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正式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75096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敏反应正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超敏反应正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超敏反应正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超敏反应正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超敏反应正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敏反应正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敏反应正式课件(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教学目的: 了解: 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理解: 1. 常见的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2.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特点 掌握: 1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 2I、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特点,你们常常见到的过敏现象有哪些?,鼻息肉,扁桃腺炎,荨麻疹,湿疹,结膜炎,哮 喘,血清病,SLE,肉芽肿,漆树毒素反应,超敏反应的概念和分型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本章内容,概念: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容易发生超敏反应的个体称为

2、过敏体质。 本质: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应答,分型:根据超敏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 临床特征将其分为四型: 型,即速发型超敏反应; 型,即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 型,免疫复合物型; 型,即迟发型超敏反应。,型由抗体介导,速度较快,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型由T细胞介导,反应慢。可经细胞被动转移。,超敏反应又叫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 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称变应原(allergen)或过敏原(anaphylactogen)。,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也称速发型超敏反应,(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由IgE抗体介导的、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

3、细胞参与的,在再次接触抗原的数分钟之内就发生的超敏反应。在四型超敏反应中发生最快,故又称速发型超敏反应。,一、概念,重点内容,型超敏反应的特点,1、主要由IgE介导 2、发生快,消退快。几秒几十分钟内出现症状 3、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无明显组织损伤 4、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5、对组织的损伤是可逆的,一般来讲没有器质上的损伤。,(1)变应原(allergen) 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尘螨、真菌孢子和动物皮屑等变应原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过敏反应 食物变应原:进食鱼、虾、蟹、蛋、奶等食物后可发生过敏性胃肠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药物:以青霉素引发最为常见,此

4、外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 其他:动物免疫血清、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石油、橡胶、化纤、塑料制品等。工业三废及职业性超敏反应性疾病。 途径:呼吸道、消化道、注射、皮肤接触等。,二、参与型超敏反应的物质,重难点内容,IgE具有同种组织细胞的亲嗜性,其Fc段能与同种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的FceR结合。,Question:What factors regulate IgE production?,IgE (亲细胞抗体,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产生, IL-4等细胞因子可诱导,IL-12是抑制剂),(2)抗体(IgE),遗传因素:家族易感性

5、Th2细胞 CD40和CD40L 细胞因子:IL-4,IgE合成的调节:,CD40/CD40L,高亲和力的IgE Fc受体,主 要分布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 桥联反应: 当变应原使膜上相 邻的两个 FcR 桥联时, 可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释放出生物活性介质,导致型超敏反应。,IgE Fc受体: FcR,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是IgE相关过敏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的Fc受体 ,胞质内含有类似的嗜碱性颗粒,被激活后可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 I型超敏反应的负反馈调节 嗜酸性粒细胞 作用机制: 1、直接吞噬、破坏细胞脱出的颗粒 2、释放组胺

6、酶灭活组胺 3、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 4、释放磷脂酶D灭活PAF(血小板活化因子),(3)参与型超敏反应的细胞,(4)参与型过敏反应的介质,1、白三烯:使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的收缩,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生物活性介质;增高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黏膜分泌。 2、前列腺素: PG2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前列腺素调节某些介质的释放; 高浓度抑制组胺释放,低浓度促进组胺释放。 3、血小板活化因子:使血小板活化聚集,使直释放组胺、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 增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参与型过敏反应的介质,4. 组胺在周边部分,组胺主要储存在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肠嗜铬细胞,可引起痒、打喷嚏、流鼻水等现象,此外组

7、胺结合到血管平滑肌上的接受器(H1R)导致血管扩张因而产生局部水肿,组胺会使肺的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起呼吸道狭窄进而呼吸困难,肠道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以及增加心跳(tachycardia)等多项生理反应。 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6. 细胞因子 肥大细胞释放的:TNF、IL-16、CSF等。 T细胞分泌的: TH1: IL-2、INF-、LT等。 TH2: IL-4、 IL-5、 IL-6、 IL-10等。 IL-4释放 过多,导致IgE产生失控。,三、发生机制,(1)致敏阶段(sensitization phase)指自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机体产生IgE并结合到靶细胞上的过程。,(2)发敏阶段(

8、effect phase)再次进入的相同抗原与已经结合在靶细胞上的IgE发生特异反应的过程。速发相反应(acute reactions) 晚期相反应(late phase reactions) 慢性过敏性炎症反应(chronic allergic inflammation),致敏阶段,发敏阶段,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3)效应阶段释放多种生物活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动画演示,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1、过敏性休克 最迅速,最严重-甚至导致死亡药物过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发最为常见,此外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 注意:提高青霉素质量,现用现配血清过敏性

