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55419701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评定技术》第二章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人体反射和形态评定技术,第一节 人体反射评定技术,一、脊髓水平,(一)屈肌收缩反应 (二)伸肌伸展反射 (三)第一种交叉伸展反射 (四)第二种交叉伸展反射,二、脑干水平,(一)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二)第一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三)第二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四)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五)俯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六)联合反应 (七)阳性支持反应 (八)阴性支持反应,三、中脑水平,(一)调正反应 (二)自动运动反应,四、大脑皮质水平,(一)仰卧位平衡反应 (二)俯卧位平衡反应 (三)膝手四点位平衡 (四)坐位平衡反应 (五)双膝立位平衡反应 (六)第一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七) 第二

2、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八)第三种跨步及跳跃反应 (九)足背伸平衡反应 (十)跷跷板平衡反应 (十一)猿立平衡反应,五、其他常用的神经反射,(一)浅反射 (二)深反射 (三)病理反射,第二节 人体形态评定技术,一、 姿势评定,身体姿势(posture)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它反映人体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各组织间的力学关系。正确的身体姿势应具备如下条件:具有能使机体处于稳定状态的力学条件;肌肉为维持正常姿势所承受的负荷不大;不妨碍内脏器官功能;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一、正常姿势及其评定 1 .正常姿势 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 2 .静态姿势直立姿势评定 (1)前面观 双

3、眼应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应处同一水平面上。 (2)后面观 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都应处于一条垂直线上;与脊柱相邻的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地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3)侧面观 从侧向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踝应五点一线,位于一条垂直线上。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正常生理弯曲,即向前曲凸的颈曲;向后曲凸的胸曲;向前曲凸的腰曲和向后曲凸的骶曲。颈曲和腰曲最大,胸曲次之,骶曲最小,具体见下图。,二、常见的异常姿势及其评定 (一)侧面观 正常颈曲和腰曲度介于35cm之间 1头向前倾斜 2胸脊柱后凸 驼背 3平背 4鞍背,5胸部畸形 (1)扁平胸 (

4、2)圆柱胸 (3)鸡胸 (4)漏斗胸 (5)不对称胸 6骨盆后倾 7骨盆前倾 8膝过伸 9膝屈曲,(二)后面观 1头部倾斜 2肩下垂 3肩内旋、外旋 4脊柱侧弯 5骨盆向侧方倾斜 6骨盆旋转 7扁平足 8高弓足,脊柱侧弯悬垂测量法,异常足弓,(三)前面观 1下颌骨不对称 2锁骨和其他关节不对称 3髋外旋、髋内旋 4膝外翻 5膝内翻 6胫骨外旋 7胫骨内旋 8拇外翻 9爪形趾,下肢异常姿势,三、异常姿势的影响 (一)肌肉和韧带失平衡 (二)关节负重增加和压力分布异常 (三)继发性功能障碍 (四)诱发疼痛,二、人体测量,一、体表标志的确认,(一)头及躯干常用标志点 1头顶点 2颈点 3胸中点 4肩

5、胛骨下角点 5脐点 6腰点,(二)上肢常用标志点 1肩峰 2肱骨内上髁、外上髁 3鹰嘴 4桡骨茎突 5尺骨茎突 6桡尺茎突中间点 7指尖点,(三)下肢常用标志点 1髂嵴 2髂前上棘 3股骨大转子 4股骨内上髁 5股骨外上髁 6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 7内髁 8外踝 9趾尖,二、身体长度的测量 (一)上肢长度的测量 1.上肢长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上肢长度测量,2.上臂长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上臂长度

6、测量,3.前臂长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测量点:从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前臂长度测量,4手长测量体位:手指伸展位。测量点: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连线的中点到中指尖的距离。,手长度测量,(二)下肢长度的测量 1下肢长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或从股骨的大转子到外踝的距离。,下肢长度测量,2大腿长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距离。,大腿长度测量,3小腿长测量体位: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

7、立位。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外踝的 距离。,小腿长度测量,4足长测量体位:踝关节呈中立位。 测量点:从足跟末端到第二趾末端距离。,足长度测量,(三)截肢残端长度的测量 1上臂残端的长度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2前臂残端的长度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肢末端的距离。,上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3大腿残端长度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 测量点: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4小腿残端长度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

8、侧关节间隙到残肢末端的距离。,下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三、身体围度(周径)的测量 (一)四肢围度的测量 1上臂围度 (1)肘伸展位测量体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 测量点:在上臂的中部、肱二头肌最膨隆部测量围度。,肘伸展位上臂围度测量,(2)肘屈曲位测量体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用力屈曲。 测量点:同肘伸展位。,肘屈曲位上臂围度测量,2前臂围度 (1)前臂最大围度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在前臂近端最膨隆部测量围度。,前臂最大围度测量,(2)前臂最小围度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在前臂远端最细部位测量围度。,3大腿围度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9、。 测量点:分别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每隔6、8、10、12cm处测量围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注明测量的部位。,大腿围度的测量,4小腿围度可以分为最大围度和最小围度 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测量点:分别在小腿最粗的部位和内、外 踝最细的部位测量围度。,小腿围度的测量,(二)截肢残端围度的测量 1上臂残端围度 从腋窝直到残端末端, 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 2前臂残端围度 从尺骨鹰嘴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上肢残端围度测量,3大腿残端围度 从坐骨结节直到残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 4小腿残端围度 从膝关节外侧间隙起直到残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

10、。,下肢残端围度测量,(三)躯干围度测量 1颈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通过喉结处测量颈部的围度,应注意软尺与地面平行。,颈围测量,2胸围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通过胸中点和肩胛骨下角点,绕胸一周。测量应分别在被测者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时进行。,胸围测量,3腹围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 然下垂 。测量点:通过脐或第12肋骨的下缘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的水平线。测量腹围时,应考虑消化器官和膀胱内容物充盈程度对其结果的影响。,腹围测量,4臀围测量体位: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 垂。 测量点: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上臀部的最粗部分。5腰臀比即测量的腰围除以臀围的比值。,臀围测量,四、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一)体重,一天中体重变化模拟曲线图,(二)身高,一天中身高变化模拟曲线图,(三)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1BMI的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2我国临床目前常用的成人肥胖诊断指标 (1)消瘦: BMI 26,3儿童和青少年的体重指标 212岁:标准体重(kg)= 年龄28 1316岁: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