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2016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36159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梗死2016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脑梗死2016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脑梗死2016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脑梗死2016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脑梗死2016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梗死2016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梗死2016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梗死,沧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三科 李科信,概 念,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和分水岭梗死等。,缺血性卒中分型,1、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SCP) (1)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TACI) (2)部分前循环梗死(

2、parti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PACI) (3)后循环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 POCI) (4)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缺血性卒中分型,2、病因及发病机制分型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 LAA) (2)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ism, CE) (3)小动脉闭塞性(Small-artery occlusion, SAO) (4)其它明确病因型(Stoke of other determined cause, OC) (

3、5)不明原因型(Stroke of undetermined cause, UND),缺血性卒中分型,3、按起病形式和病程分为 (1)完全型:起病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 (2)进展型:病情进展,可持续6小时至数天。,动脉粥样性硬化血栓性脑梗死,(atherothrombotic cerebral infarction)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管腔狭窄、闭塞、或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病 因,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基本病因,其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脑动脉炎如巨细胞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梅毒

4、性动脉炎及AIDS等引起的感染性血管炎; 高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或椎动脉剥离、药物滥用(如可卡因及海洛因等)、烟雾样血管病及偏头痛等;,病 因,血液学异常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等有关的细胞性血液高粘度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等有关的血浆蛋白浓度增高性血液高粘度综合征。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抗凝血酶缺乏,肿瘤、妊娠、蛋白C/S缺乏、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镰状细胞病等血红蛋白病也可以是少见的原因。 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机制1,神经细胞在完全缺血、缺氧后十几秒即出现电位变化,2030秒后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消失,3090秒后小脑及延髓的生物电活动也消失,脑动脉血流中断持续5分钟

5、,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害。上述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称为缺血性级联反应。,发病机制1,严重缺血的脑组织能量很快耗竭,能量依赖性神经细胞的泵功能衰竭,脑缺血引起膜去极化和突触前兴奋性递质(主要是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大量释放。,发病机制1,细胞外液中的Ca2+通过电压门控通道和NMDA受体门控通道,进入细胞内,细胞内还由于ATP供应不足和乳酸酸中毒,使细胞内的结合钙大量释放,细胞内的Ca2+稳态失调在神经细胞缺血损害中起重要作用,称为细胞内钙超载,受Ca2+调节的多种酶类被激活,导致膜磷脂分解和细胞骨架破坏,大量自由基的生成,细胞产生不可逆性损伤。,发病机制1,在上述过程中,还包括有转录因

6、子的合成及炎性介质的产生等参与。造成缺血性损伤的另一种机制是细胞凋亡。到目前为止,缺血性级联反应的很多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病机制2,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缺血中心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中心区的脑血流阈值为10ml/(100g.min),神经细胞膜离子泵和细胞能量代谢衰竭,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缺血半暗带的脑血流处于电衰竭(约为20ml/(100g.min))与能量衰竭(约为10ml/(100g.min))之间,局部脑组织存在大动脉残留血流和(或)侧支循环,故缺血程度较轻,仅功能缺损,具有可逆性。,发病机制2,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是一个动态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缺血程度的

7、加重和时间的延长,中心坏死区逐渐扩大,缺血半暗带逐渐缩小。,发病机制3,由于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损伤具有可逆性,故在治疗和恢复神经系统功能上半暗带有重要作用,但这些措施必须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进行,这个时间段即为治疗时间窗(therapeutic time window,TTW)。它包括再灌注时间窗(reperfusion time window,RTW)和神经保护时间窗(cytoprotective time window,CTW),前者指脑缺血后,若血液供应在一定时间内恢复,脑功能可能恢复正常;后者指在时间窗内应用神经保护药物,可防止或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发病机制3,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受T

8、TW影响之外,还受到脑血管闭塞的部位、侧枝循环、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及体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患者TTW存在着差异。一般认为RTW为发病后34小时内,不超过6小时,在进展性卒中可以相应地延迟。CTW包含部分或全部RTW,包含所有神经保护疗法所对应的时间窗,时间可以延长至发病数小时后,甚至数天。,病理分期,超早期(6小时内):组织改变不明显;超早期缺血半暗带的保护 急性期(624小时 ):缺血脑组织苍白、肿胀,神经元、胶质细胞及内皮细胞呈缺血改变; 坏死期(2448小时):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脑组织明显水肿; 软化期(3天3周):病变区液化变软; 恢复期(34周后)

9、:液化坏死脑组织被清除,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中风囊。,病 理,脑动脉闭塞早期,脑组织改变不明显,肉眼可见的变化要在数小时后才能辨认。缺血中心区发生肿胀、软化,灰白质分解不清。大面积脑梗死时,脑组织高度肿胀,可向对侧移位,导致脑疝形成。,病 理,镜下可见神经元出现急性缺血性改变,如皱缩、深染及炎细胞浸润等,胶质细胞破坏,神经轴突和髓鞘崩解,小血管坏死,周围有红细胞渗出及组织间液的集聚。,病 理,在发病后45d脑水肿达到高峰,714天脑梗死区液化成囊腔,34w后,小的梗死灶可被肉芽组织所取代,形成胶质瘢痕;大的梗死灶中央液化成囊腔,周围由增生的胶质纤维包裹,变成中风囊。,病 理,局部血液

