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1183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17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w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w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w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w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课件(1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孙玲,目 录,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论 第二章 心理疲劳与职业倦怠的调适 第三章 情绪调适与情感培养 第四章 塑造健康人格 第五章 挫折应对策略 第六章 专业技术人员人际交往策略 第七章 专业技术人员婚姻家庭和谐 第八章 常见心理障碍预防与自我治疗 第九章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自我保健,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论,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 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 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防御保健 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一、人类健康模式的演变(选择) 1.迷信的健康模式:健康由鬼神主宰。 2.机械的健康模式:健康是肉体的正常工作状态。 3.生物

2、健康模式:健康是保持病原、人体和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 4.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模式:把人看作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人,强调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治疗躯体疾病,还要帮助个体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调适的能力,对人的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给予全面关注。,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二、健康的定义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选择) 这是目前最普遍、认可度最高的健康概念。 有学者提出的“道德健康”/“健康新概念”不存在。,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三、现代健康观的内容 根据WHO的定义和标准,现代健康观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

3、会适应良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生理健康:身体健康,无疾病与虚弱的躯体健康 2.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与客观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3.社会适应良好:能适应开放社会中各种社会角色的转换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四、现代健康的标准 (WHO阿拉木图宣言10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抵制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

4、,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龇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五、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动力和保证。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关系) 2.生理健康是社会适应良好的前提 3.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及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一般来说,心理健康标准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良好两个方面。从内部来说,心理健康的

5、人各项心理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从外部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能适应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奥尔波特的6条标准(略),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二、马斯洛和密特尔曼的10条标准 (人本主义心理学经典10条)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3.生活的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实际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较好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

6、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标准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具体标准是: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 3.有幸福感; 4.在生活、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率感。,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四、我国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接受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7、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五、心理状态等级的划分 一般来说,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可分为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4个等级。 1.心理健康状态:本人不觉痛苦、他人不觉异常、社会功能良好。 2.心理不良状态/心理问题状态:由于个人心理素质、生活事件、身体不良状况等因素引起的亚健康状态,表现为短时间的痛苦感。,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五、心理状态等级的划分 3.心理障碍:因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的心理状态的某一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特点是不协调性、针对性、社会功能损害较大、需求助与心理医生。 4.心理疾病: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人强烈的心理反应,并伴有明显的

8、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特点是强烈的心理反应、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损害大、需要心理医生治疗。,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六、心理异常及其判别 1.不易判别心理异常的原因 (1)心理健康的概念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并不是绝对的;(2)心理状态是较长时间内持续的过程,始终是动态发展的;(3)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4)异常心理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标准不一致;(5)单纯的心理问题完全靠专业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六、心理异常及其判别 2.区分正常和异常的标准 (1)自我评价标准:精神科叫自知力; 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

9、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诊断常把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疾病的指标。 (2)心理测验标准 (3)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最客观,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4)外部评价标准 (5)社会适应性标准,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一、“亚健康”概念的提出 亚健康,又叫“第三状态”(布赫曼),是指人体处于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一种状态。 卫生部曾对我国10个城市上班族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 专家预言,疲劳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二、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1.临床表现:(1)躯体方面的表现(2)心理方面的

10、表现(3)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 2.危害:(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2)明显影响工作、学习效能和生活质量;(3)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4)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5)影响身心健康,易早病、早残。 三、亚健康的成因 长期处于紧张和心理疲劳状态是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四、心理卫生三级预防保健 1.心理初级预防保健 心理障碍尚未发生之前,通过一系列预防工作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比率。它以人类社会整体作为保健对象,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在三级预防体系中是最为困难的。 具体项目:(1)通过教育、舆论宣传增强保健意识;(2)通过训练提高抗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

11、力;(3)通过改造环境减少有害的外部影响;(4)发展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2.次级预防保健 对尚未演变成严重心理障碍的问题(心理问题)进行早期识别诊断和防治,避免问题扩大和加重。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任务,不用药 3.专业治疗工作(第三级保健) 针对已经具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康复的活动过程。 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的任务,用药,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一、心理和谐 1.概念: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影响心理的各要素协调统一、相对稳定,保持健康、积极、乐观、向上,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2.内容:(1

12、)个体内部心理成分与主体行为的协调统一,没有因主观因素剧烈冲突而产生精神痛苦;(2)在处理事情时理性、冷静、适度和乐观;(3)与人交流默契融洽,易融合于群体之中,并承担适当的社会角色。,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一、心理和谐 3.特征:(1)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调性;(2)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3)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4)表征意义上的总体性;(5)持续时间上的稳定。 4.作用:(1)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核;(2)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3)心理和谐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保障;(4)心理和谐是社会发展创新的活力源泉。,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二、社会心理和谐体系 1.概念 2.当前心理

13、不和谐问题的主要表现 3.社会心理和谐体系的构建 (1)物质基础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前提条件 (2)教育辅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有效手段 (3)价值共识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首要准则 (4)文化引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重要途径,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三、专业人员如何促进自我心理和谐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关系 此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也是促进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第二章 心理疲劳与职业倦怠的调适,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 第二节 缓解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 第三节 心理疲

14、劳的预防和调适 第四节 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 第五节 失眠及其矫治,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一、专业技术人员的主要心理问题 1.心理疲劳: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工作压力过度导致的疲劳。(“心累”) 2.职业倦怠: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3.心理异常: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精神病(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等) 4.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器质性或功能性障碍。 5.失眠,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二、心理压力过大对身心健康的危害 心理压力是指个体面对难以适应的外界环境要求或威胁时产生的心理体验

15、。 心理压力过大对生理健康的危害:(1)头痛的频率与强度增加;(2)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3)肌肉紧绷酸痛、皮肤干燥过敏、骨骼脆弱;(4)食欲降低、失眠或嗜睡。 心理压力过大对生理健康的危害:(1)产生有害心理;(2)破坏人际关系。,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三、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异常的原因 1.工作压力: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竞争激烈 2.社会压力:知识更新、分配不公、角色矛盾 3.个性特征:如“我做事认真,追求完美,但却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怎么办?”(强迫型人格障碍)/“我经常觉得精力不足、多愁善感,怎么办?”(悲观心理障碍)/“我受不了别人比我好,而且喜欢斤斤计较,我

16、想改正,怎么办?”(偏执型人格障碍)/“我身边的人老在背后对我说长道短,我该怎么办?”(敏感型人格缺失),第二节 缓解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一、心理压力的应对模式 压力伴随着人的一生,谁都不可能避免。 寓言:九只狐狸与压力应对 您做哪一只狐狸呢? 案例分析(不定项选择),第二节 缓解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1.第二只狐狸使用的是哪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 A.合理化 B.投射 C.退行 D.幻想 2.关于心理防御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 A.心理防御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个体的压力,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 B.心理防御机制全都是起消极作用的 C.经常地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使个体形成自卑、退缩的性格 D.未雨绸缪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防御 3.从应对挫折的角度来讲,这些狐狸表现出的应对方法包括( )。 A.冷漠 B.攻击 C.自责 D.偏执,第二节 缓解消除心理压力的方法,二、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1.宣泄法:自我宣泄、向他人倾诉(找对对象) 2.转移法:兴趣、爱好、娱乐 3.放松法:放松基本程序、深呼吸放松、想象放松 4.系统脱敏法: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使个人对本来感到紧张、害怕的事物逐渐失去敏感性,达到处之泰然的效果。熟练掌握放松方法建立害怕事件的层次系统脱敏过程 5.运动法:体育运动、家务运动等 以上均属行为疗法,侧重行为改变,不注重心理根源的消除,因而有治标不治本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