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古文翻译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95397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一古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板块一古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板块一古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板块一古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板块一古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块一古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一古文翻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3)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参考

2、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1)越:越过。国:指晋国。鄙:边邑,这里作 动词,以为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指远方的郑国。焉:哪里,怎么。以:连词, 表目的,用来。陪:增加。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薄:这里指国家势力增强、 削弱,用意译的方法。(2)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济:渡河。设版: 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许君焦、瑕”省略主语“晋君” ,补齐。 “君之所知 也”是判断句式。(3)厌:满足。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式。前“封”:名词用作动词, 使成为疆界。肆:延伸、扩张。后“封”:名词,疆界。阙:使减损。焉:哪里。 参考译文夜晚(烛之武让人)用绳子把

3、自己从城上放下去,见到秦伯,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呢。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增强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两座城池。(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如果它)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了它的边境,那么它就会

4、又想要扩大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而使晋国获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

5、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节选自鸿门宴)(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2)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1)乃:于是。夜:用作状语,在夜里。驰:骑 马快跑。之:动词,到。具:同“俱” ,全,都。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即“以事具告” 。 去:离开。 “具告(之)以事”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毋从(之)俱死也”均为省略句。

6、(2)省 略主语“刘邦” ,补齐。鲰生:浅薄愚陋的人。说(shu):劝说。距:同“拒” ,把守。内: 同“纳”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故:因此。(3)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近:接触,沾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造册。所以:的 原因。出入:偏义复词,指“进入” 。非常:突如其来的变故。 参考译文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于是在夜里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死了。 ”张良说:“我是替韩王送沛公的人,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于是张良进去,全部告

7、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见识短浅的小子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有而称王。 所以就听了他的话。 ”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吗?”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祝项伯长寿,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 ”三、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好战,请以

8、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参考答案 (1)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作比喻。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 器已经接触(相互厮杀),(有一方战败)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70 岁的人能够穿上 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这些却不能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3)王 不要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1)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鼓:动词,敲鼓。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兵:兵器,武器。 既:已经。接:接触、交锋。曳:拖着。走:逃跑

9、。(2)然而:然,这样;而,却。王:名 词用作动词,称王,即统一天下。未之有:宾语前置句式,即“未有之” 。(3)罪:名词用 作动词,归罪,归咎。岁:年成。斯:则,那么。至:到,这里指归顺。 四、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节选自张衡传)(1)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2)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

10、出。(3)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参考答案 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1)政事渐损:指政治越来越腐败。权移于下: 状语后置,即“权于下移” 。迁:升迁。帷幄:指皇宫。讽议: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2)开头省略主语“皇帝” ,补齐。尝:曾经。疾恶:痛恨。毁:说别人坏话。目:名词用 作动词,用眼睛瞪着。诡对:不用实话回答。(3)图身:保全自身。以为:认为。幽微:幽 深微妙。明:明了,懂得。乃:于是。以:用来。宣:表达。寄:寄托。 参考译文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向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后来被升为侍中,皇帝让他进皇宫,在自己身边随时

11、对国家的政事发表看法。(皇帝)曾经(向张衡)问起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宦官害怕张衡说对他们不利的话,都用眼睛瞪着他,张衡于是用一些模糊的话搪塞后就出来了。但那些宦官终究害怕张衡成为祸患,于是一起诋毁他。张衡常常思考保全自身的事,认为福祸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来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意。五、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2)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参考答

12、案 (1)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会因威胁而屈服,(把这件事)禀告单于。单于更加 想让苏武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关在大地窖里面,断绝供给,不给他喝的、吃的。 (2)况且皇上年事已高,随意变更法令,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自己的)安危都 不能知道,子卿您还又为谁(守节)呢? (3)苏武父子无功无德,(但)都被皇上栽培、提拔, 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上的亲近之臣,常常希望为朝廷献出生命。 现在能够牺牲自己报效国家,即使被处以极刑,也的确甘心乐意。 (1)白:告诉、禀告。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幽:禁闭。绝:断绝。饮食:给饮,给食。(2)春秋: 年纪。亡:同“无” 。大臣亡罪