9、休克 如再次使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2、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3、消化道过敏反应:过敏性胃肠炎 4、皮肤过敏反应:荨麻疹、湿疹,四 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 喘,荨麻疹、湿疹,消化道,上吐下泻等,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 或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 超敏反应,(一)概念 IgG、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二)特点 有补体参与,以细胞毒型为主,杀伤引起

10、细胞不可逆损伤。,1、抗原 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 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吸附到细胞上的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机体细胞上固有的抗原成分:同种异型抗原(ABC血型抗原、RH抗原、HLA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三)型超敏反应的主要参与因素,表面抗原类别: 正常存在于血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 如ABO血型抗原、Rh抗原和HLA抗原 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同抗原,如链球菌胞壁多糖抗原与心脏瓣膜、关节组织糖蛋白之间的共同抗原 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药物抗原表位或抗原-抗体复合物。,2、抗体 主要是IgG(IgG

11、1、IgG2或IgG3)和IgM,少数为IgA 3、单核-吞噬细胞、NK细胞 4、补体,(四)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同种异型抗原 异嗜性抗原 自身抗原 外来抗原或半抗原,Type II hypersensitivity induced by exogenous agents,型超敏反应造成细胞损伤的机制,五 临床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输血反应 多发生于ABO血型不符的输血 (IgM)。 (2)新生儿溶血症 可因母子间ABO、Rh等血型不符引起。 某产妇27岁,血型RH-,产下的RH+女婴浑身多处瘀斑,2天后死亡。诊断死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预防:初产妇可于产后72小时内注

12、射抗Rh免疫球蛋白。,(3)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半抗原型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膜抗原改变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 )交叉抗原引起的疾病,抗膜性肾小球肾炎(肾毒性) 溶血性链球菌肾小球基底膜 风湿病 A族溶血性链球菌M蛋白心肌细胞,(5)甲状腺功能亢进 又称Graves病。是一种特殊的II型超敏反应,即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由抗甲状腺刺激素(TSH)受体的自身抗体引起的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 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病人血清中含有一种自身抗体(IgG类),作用类似于甲状腺刺激激素( TSH ),引起甲亢。,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immune complex t

13、ype) 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病例分析,某男8岁,因患白喉大量注射动物免疫血清,1-2周后局部红肿、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皮疹、发痒、面部及眼睑浮肿、关节疼痛、肾小球肾炎、 尿中出现蛋白。为什么?,由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免疫复合物型(immune complex type) 血管炎型(vasculitic type),(一)概念 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以及其他细

14、胞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1、抗原(按来源分)内源性抗原:肿瘤抗原等外源性抗原: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异种血清等 2、抗体主要是IgG和IgM类,还可以是IgA,(二)型超敏反应的参与因素,(三) 免疫复合物(IC)形成和沉积的条件抗原物质持续性存在必要条件 免疫复合物(IC)的分子量不溶性大分子IC:易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可溶性小分子IC:易被肾小球滤过清除 中等大小的IC:19S,不易清除,易发生沉积,抗原抗体的比例抗原高度过剩:形成微分子IC;抗原略多于抗体:易形成中等大小的IC(19S)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形成大分子IC抗原

15、抗体的理化特性:结合价,带电性等 组织学结构和血液动力学因素:如血流缓慢的血管分叉处易沉积IC 机体清除IC的能力:补体和吞噬细胞,1)组成 机械屏障: 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静电屏障: 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特征 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 静电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通透性不同,1.维持血液渗透压:1白蛋白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20ml液体血浆或40ml全血。2025的白蛋白是高渗溶液,能调节由于胶体渗透压紊乱而引起的机能障碍,如水肿、腹水等。白蛋白与色素结合,防止色素沉淀于组织细胞中。 2.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

16、相互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机体内的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3.抗休克作用:能增加血液的有效循环量,对创伤、手术或烧伤所引起的休克有明显疗效。白蛋白还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4.运输和解毒作用:白蛋白可通过巯基与汞、铜等重金属离子可逆性结合,运送至排毒器官,而达到解毒作用。,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基底膜破坏,原尿返流到肾间质,发生间质性水肿,又进一步压迫肾小管肾小球,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四) 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 型超敏反应, Step-1,血液形成大量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不能被巨噬细胞完全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与基底膜之间。,型超敏反应, Step-2,型超敏反应, Step-3,沉积的IC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毒素和具有趋化效应的活性片段;趋化至局部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活性介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