭 (Pat

6、ent Ductus Ateriosus),一、临床分型:1.管型2.漏斗型3.窗型4.哑铃型5.动脉瘤型,二、诊 断: (一)症状:小PDA,无症状;分流大,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差,PH时,气促、发绀,差异性青紫; (二)体征:心界左下扩大,L2ST,L2SM,连续性,P2增强甚至亢进,心尖部1-2/6DM杂音,周围血管征(+)。 (三) X-ray:正常,或LV、LA增大,PH时,电轴右偏,右室肥厚。,(四)ECG: LA增大,LV高电压或LV肥厚,合并PH时,可双室肥大。 (五)UCG:LA、LV大,Dao-PA内连续性血流频谱。 Dao-PA间压力阶差,估测PA压力。 (六)心导管

7、检查及造影: 1、心导管PADAo; 2、逆行降主动脉造影显示PDA。,三、治疗: (一)内科:预防并发症(感染、心衰等); 早产儿可采用消炎痛闭会PDA; (二)介入治疗:PDA3月; (三)手术治疗:合并重度PH,反复感染及心衰,尽早手术,无症状,3-5岁手术。,适应证 (一)Amplatzer法 1.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2.0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 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提示:14 mm的PDA,其操作困难,成功率低,并发症多,应慎重。 (二)弹簧栓子法 1.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单个Cook栓

8、子2.0mm;单个pfm栓子3mm)。年龄:通常t6个月,体重 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禁忌证 (一)Amplatzer法 1.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 2.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导致右向左分流。 3.败血症,封堵术前1个月内患有严重感染。 (二)弹簧栓子法 1.窗型PDA。 2.余同上。,PDA封堵器,海绵塞(Porstmann,1967)双面伞(Rashkind,1979)纽扣式补片(Sideris,1990)弹簧圈(Coils,1992)蘑菇伞(Amplatzer,1997),封堵器释放,手术过程,手术过程,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一、临

9、床分型: (一)室上塉上型:1.干下型 2.塉内型 (二)膜周部型:1.塉下型2.膜部型 3.隔瓣后型 (三)肌部型 (四)左室-右房通道,二、诊断: (一)症状:小缺损,无明显症状;大缺损,婴儿期出现气促、多汗、反复肺部感染,生长发育差等。 (二)体征: 1、小缺损:仅L3,4 SM杂音; 2、中-大缺损:心前区隆起,心界增大, L3,4 ST,SM4/6,P2亢进,心尖区1-2/6舒张期杂音(相对性MI); 3、缺损大伴PH,可出现青紫,心杂音减轻,P2显著亢进艾森曼格综合症。,(三)X-ray:LV大为主,或RV大,肺血多,PH时,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小缺损改变不明显。 (四)EKG:小缺

10、损,正常或LV轻大;大缺损,LV及RV肥厚;VSD合并PH时,电轴右偏,RV肥厚为主。 (五)UCG:LV、RV、LA增大,CFI可见收缩期IVS缺损处红彩流LVRV。 (六)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典型VSD不需要做心导管;如合并PH、AI等或不典型VSD可选择心导管检查。,三、治疗: (一)内科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心衰等); (二)外科手术治疗: 1、肌部或膜部小VSD,有自行闭合的趋势,可暂不手术,随访至6-7岁; 2、中-大VSD,无PH,3岁左右手术; 3、大VSD,合并PH、AI、反复感染,尽早手术。 (三)介入治疗:,适应证 1.膜周部VSD:(1)年龄:通常13

11、岁;(2)对心脏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单纯性VSD;(3)VSD上缘距主动脉右冠2mm,无主动脉右冠瓣脱入VSD及主动脉瓣返流。 2.肌部室缺,通常i5 mm。 3.外科手术后残余分流。 4.其他:心肌梗死或外伤后室缺虽非先天性,但其缺损仍可采用先心病VSD的封堵技术进行关闭术。禁忌证 1.活动性心内膜炎,心内有赘生物,或引起菌血症的其他感染。 2.封堵器安置处有血栓存在,导管插入处有静脉血栓形成。 3.缺损解剖位置不良,封堵器放置后影响主动脉瓣或房室瓣功能。 4.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者。,VSD封堵器,手术过程,手术过程,肌部VSD,心梗后VSD,肺动脉瓣狭窄 (Pulmonary Sten