13、夷灭者:被动句式。夷灭:被夷灭。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 前置句式,即“子卿尚复为谁乎” 。(3)亡:同“无” 。为所:表被动。成就:栽培,提 拔。肝脑涂地:本是形容死亡惨状,这里喻以身许国。斧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 斧钺、汤镬:这里泛指刑戮。诚:的确。 六、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王师围城,逾年,城危甚,洎劝煜勿降。归朝,太祖召责之曰:“汝教煜不降,使至今日。 ”因出帛书示之,乃围城日洎所草诏,召上江救兵蜡丸书也。洎顿首请罪曰:“实臣所为也。犬吠非其主,此其一尔,他尚多有。今得死,臣之分也。 ”辞色不变。上奇之,贷其死,谓曰:“卿大有胆,不加卿罪。今之事我,无替昔日之

14、忠也。 ”拜太子中允。以洎为给事中、参知政事,与寇准同列。先是,准知吏部选事,洎掌考功,为吏部官属。准年少,新进气锐,思欲老儒附己以自大。洎夙夜坐曹视事,每冠带候准出入于省门,揖而退,不交一谈。准益重焉,因延与语。洎捷给善持论,多为准规画,准心伏,乃兄事之。(节选自宋史张洎传)(1)洎顿首请罪曰:“实臣所为也。犬吠非其主,此其一尔,他尚多有。今得死,臣之分也。 ”辞色不变。(2)上奇之,贷其死,谓曰:“卿大有胆,不加卿罪。今之事我,无替昔日之忠也。 ”(3)洎夙夜坐曹视事,每冠带候准出入于省门,揖而退,不交一谈。准益重焉,因延与语。(4)洎捷给善持论,多为准规画,准心伏,乃兄事之。参考答案 见

15、“参考译文”画线处。 (1)实臣所为也:判断句。尔:语气词,罢了。(2)贷: 饶恕。事:侍奉。替:更改,改变。(3)夙:早上。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视事: 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冠带:本指服制,这里用作动词,指穿戴整齐。省:指尚书省。焉: 代词,他。延:邀请。因延与语:省略句,即“因延(之)与(己)语” 。(4)捷给:应对敏捷。 持论:发表自己的主张。规画:筹划,谋划。兄: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事: 侍奉。 参考译文等到宋朝的军队包围了都城南京,时间超过一年,城池非常危险,张洎劝李煜不要投降。等到归顺宋朝之后,宋太祖召见并且责备张洎说:“你让李煜不投降,以致拖到今天。”于是拿出帛

16、书给他看,原来是围城期间张洎草拟的诏书,是召集上江救兵的包成蜡丸的书信。张洎叩头请罪,说:“确实是我做的。狗总是会向那些主人之外的陌生人吠叫,这不过是其中一件事罢了,其他还有很多。我今天能够去死,也是我作为臣子的本分。 ”他的语调和神色都丝毫没有改变。宋太祖非常赏识他,饶了他的死罪,对他说:“你非常有胆量,我就不降罪给你了。今后你侍奉我,不要改变过去对国君那样的忠诚。 ”任命他为太子中允。任命张洎为给事中、参知政事,与寇准官职相同。在此之前,寇准掌管吏部选拔人才的事务,张洎掌管考核官员的政绩,都是吏部下属的官员。寇准年少,初入仕途,盛气凌人,心里想要张洎这个老头依附自己,用以抬高自己。张洎从早到晚在衙门里面办公,每次都穿戴整齐,在尚书省的大门口等候着寇准进出,作揖之后就退了下去,没有交谈过一次。寇准更加敬重他,于是请他和自己说话。张洎应对敏捷,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多次替寇准出谋划策,寇准心服口服,于是就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七、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