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6-5修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5538760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明书6-5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说明书6-5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说明书6-5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说明书6-5修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说明书6-5修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明书6-5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书6-5修(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 第一章 概述.1 一、村庄自然与社会经济1 二、村庄建设现状2 三、村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3 第二章 规划总则5 一、规划依据5 二、基本原则5 三、规划范围6 四、规划目标6 第三章 村庄面貌改造提升总体规划6 一、总体布局结构6 二、整体风貌控制7 三、村庄周边环境整治7 四、安全防灾8 第四章 专项规划8 第一节 民居节能改造 8 第二节 道路硬化 .14 第三节 饮水安全 .18 第四节 村庄绿化 .21 第五节 厕所改建 .23 第六节 厨房改造 .25 第七节 墓地建设 .27 第八节 垃圾处理及污水排放 .28 第九节 村民中心建设 .34 第十节 秸杆处理 .37

2、第十一节 太阳能利用 .38 第十二节 土地整理 .39 第十三节 村庄标识 .40 第五章 实施对策建议.43 附表:.44 1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 重中之重。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太行山区扶贫开发和新农村 建设的重要指示,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 升行动的意见,按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围绕着力改 善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新乐市结合市域自然 条件和社会经济实际,选择小流村作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示范点。 为更好地指导小流村村庄配套改造、整体提升,解决小流村当前 存在的突出问题,编制本规划。 一、村庄自然与

3、社会经济 1、地理位置 小流村位于新乐市东部,邯邰镇西部,西距京港澳高速公路 新乐市出口 8 公里,与五里铺村、路家庄村、大流村、赤堠村为邻。 该村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省道 S203 线从村庄南部东 西向穿过,京广客运专线由东北向西南穿越村庄西部。 2、自然条件 全村土地总面积为 218.3 公顷,其中现状建设用地 37.3 公顷, 耕地 165 公顷,沙荒地 16 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 0.07 公顷。 村庄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日 较差较大。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干湿差 异显著;秋季,日照充足,秋高气爽; 冬季,雨雪较少,气候干燥。

4、年平均降水量 428.9 毫米,常年平均气温 12.2, 平均日照时 数 2716.1 小时,日照率 61%。 2 3、经济社会条件 2012 年,村庄现有 554 户,人口 2369 人;总产值 7500 万元, 其中农业产值 5430 万元;村庄集体收入约 15 万元,农民人均纯 收入 8900 元。贫困户数 5 户,人口 20 人。村内现有村委会、卫生 室、幼儿园各一处、便民超市 5 个。 村内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大棚瓜果、蔬菜为主,少 量种植小麦等农作物。 二、村庄建设现状 村庄曾于 1982 年编制过村庄建设规划,并在村庄建设中较 好的执行了该规划,形成了方格网状道路骨架,服务

5、设施较为完 备。 1、道路。现状村庄位于省道 S203 北侧建设,村庄内部主要 道路形成“五纵、两横、一环”模式,外侧西、北、东村外道路与 S203 形成完整的环村路。村庄主要道路已经水泥硬化,宅前路大 部分为土路。 2、住宅。村民住宅院落共 693 处,新旧不一,建设年代为 1978-2013 年,2000 年前建设住宅主要以单层住宅为主,近年新 建住宅以二层楼房为主。 3、公共服务设施。村庄公共设施有村委会、幼儿园、超市、 卫生室、体育健身设施等。 4、基础设施。全村已实现全村 24 小时集中供水,水源井位 于村委会内。现状无排水设施,部分路段雨季存在积水问题。现 状沿主干路两侧设置了部分