12、osis),一、临床分度:,二、诊断: (一)症状:多无症状,严重者可活动后气促,右心衰竭等; (二)体征:心前区抬举性搏动,L2ST,SM4/6,P2减弱,中度狭窄可于L2收缩早期喀喇音。 (三)EKG:电轴右偏,RV肥厚; (四)X-ray:心影不大或轻大,RV大,肺血正常或减少;,(五)UCG: 1、PV反射增粗,开放受限; 2、收缩期,PA内可见兰色五彩射流自PV射向PA远端; 3、根据PV血流,估测PA-RV压力阶差。 (六)心导管检查及造影: 1、PBPV术: 2、不典型或合并其他畸形: 3、重度PS伴右心衰竭,可直接外科手术。,三、治疗: (一)内科:预防为主,控制心衰; (二)

13、PBPV术: 20mmHg,单纯PS,可PBPV;如瓣膜畸形、合并其他畸形,不行PBPV。 (三)手术:重度PS伴心衰。,明确适应典型肺动脉瓣狭窄,心输出量正常时经心导管检查跨肺动脉瓣压50 mmHg。最佳年龄24岁,其余各年龄均可进行。相对适应证 1.典型肺动脉瓣狭窄,心电图示右室大,右室造影示肺动脉扩张、射流征存在,但经心导管检查跨肺动脉瓣压差50 mmHg,35 mmHg者。 2.重症新生儿肺动脉瓣狭窄。 3.重症肺动脉瓣狭窄伴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 4.轻、中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 5.典型肺动脉瓣狭窄伴有动脉导管未闭或房间等先心病,可同时进行介人治疗者。非适应证 1.单纯性肺动脉瓣

14、下漏斗部狭窄,但瓣膜正常者。 2.重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 3.伴重度三尖瓣返流需外科处理者。,单球囊扩张,双球囊扩张,术后1月 术后2月,术后3月 术后6月,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三尖瓣腱索断裂,主要原因是引导钢丝穿过三尖瓣腱索,导致球囊在充胀时撕裂或损伤了三尖瓣腱索。处理:在送球囊导管时,有阻力时停下,借助超声心动图来确定,球囊导管有没有从三尖瓣腱索中穿过。,右心室流出道痉挛,主要是漏斗部反应性增高,右心室流出道继发性肥厚,球囊导管偏大或反复刺激右心室流出道所致。处理:选择适当的球囊导管,将球囊中央定位在肺动脉瓣水平,尽量充胀球囊12次完成扩张术,减少右心室流出道的刺激。,心包填塞,导管穿

15、破心脏,血压持续下降,中心静脉压不升 高、尿量减少。 处理: 选择导管钢细软 严格控制导管位置、压力 严密观察患儿神志、血压、心电图、尿量的变化,封堵器脱落,原因:是封堵器过小,缺损边缘不理想,操作不正确,堵塞房室瓣、肺动脉和主动脉。处理:在释放前做主动脉造影,显示封堵器的腰部在最窄处呈凹征;封堵器选择非常重要。,器械性溶血,原因是封堵器形成残余分流,高速血流通过封堵器引起红细胞机械性破坏所致。多于术后24h内发生.症状首先为排出茶色、酱油色或血色尿,而无任何前驱症状.主要发生在有明显残余分流的患儿.处理:轻度溶血内科保守治疗;治疗一周无效,应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护理对策 术后严密观察尿液颜色的变化。 观察神态、皮肤黏膜有无黄染及出血点。 做好输血和抢救物品的准备。 予补液、碱化尿液等治疗,卧床休息、多喝水。,栓 塞, 空气栓塞 血栓形成和栓塞,脑空气栓塞,意识模糊,走路不稳及视力严重下降等神经系统病变.原因:气栓可能与输送导管长鞘内形成负压,空气有可能吸入鞘内,如果恰巧处于患儿的吸气相则空气会因胸内负压而进入体内.,冠状动脉空气栓塞主要是导管或输送鞘管内排气不彻底,或输送封堵器时带入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