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2013-10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5692488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7.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敏反应2013-10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超敏反应2013-10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超敏反应2013-10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超敏反应2013-10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超敏反应2013-10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敏反应2013-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敏反应2013-10(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16章 超 敏 反 应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左大明 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2013-10,2,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应答及调节,临床及应用免疫学,3,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产生的以组织损伤(tissue injury)和/或功能紊乱(dysfunction)为特征的免疫应答.,超 敏 反 应,4, 抗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 - 变应原allergen, 过敏原多为对人体无直接危害的物质. 可以是完全抗原或半抗原;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 超敏反应是免疫应答- 可导致机体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分为四型,Pr

2、ofile of Hypersensitivity,重 点: 发生机制与代表性疾病,5,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6,第1节 I型超敏反应,特异性IgE介导,以功能紊乱为主的速发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1) 出现快,消退也快:即刻/迟发相,(2) 出现功能紊乱性疾病,不出现严重组织细胞损伤,(3) 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7,变应原机体产生IgE抗体 吸附于肥大及嗜碱粒细胞 (FcR) 再次进入的相同抗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肥大及嗜碱粒细胞脱颗粒颗粒中的生物活性介质释放导致病理反应:,(一)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动植物蛋白: 食物蛋白、花粉等 ;药物或化学物质: 青霉素等,组胺、白三烯、 前

3、列腺素、激肽; 细胞因子,由鼻咽部、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相关疾病: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皮肤过敏,消化道过敏,* 平滑肌收缩; * 毛细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加;* 腺体分泌亢进,8,桥联:多价抗原与1个以上抗体结合,9,1. 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2. 呼吸道过敏:支气管哮喘、鼻炎等 3. 胃肠道过敏:食物过敏消化道症状,亦可表现为休克及皮肤过敏4. 皮肤反应荨麻疹(urticaria) I 型超敏反应迟发相: 发生于变应原刺激后612小时,可持续数天,(二)常见疾病,10,11,1、确定变应原并避免接触:病史、皮试、特异性IgE检测

4、 2、切断或干扰发病机制的中间环节(1)脱敏治疗Desensitivity 在注射动物血清时小量多次注射,以消耗体内IgE。(2) 减敏治疗 hyposensitivity 改变变应原的物理性状及进入机体的途径,以诱导产生可与变应原结合的IgG抗体,从而阻止IgE的产生。(3)药物防治 用药物切断或干扰I型超敏反应的某一或多个环节(IgE,脱颗粒,生物介质作用等)。 药物包括肾上腺素,氨茶碱、抗组胺药物、受体阻断剂等。,(三)诊断及防治原则,12,13,过敏样反应:非IgE抗体依赖,类似过敏反应可不依赖于IgE而使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物质:补体裂解片段C3a和C5a、万古霉素、肾脏造影剂、黄蜂毒素

5、、吗啡及植物凝集素;某些神经肽,如P物质、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血管活性肠肽等; 抗IgE同种型、抗FcR链抗体。对某些患者,寒冷、运动、皮肤刺激、胆碱能神经兴奋性增高也可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研究进展,14,Hygiene Hypothesis 卫生学假说,M. Yazdanbakhsh et al Science 296 :490494, 2002,15,Allergies can be caused by a range of factors - family history, air pollution, processed foods, stress, smoking - yet o

6、ur limited exposure to bacteria is also to blame. Dr Delespesse said: There is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hygiene and the incidence of allergie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The more sterile the environment a child lives in, the higher the risk he or she will develop allergies or an im

7、mune problem in their lifetime. In 1980, 10 per cent of the Western population suffered from allergies. Today, it is 30 per cent. In 2010, one in 10 children is said to be asthmatic, and the mortality rate has increased 28 per cent between 1980 and 1994.,Healthy advice: allergy expert Dr Guy Delespa

8、sse warns that our immune system is turning against us,Being a clean freak increases your risk of illness, allergy expert claims By Daily Mail Reporter,16,治疗I型超敏反应进展 抗IgE单抗 IgE疫苗 抗CD4, 抗T细胞治疗 抗体产生的类别转换: 产生IgG,而不是IgE,17,过敏原,浆细胞,肥大细胞,生物介质释放,利福昔明片,18,第2节 II 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细胞上的抗原与相应抗体(IgG、IgM)结合