6、垃圾池,村域内有垃圾填埋场一处。 村庄有 12 个变压器,燃料以液化气、电、煤为主,取暖为各户单 3 独使用煤炉、小锅炉、空调和电暖气提供。 三、村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庄主要道路和宅间路两侧杂物、垃圾沿街道乱堆乱放。 2、村庄无雨水排放设施,雨后道路积水较严重,无生活污水 处理设施。 3、村民服务设施配置不完善,村庄缺少公共活动空间。 4、村庄民居生活配套设施如厨房、厕所等相对落后,建筑风 格参差不齐,风貌特色不突出。 5、村庄绿化量少,缺乏行道树和公共绿地。 4 现状存在主要问题 类别问题 道路 建筑 公共设施 基础设施 环境卫生 景观环境 危房 新旧建筑交织风格各异 土路道路随意侵

7、占 设施破旧 闲置宅基地无有效利用 幼儿园存在闲置地 简易旱厕 垃圾池影响环境 宅前屋后垃圾乱堆 街道无绿化 建筑特色缺乏 道路积水 现状无排水设施 杂物占道 5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总则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3、 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试行) 4、 河北省农村新民居规划建设指导意见(试行)2010 5、 河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2 6、 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技术导则2013 7、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现有设施整治、改造

8、、提升,充分征 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规划美丽家园。 2、坚持突出乡村特色。村庄规划建设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 既要治脏治乱,又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以及村庄文化 传承。 3、坚持突出重点。重点解决村庄急需性、公益性项目规划建 设,包括饮水安全、民居改造、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厕所改建、 厨房改造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4、坚持经济适用。综合考虑整治项目的和经济可承受性,各 类设施整治应做到安全、经济、方便使用与管理,注重实效,做到 “少花钱,多办事”。 5、坚持绿色发展。采用节能、环保、低碳新材料,利用成熟 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6 三、规划

9、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包括小流村行政范围,总用地 218.3 公顷。 四、规划目标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实现农村“天蓝 水净、地绿山青、村容整洁、舒适宜居”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整 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通过 “四清”、 “四化”、 “五改”,改造提升农村面貌,建成“布局合理、设施 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 第三章第三章 村庄面貌改造提升总体规划村庄面貌改造提升总体规划 一、总体布局结构 本次规划立足村庄现实状况,不搞大拆大建,以改善居民生 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

10、,因地制宜,延续原有的方格网路网格局, 按照道路主次框架和用地功能布局,确定村庄总体布局结构为: “一心、一环、四轴、多片区”。 “一心”指:以村民活动中心。集中设置村委会、标准卫生室、 文化站、多功能室(含图书室、会议室等)、电影放映场、健身活动 广场。 “一环”指:环村路绿化带。 “四轴”指:长安街、育才街、小康路与富强路,作为村庄内部 主要交通与景观道路。 7 “多片区”:指分布在村庄内的各居住片区。 二、整体风貌控制 延续村庄原有道路肌理,形成“四横七纵” 布局规整、方便 实用的方格网道路格局。主要道路采用水泥路面,宅间路采用石 板路、砖砌路硬化铺装。 建设具有北方田园村庄特色的景观风

11、貌。既有民居改造整修 根据村民意愿,可采用双坡屋顶以及对平顶民居檐口进行整修, 坡屋顶颜色以砖红色为主,建筑墙体色彩采用淡黄色、白色等淡 暖色调,对外墙立面美化、净化。规划新建住宅与公共建筑以两 层坡屋顶为主,色彩与既有民居改造整修协调。 规划在房前屋后、田间隙地、道旁渠边植树造林。保留村庄 周边林地,沿京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两侧种植不低于 20 米绿化 带,以果树林为主。打造环村绿化林带,省道 S203、环村路密植 行道树,树种以本地槐树、杨、柳树种为主,间种冬青、白皮松等 常绿树种,乔灌结合。形成村在林中、人在绿中的良好景观。 三、村庄周边环境整治 规范村庄周边瓜果、蔬菜大棚 配套设施,辅助