10、供应中断引起的脑梗死多为白色梗死。由于脑梗死病灶内的血管壁发生缺血性病变,当管腔内的血栓溶解及/或侧枝循环开放等原因使血流恢复后,血液会从破损的血管壁漏出,或引起继发性渗血或出血,导致出血性脑梗死,也称为红色梗死。,临床表现,中老年患者多见,病前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约1/3患者的前驱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TIA。,临床表现,根据脑动脉血栓形成的不同,相应地出现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在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积脑梗死时,病情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有脑疝形成,最终导致死亡。 不同部位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如下。,(一)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

11、)脑梗死,1、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部分可无症状,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三偏征)或失语,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可出现眼动脉交叉瘫、 Horner征交叉瘫症。,2、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主干闭塞:表现对侧典型三偏综合征,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失语症,非优势半球受累出现体象障碍; 皮质支闭塞:上部分支卒中表现为对侧以面、舌、上肢为重的感觉、运动障碍,伴Broca失语或体象障碍,无偏盲;下部分支卒中表现为对侧同向性偏盲及失用等,无偏瘫,优势半球受累出现Wernicke失语等。 深穿支闭塞:内囊梗死,三偏。,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症 前交通动脉前主干闭塞可无症状; 前交通动脉后主干闭塞常有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

12、下肢瘫、小便障碍、精神症状、强握摸索吸吮反射,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Broca失语等; 皮质支闭塞表现为对侧中枢性下肢瘫及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失调、精神障碍、强握摸索反射等; 深穿支闭塞可致对侧中枢性面舌及上肢轻瘫,常有额叶性共济失调。,(二)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脑梗死,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 主干闭塞导致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重,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命名性失语、失读等。双侧受损可有皮质盲、面容失认症幻视和行为综合症。,大脑后动脉血栓形成,深穿支闭塞:红核丘脑综合征:丘脑穿通动脉阻塞出现病变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轻度丘脑型感觉障碍; 丘脑综合征:丘脑膝状体动脉阻塞出

13、现对侧偏身深感觉障碍、自发剧痛、共济失调、轻偏瘫及舞蹈-手足徐动症;中脑支闭塞:Weber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或Benedit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共济失调)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主干闭塞引起脑干梗死,出现眩晕、 四肢瘫痪、昏迷及多数脑神经受损征,瞳孔偏小或大小不等,高热,常迅即死亡。 不全闭塞常现各脑神经受损征的交叉性偏瘫征,或小脑梗死表现-眩晕、眼震、共济失调等。,基底动脉尖综合症由Caplan(1980)首先报道,基底动脉尖端分出两对动脉即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其分支供应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及枕叶。 临床表现: 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一侧或双侧

14、动眼神经部分或完全麻痹、眼球上视不能(上丘受累)及一个半综合征,瞳孔光反应迟钝而调节反应存在; 意识障碍:一过性或持续数天,或反复发作(中脑及/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受累); 对侧偏盲或皮质盲; 严重记忆障碍(颞叶内侧受累)。,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病人意 识清楚,四枝瘫痪,不能讲话和吞咽,仅能以目示意 Foville综合征同侧凝视麻痹、周围性面瘫,对侧偏瘫) Millard-Gubler综合征同侧外展、面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综合症:也称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症,表现: 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15、和声音嘶哑(疑核); 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束核及脊丘束); 同侧Horner征(下行交感神经纤维) ; 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梗死由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动脉等闭塞所致,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和肌张力降低等,可有脑干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症状。,辅助检查,计算机体层成像(CT) 多数24h内不显示密度变化,2448h,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周围水肿区。 脑占位效应和是否转为出血性梗死。脑干内或直径小于5mm不能显示。 磁共振(MRI) 弥撒加权成像(DWI) 数小时内病灶区就有信号改变,特别是脑干和小脑的病灶,以及腔隙性梗死。比CT更准确。 脑脊液检查

16、 适于诊断还不能确定的情况。脑梗死一般脑脊液检查大多正常,但脑梗死演变为出血性梗死可含血。 血管造影 包括DSA、CTA、MRA TCD SPECT和PET,诊 断,中老年人,有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发病相对缓慢,多逐渐进展; 持续24小时以上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体征并可用某一血管综合征解释; CT、MRI发现梗死灶或排除其他病。,鉴别诊断,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鉴别(见表) 颅内占位病变 如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脑脓肿等,CT或MRI有助于鉴别,治 疗,一、急性期治疗原则 超早期治疗:36小时内溶栓,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 个体化治疗 整体化观念:对症、支持治疗,早期康复,危险因素的预防性干预等,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维持生命功能和处理并发症。 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血压:急性期除非血压过高,一般不用降血压药; 控制血糖 防治脑水肿:当大面积梗死出现颅内压增高史应用脱水剂。 防治并发症:感染、应激性溃疡、症状性癫痫、心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