9、,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19,1、抗原 机体细胞上固有的抗原成分:ABO血型抗原 引起血型不符输血反应的关键成分Rh血型抗原 母婴Rh不合引起胎儿溶血反应 异嗜性抗原 改变的自身细胞抗原 吸附在细胞上的外来抗原或半抗原,(一) 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参与成份,20,2、抗体IgG与IgM型抗体 3、补体 4、效应细胞吞噬细胞与NK细胞,21,细胞性抗原抗体(IgG, IgM) 与细胞抗原结合 补体、巨噬细胞 、NK细胞 ,细胞损伤,细胞溶解,补体依赖细胞毒,调理吞噬,ADCC,刺激或阻断,靶细胞功能 亢进或降低,发病机制,22,1

10、、 输血反应 2、 新生儿溶血症 3、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抗基膜型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肌炎 5、肺肾综合症 (Goodpasture 综合症) 6、免疫受体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肌无力,(二)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23,LATS,甲状腺疾病:甲亢,24,重症肌无力,25,1. 查清并避免再接触变应原;2. 若为血型抗体所引起,有条件者可实施血浆交换或 换血疗法;3. 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4. 必要时可做脾切除。,(三) 防治原则,26,27,第3节 III 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immune complex type)或血管炎

11、型变态反应。 主要特点:游离抗原与抗体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IC),若IC不能被及时清除,则可在局部沉积,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其它细胞参与下,引起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的血管炎。,28,抗原:1. 体内产生的抗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变应性IgG、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核抗原、肿瘤抗原2. 外源性抗原:各类病源微生物、寄生虫、药物、异种血清等,抗体: 主要为IgG和IgM,也可以是IgA,补体: 以经典激活途径为主,吞噬细胞: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少数NK,(一) 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参与成份,29,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的形成,抗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大分子的免疫

12、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清除,小分子的免疫复合物,不沉淀、易被滤过排出,中等大小免疫复合物,存在于循环,可能沉淀,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条件,30,31,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人类局部过敏 2、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1)血清病 (2)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占肾炎的80(3)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4)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体内持续出现DNA-抗DNA复合物(5)免疫复合物型血细胞减少症,(二)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32,1阻断抗原持续进入 2药物治疗:如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 3清除血流中免疫复合物,(三) 防治原

13、则,33,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迟发型炎症反应。抗体与补体不参与此型反应,第4节 IV型超敏反应,34,反应发生迟缓(48-72小时达高峰) T细胞介导,抗体和补体不参与 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基本特点,35,抗原 胞内寄生菌、病毒 细胞抗原如肿瘤抗原、移植抗原 某些化学物质 细胞 CD4+和CD8+T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主要参与成分,36,致敏阶段初次接触抗原 APC提呈抗原 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致敏T细胞,发生机制,37,38,效应阶段再次接触抗原 Th1细胞的作用-分泌IL-2、IFN-、TNF、GM-C

14、SF等细胞因子,吸引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活化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 Tc细胞的作用- 通过穿孔素、颗粒酶等导致靶细胞的裂解或凋亡,39,40,41,抗原刺激T细胞增生分化(致敏T细胞) 致敏T细胞发挥效应 CD4Th1:释放淋巴因子 CD8+CTL效应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特点的迟发型炎症,发生机制,42,Type IV hypersensitivity the three forms,43,(一) 传染性免疫胞内寄生菌(结核、伤寒、麻风杆菌)、病毒、真菌等; 结核菌素皮试( OT皮试)(二)接触性皮炎某些药物;化妆品; 油漆、染料、皮革、塑料;植物;乳胶等(三) 移植排斥反应,二. 常见

15、的IV型超敏反应疾病,44,阻断或消除变应原的作用; 应用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霉素A、环磷酰胺、硫唑瞟吟等药物抑制免疫应答,控制炎症反应。,(三) 防治原则,45,46,一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可包括一种以上的超敏反应,同一种抗原可诱发一种以上类型的超敏反应,47,小 结.,48,四型超敏反应的比较,1,1,1,49,The end!,50,51,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52,大鼠腹腔肥大细胞 6000X,嗜碱细胞 1500X,53,54,Responsible for up to 75% of anaphylaxis deaths each year (400-800 deaths). One death per 50-100,000 treatment courses. 2% of patients experience allergic reactions.,Clinical Correlate Penicill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