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33282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6.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观察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课堂观察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课堂观察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课堂观察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课堂观察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观察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观察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ppt(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观察与教师的 专业化发展吉林省教育学院 薛中国 教授,内容提要一、教师专业化当代教育的特征和趋势二、课堂观察 教师专业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三、实施课堂观察促进教师专业化四、课堂观察的实施策略五、实施课堂观察的几点建议,一、教师专业化 当代教育的特征和趋势,当代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特征和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所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正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确认,教师的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的独特性得到了确认,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可能得到了确认。教师正被重新发现。,(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教师专业化是指

2、在教师培养和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研究、积累和总结,不断更新专业理念、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自我研修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二是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准专业向专业化转化的过程。,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 “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它要求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与福利拥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感。” 关于教师地位的

3、建议(1966年),(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1、“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提出的教师专业化基本准则:在专业职责、专业品质、专业能力等方面对教师的专业化基准提出了明确要求(五个命题)【命题一】教师接受社会的委托负责教育学生,照料他们的学习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理解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的方法;公平对待学生;教师的使命不停留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1、“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提出的教师专业化基本准则:【命题二】教师了解学科内容与学科的教学方法理解学科的知识是如何创造的、如何组织、如何同其他领域的知识整合的;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把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形成达于知识的多种途径。

4、,(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1、“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提出的教师专业化基本准则:【命题三】教师负有管理学生的学习并做出建议的责任探讨适于目标的多种方法;注意集体化情境中的个别化学习;鼓励学生的学习作业;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重视第一位目标。,(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1、“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提出的教师专业化基本准则:【命题四】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知识验证自身的判断,不断做出困难的选择;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1、 “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提出的教师专业化基本准则:【命题五】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

5、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 教师专业化基准大纲,(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2、日本教员养成审议会提出:(1)现代教师的使命感:保障学生的学习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建议者,只有立足于保障作为人权的学生的学习权与发展权的视点,才具有价值。就是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在于学生的权利发展,学生不是教师专业属性的附属物。,(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2、日本教员养成审议会提出:(2)造就现代“教师能力” :深刻理解学生的成长、发展;对于儿童的教育爱;关于学科的专业知识;广泛丰富的教养;以及基于上述的教学能力顺应种种教学方式的能力,适应个性差异的能力,从实践中学会教学的能力

6、。 1997年日本教员养成审议会的审议报告,(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3、我国的教师专业标准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主要包括“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两方面基本理念:(1)学生为本 (2)师德为先(3)能力为重 (4)终身学习,基本内容(小学): 三个维度:(1)专业理念与师德(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 十三个领域: 职业理解与认识 专业理念与师德 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个人修养与行为,小学生发展知识 专 业 知 识 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 通识性知识 教育教学设计 组织与实施 专 业 能 力

7、激励与评价 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51个基本要求 :,基本内容(中学): 3个维度: (1)专业理念与师德(2)专业知识(3)专业能力 14个领域: 职业理解与认识 专业理念与师德 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 专 业 知 识 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 通识性知识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专 业 能 力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教育教学评价 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61个基本要求 : ,(三)我国教师专业标准颁布的背景和意义,背景: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中

8、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还有些不适应。教师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亟待进一步增强,教师资源配置亟待改善,教师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意义:1、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紧迫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是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必将大力促进我国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意义:3、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

9、体素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5、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实施成败的关键在于广大教师的支持度、参与度与行动力度。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作为推进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切入点。” 教育名家钟启泉,意义:,长期目标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四)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一是突出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三是重视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五)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职前的专业化培养(师范教育) 职后的继续教育(国培、省培、教研活动)校本教研(团队合作、同伴互助、课堂观察)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提高 (实践反思、课堂观察),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性标准,有坚定的教育理想

11、与教育家情怀,有先进的 教育思想、理念(主张),有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有鲜明的研究(教学)专长,有高端 系列的原创成果,有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教育家型的卓越教师,对于在PISA和TALIS中所取得的成就,上海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在查找问题、预测未来和分析全球挑战的基础上,上海市教委提出了: 十三五期间,教师专业发展和在职研修的新要求: 提升教师“1+5”关键专业(专项)能力,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能力,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通过宽厚的教育理论,广博的相关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素养与教育技能;通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深刻的判断力,缜密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不竭的创造力,高

12、明的协调力,强大的自控力,醉人的亲和力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智素养;通过自我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途径才能成就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教育名家钟启泉,二、课堂观察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英国作家 史迈尔 “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美国科学家 库恩,大体而言,一个教育论点必须有逻辑和实证两方面的支持:必须言之成理、必须符合人们对教学世界的观察。推理和观察是达到解释教学现象的基本方法。,(一)课堂观察:定义、兴起、应用,1、 定义:课堂观察是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通过自身感官(如眼、耳等)、运用

13、相关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教学情境中获取相关资料,对课堂教学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统计、对比、分析、诊断和评价,提出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策和建议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方法。,2、兴起: 作为专业活动的课堂观察最初是由教育研究者发起的,研究者基于课堂观察的实践,创建了课堂观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技术,提出了课堂观察这一研究课堂教学的方法, 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贝尔思“互动过程分析”理论195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思(R. F. Bales)提出了 “互动过程分析”理论,开发了人际互动的12

14、类行为编码,并以此作为课堂中小组讨论的人际互动过程的研究框架,贝尔思的研究标志着比较系统的课堂量化研究的兴起。,贝尔思的互动过程分析框架,积极反应: (合计:33.5%)1 显示团结 0.7%;2 缓解紧张,开玩笑等 7.9% ;3 表示赞同 24.9% 工作范围解答问题:(合计:57.3%)4 提供建议 8.2%;5 提供意见 26.7%;6 提供工作方向 22.4%,贝尔思的互动过程分析框架,中性反应提出问题:(合计3.9%;)7 探询工作方向 1.7%;8 探询意见 1.7%; 9 探询建议 0.5% 消极反应:(合计:5.3%)10 不赞同 4.0%; 11 表现紧张或退场 1.0%;12 表现对抗 0.3%,贝尔思的互动过程分析的结论,小组讨论中极端的情感行为较少(1和12共1%); 积极反应33.5%大大高于消极反应5.3%; 互动主要集中在解答工作问题(占57.3%)和对别人意见加以肯定上(占2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