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备课素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69333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备课素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备课素材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919 谈创造性思维谈创造性思维导入一 同学们,一张白纸有四个角,假如你把它的其中一个角剪掉,它还有几个角?3 个、5 个答案取决于剪的方法,你可以是沿对角线剪,可以只剪一个小角可见,思维角度不同,同一问题的答案也不止一个,正如苏东坡的诗句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每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结论也各不相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思维有关的课文谈创造性思维 。导入二 老师在黑板上画“” ,问大家:这像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波浪、蚯蚓、蛇、长城、一截麻绳)确实,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可以看成不同的东西,会有许多不同的答案。由此可见,思维的力量是多么重要。今天,我们

2、一起来学习一篇与思维有关的课文谈创造性思维 。1提出问题,引起兴趣文章通过图形提出问题,这种开头很新颖,并且是由一道选择题引入,生动形象,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个问题是个几何题,又好像是智力测验题,有趣,引人深思。四个答案全部正确,答案不唯一,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但仔细想想,四种答案都有道理,因为看图形的角度不同。一道选择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2止一个”思维模式的探讨,为下文的论述铺平了道路。2推而广之,提出观点作者把数学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比较,由数学推广到生活,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的认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

3、一个,而是多种多样。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化。如果认为答案是唯一的,仅满足于一个正确答案,就此止步不前,就会阻碍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先提出旧有的思维模式“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 ;然后通过对比,说明生活不同于某种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继而指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寻找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方法, “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先驳后立,用讲道理的方法,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谈创造性思维” 。3再提问题,逐层深入不满足于一个答案,寻求其他答案“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 “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一个设问句既引发读者思考,又引出下文对创造

4、性思维必需要素的论述。4分析问题,抽丝剥茧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之一: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6 分钟” “6 个月” “6 年”连用,三个排比短语,说明知识组合,形成新的创意的时间可能很长,但是迟早会出现。要素之二: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要素之三: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5主要因素,重点探究作者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然后列举两个典型事例:一是印刷机和排版术的发明;二是游戏机的革命。运用摆事实的论证方法证明“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典型事例的运用有

5、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极具说服力。6再次设问,深入思考作者再次设问, “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两个设问句的运用,不仅起到了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衔接作用,而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同时引申出对区别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依据的思考。作者从一个心理调查的案例入手,得出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充分相信自己是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认识到这一点,并坚信这一点。把结论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更具有说服力。3紧接着作者明确: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

6、力”的人,其实并不是自己没有创造力,而是由于自我压制,使自己的创造意识被埋没;而“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会“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以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杰出人物为例,增强了说服力。7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作者得出结论,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依据是: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并“使之变为现实” 。从人类的文明史上看,一些重大的发明,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作者提出这一看法的目的是让人们一定要留意自己的细小想法,这里面可能就有一项新的发明出现。 “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 , “小”与“大”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留意自己细小想法的重要性

7、。8总结全文,鼓舞人心“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的结论让更多的人增强了信心,对几个关键要素的总结使“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结语不只停留在激励人心的文字表面,更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使目标切实可行。最后一段中的“首先”一词说明了自信的重要作用,只有坚信自己有创造力,才有可能成功。成功(富有创造力)的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并锲而不舍(照应第六段)。结尾总结全文,鼓励人们为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而奋斗。9妙用设问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又是一种常用句式。在议论文中常常使用。设问句的作用主要是提醒读者注意,引起读者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波澜起伏。另外用在

8、文中的设问句,还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本文的设问句,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1)文章的开头,先列出四个图形及思考题,随即提出设问:“对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 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 ”作用:通过提问的方式与读者直接交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第四段末尾提出设问:“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然后作者又对此作了回答。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所要论述的内容。(3)第九段:“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接着进行了分析回答。作用: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紧

9、密。通过设问,提出下文论述的中心,引起读者的思考。41本文由一个问题的答案入手,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逻辑性强。2过渡段和过渡句的使用使文章结构严谨,衔接自然,条理性强。3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说服力强。4多处运用设问句,引起读者思考。本文由一道选择题入手,阐述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以及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号召人们坚信自己具有创造力,努力保持好奇心,不断探求,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1议论文定义:通过证明和反驳,直接阐述事物的道理,表达作者一定的见解或主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一般称之为议论文。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与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3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和结论。4议论文种类:立论文、驳论文、立论和驳论相结合。5议论文论据:道理论据、事实论据。6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