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素材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69331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素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素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素材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7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入一 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察着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导入二 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华儿女,同是中国人。倘若我们看到某报纸杂志或新闻媒体向世界人民宣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很生气!很愤怒!)在 70 多年前,鲁迅先生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感受。当他看到大公报上公开发表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言论时,他拿起笔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1解题鲁迅的文章向来注重文题的推敲,本文

2、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呈现在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另外,采用问句的形式,悬而不论,也很巧妙。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缺少张力;此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甚至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实在是蕴含丰富。2树靶子2首先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1)盲目骄傲,夜郎自大。 “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 “两年以前”指“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了东三省。 “总”含

3、有“一向”的意思,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这是对方的论据之一。(2)盲目崇拜,借助外援。 “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 “只”含有“唯一”的意思,表现出国民党政府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 。这是对方的论据之二。(3)今不如昔,祈求鬼神。 “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 “现在”指日军正向华北逼近。 “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说明国民党政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是对方的第三个论据。“总” “只” “一味”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 ,极富讽刺性。 “公开的文字”指国民党官方

4、或半官方报纸及书刊上的言论,都不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 “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 “有人”指国民党御用文人,如大公报的编辑,也包括一些认识不清的人。这句是对方论点。3批靶子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批驳。(1)直接驳论据。作者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对方的卖国行径。 “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国民党反动派一味信“地” 、信“物” ,把希望寄托在“国联”身上,可见其从未相信过自己。这明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

5、信力,既然如此,怎么谈得上自信力失掉了呢?这种以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敌论点的方法,使文章在从容不迫的气度中,蕴含着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从根本上剥夺了论敌的武器。这里的“中国人” ,指的是国民党统治阶级、御用文人和一部分认识不清的人。理解了“中国人”的含义,我们就可以明确对方论据的虚假性和片面性,说明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反动统治阶级身上,而根本不存在于为民众奋斗的人身上。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其依据是建立在虚假、片面的基础上的。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了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指出“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

6、 ,那就是相信自己, “但”字一转, “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缥缈、精神麻醉的路。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3的罪恶目的。因此,文中“中国人”究竟是谁,就不言而喻了。“一到求神拜佛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作者对求神拜佛以祈请“解救国难”的做法予以批判,指出“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试想,不靠自己的力量,不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而向神灵祷告,求苍天保佑,这不是地道的自欺欺人的做法,又是什么?所以鲁迅先生称某些中国人在“发展着自欺力 ” ,由“他信”到“自欺” ,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国民党反动派在其统治下坐视亡国的无能表现,与“自信”

7、没有任何联系。作者在这里辨析源流,判明泾渭,是为了突出下面正面提出的结论。文中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机关”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2)驳论证。“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是三、四段所揭露的逻辑结论。作者顺着“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思路归谬,剖析了对方论据的虚伪性和片面性,有力地驳斥了论证。作者的批驳层层展开。既失掉“自信力”又失掉“他信力” ,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发展自欺力”的表现,这一语道破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实质。“他信力” “自欺力”用“他”和“自” 、 “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

8、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运用仿词的修辞手法,将敌论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3)间接批驳论点。第六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论点和论据,正面论证“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进一步批驳了对方的论点。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我们从古以来这就是

9、中国的脊梁。 ”作者论证自己的论点,第一方面列举事实。作者用古代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自信力源远流长,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第二方面列举现实。 “这一类的人们那简直是诬蔑” ,作者用当时的事实证明这种自信力并未泯灭,而是被发展着,它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这与第五段“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和第六段“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相对,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不御外侮、反诬国民的流氓作风。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 “抹杀”革

10、命者的罪行。最后4鲁迅先生郑重宣告:“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4正视听最后,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反革命的阴谋活动。同时指出“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不同。“状元宰相”指的是古今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代言人,这里指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里尤指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 。“搽在的脂粉” ,指的是古今统治阶级的欺骗宣传,尤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欺骗宣传。作者得出结论,要判断中国人

11、是否有自信力,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 “地底下”与前文的“笼罩”形成鲜明的对照,又恰与文章的开头“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5.中国的脊梁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来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告,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12、,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6 “中国人”的含义(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 ,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5(5)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6)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解析:(1)指所有的中国人。这个概念的内容表述虽然错误,却是明确的。(2)(3)指一部分中国人,即持悲观糊涂观念的人。这里的概念表面上显得有些含混,实是鲁迅的有意设

13、置。(4)指另一部分中国人,即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民大众。(5)(6)指所有的中国人。7特殊词句【四字短语】地大物博 埋头苦干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自欺欺人 不足为据 为民请命 怀古伤今【仿词句】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修辞句段】(1)排比段: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2)排比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

14、求法的人,(3)反问句: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6(4)比喻句: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5)借代句: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关联词语】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说中国人失

15、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1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有破有立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有“驳”有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 。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2.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这篇文章的语言

16、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例如,在文章开头,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 ,写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 ,刻画出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 ,写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7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绝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的一颗爱国赤心。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 ,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 “驳”是“立”的前提,批驳对方的要点在于抓住“突破口” 。寻找对方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揭示谬误,从而立论。 “立”是“驳”水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