12、用房统一形式,及 时回收塑料薄膜。 清除村庄周边、路边积存的生 活垃圾以及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 大棚设施农业 料等,运至村庄西南部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整治 S203 省道占道经营,在 S203 省道南侧规划果菜收储 8 市场,占地 2500 平方米。在东环路、西环路与 S203 省道交叉口 分别建设一处交通减速指示牌。 村庄西部混凝土搅拌站及外围建设防护林带,内部进行绿化。 西南垃圾填埋场外围设置防护林带。 四、安全防灾 疏通村庄主要道路,确保消防救援人员、车辆通行及消防疏 散。村庄变压器设置与住宅应保证安全距离,防止火灾发生。按 照不超过 150 米服务半径设置 7 个地下消防水池,每

13、个消防水池 容积按照 36 立方米设置。 充分利用中心幼儿园、村民活动中心、小游园等开放空间作 为村庄内部应急疏散场地,总面积 15000。 第四章第四章 专项规划专项规划 第一节 民居节能改造 一、住宅现状 现状村民住宅共 693 处,因建设年代及使用维护不同,质量 存在较大差异。 按建筑成新率和质量分为四类,一类住宅多为近年来新建, 质量好,这类住宅共 155 处,占 22.4%;二类住宅为质量较好,此 类住宅共 262 处,占 37.8%;三类住宅为质量较差,此类住宅共 196 处,占 28.3%。四类住宅为危房或闲置宅基地,此类住宅有人 居住的 37 处,占 5.3%;无人居住的 43

14、 处,占 6.2%。 现状民居建于不同年代,且建筑风格多样。现状民居中,建 9 于 1980 年以前的住宅共 106 处,占 15.9%;建于 1980-1990 年住 宅共 191 处,占 28.6%;建于 1990-2000 年住宅共 62 处,占 9.2%;建于 2000 年后住宅共 311 处,占 46.3%。其中坡屋顶 34 处,占 5.1%;平屋顶 636 处,占 94.9%。一层民居 478 处,占 71.4%; 二层民居 190 处,占 28.3%;三层民居 2 处,占 0.3%。民居墙面为 清水砖面 205 处,占 30.5%;砂浆混凝土墙面 37 处,占 5.5%;贴 瓷砖

15、墙面 418 处,占 62.4%;土坯墙面 10 处,占 1.6%。 现状民居建筑质量一览表 1980 年以前1980-1990 年1990-2000 年2000 年以后建 造 年 代 106 处 191 处 62 处 311 处 坡屋顶平屋顶屋 顶 形 式 34 处 636 处 一层二层三层及以上建 筑 层 数 478 处 190 处 2 处 清水面混凝土面贴瓷砖土坯墙 面 材 质 205 处 37 处 418 处 10 处 有人居住无人居住居 住 状 况 648 处 22 处 二、民居分类节能改造 10 民居节能改造,既要达到节能效果,又要美观适用。根据现 状民居不同质量情况分为整治住宅、

16、整修住宅、局部修补住宅、 结构加固住宅及拆除住宅等五种模式进行改造。 1、整治住宅 对象为一类住宅,主要是 2000 年后新建的一层或两层居民 住宅及少量保存较好 1990 年后住宅,此类住宅外观较为美观, 原设计使用功能完整,无明显破损。将此类住宅风格、色彩与村 庄整体风貌相协调,规划对住宅屋顶进行节能改造,提升房屋节 能效果。此类住宅有 129 处屋顶节能改造。 2、修整住宅 对象为二类住宅,该类住宅建设年代时间多数为 1990 年到 2000 年期间,砖混结构为主,多为一层。该类住宅主体结构无明 显问题,原设计使用功能基本完整,规划将此类住宅建筑屋顶、 门、窗等进行改造,提升节能效果。风貌与村庄整体规划风貌相 协调,此类住宅涉及屋顶改造 254 处,门窗改装 262 处,墙面保 温处理 34 处。 3、局部整修住宅 对象为三类住宅,多建造于 1980 年至 1990 年期间,砖木结 构,一层为主。此类住宅建筑主体结构完整,但局部外观与部分 建筑部件出现损坏,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