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主体之消费主体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27306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主体之消费主体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法主体之消费主体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法主体之消费主体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经济法主体之消费主体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经济法主体之消费主体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法主体之消费主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主体之消费主体(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法学,徐阳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2010 中国苏州,前期知识回顾,经济法的基本流派 人大经济法理论的关键词 经济法的学习方法 经济法的推荐书目,本章必读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徐孟洲、谢增毅: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载现代法学年2005年第4期。,网络短信:中国人彪悍的一天,早晨起床,掀开黑心棉做的杯子,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在票贩子手中买张车票,准时赶到地下烟厂上班,九点三十分偷偷用山寨手机看股票从6134.04点跌到1240点,中午在餐馆点

2、一盘用地沟油炒的避孕药煨的黄鳝,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陈华粮煮的毒米饭,晚上超一点毒豇豆,蒸一盘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夹两片大粪水浸泡过的臭豆腐,还有用福尔马林泡过的凉拌海蜇皮,抓两个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的大馒头,再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茅台,再看看中国足球,这就是中国人彪悍的一天!,第三讲 经济法主体(一):消费者主体,基本内容 经济法主体体系概要 消费者主体的概念 消费者在经济法主体体系中的地位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内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前沿理论,一、经济法主体体系概要,经济法主体,是指具有直接从事或管理生产经营、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经济权利能力和经

3、济行为能力,依法成立并能独立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主体。 经济法主体的概括及类型化必须表明该类主体承载着经济法的权利(权力)义务。将经济法的主体概括为消费者、经营者和经济管理者三类,能够体现经济法调整的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的要求,能够表明经济法主体所承载的经济法的权利(权力)义务的特殊性。,二、消费者主体的概念,经济法的消费者,是指为了日常生活或公共产品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公共产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公共产品)或者接受服务,享受消费者权益的社会个体,主要包括为了满足生活消费或公共产品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自然人,也包括有上述行为的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思考: 金

4、融领域的消费者定义 财政领域的消费者定义,三、消费者主体在主体体系中的地位,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经济法的主体体系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以消费者为本”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消费者也应该得到优先的保护消费者处于弱者地位,应该给予特殊的保护 小结:在经济法的主体的体系构造中,消费者应处于核心地位:经营者的生产经营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有偿服务与商品,管理者应服务于消费者和经营者。对于所有的经营者与管理者而言,消费者是“上帝”。这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也是经济法必须贯彻的基本理念。,四、消费者运动,消费者问题,是指消费者在交易和消费中,其权益普遍容易遭受损害的问题。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与消

5、费高度分化,消费全体相对于生产经营者处于弱势的条件下产生的。 消费者运动,是在消费者问题出现过程中,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争取社会公正,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进行斗争的抗议和维权运动。,四、消费者运动,国外的消费者运动(发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1年,纽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消费者协会1899年,美国消费者联盟诞生,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消费者组织。 19世纪末,欧洲谴责、反对奸商的声浪迭起。为此,英国于1893年修改货物买卖法,对标的物瑕疵默示担保责任做了规定;德国、奥地利、法国分别于1894年、1896年和1900年制定了分期付款买卖法,以限制不利于消费者的苛刻契约条件。 1906年,

6、美国掀起了清洁食品运动,对食品加工中恶劣的卫生状况和劣质食品表示不满,促使国会制定了肉类检查法和洁净食品和药品法,后者授权当时隶属于农业部的化学局执行该法,成为著名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署(FDA)的前身。,四、消费者运动,国外的消费者运动(2)1960年代,美国消费者运动的领军人物、青年律师纳尔夫纳德( Ralph Nader )撰写了任何速度都不安全( Unsafety at Any Speed ),指出汽车缺陷是导致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并通过揭露通用汽车公司计划生产的“Corvair”汽车在安全措施与防污染设备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消费者利益在产品安全上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威胁。该书的影响:引发了

7、汽车安全运动,迫使通用公司召回成千上万辆缺陷汽车,推动美国于1966年制定了国家交通和机动车安全法(National Traffic and Motor Vehicle Safety Act,现为美国法典第15篇第38章)授权美国运输部对车辆及其装备和部件制定并实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美国据此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召回制度。 附注:2006年,美国AnnArbor环境集团发表了一个报告,称车内空气中的有害化合物含量是家居和办公室中的5到10倍!该报告的标题为“任何速度都有毒” ,这篇报告在美国汽车界和化工界引起的震动不亚于当年。,四、消费者运动,国外的消费者运动(3) 1950年

8、代,偶这消费者运动兴起,德国、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家相继成立了全国性消费者团体。 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概括了消费者应当享有的四项权利。 1960年,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比利时5国消费者组织在海牙发起成立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Consumer Unions, IOCU/CI)。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将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1985年,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了联合国消费者保护准则,对各国

9、保护消费者权益提出了要求和建议,成为消费者保护的第一部世界性纲领性文件。,四、消费者四,中国大陆的消费者运动 1980年代,各种假冒伪劣层出不穷,不断蔓延。 1983年,河北省新平县消费者协会成立。其初衷是由工商局牵头,建立一个“不收费的”、“维护老百姓利益”的群众组织,是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消费者协会。 1984年,广州消费者委员会、哈尔滨消费者协会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先后成立。 1985年,首次出现甲醇毒酒事件,此后接二连三发生,造成重大人身伤亡。 1987年,福建首开先河,制定了福建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随后大多数省级加以仿效。 1987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加入国际消费者组织联盟。 1993年

1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于1994年起施行。,四、消费者运动,中国大陆的消费者运动(2) 2005年,爆发“苏丹红”事件,涉及广东亨氏美味源食品、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新奥尔良烤鸡腿堡”等等。 2008年,爆发“毒奶粉”事件。 2009年2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彻底废除免检。 2009年12月,出台了侵权责任法,规定了产品侵权责任。 2010年2月,爆发海南“毒豇豆”事件。 小结: 第一,西方消费者运动民间自发进而官方介入。中国没有经历自发而有组织的消费者抗争阶段,自始消费者运动就是在各级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进行的。 第二,无论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得承认“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

11、主”,与劳工运动和劳动法一样,正是消费者运动,推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四、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一)消法中的消费者 消费者:为了个人目的购买或者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二)消法的基本特点以专章规定消费者的权利,表明该法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宗旨。特别强调经营者的义务。鼓励、动员全社会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同承当责任,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重视对消费者的群体性保护,以专章规定了消费者组织的法律地位。,四、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三)消法的适用对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农民

12、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法未作出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附注:农民作为生产消费主体,在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掌握的信息和谈判力等方面,甚至比城市的工薪消费者更弱,他们在购买种子、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时,经常遭受不法厂商的损害。,四、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四)消法规定的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1安全保障权。这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即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消法第7条)2知悉真情权。消费者在消费时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

13、利。(消法第8条) 3自主选择权。这是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消法第9条)(1)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2)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方式的权利;(3)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4)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享有的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四、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四)消法规定的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的公平交易、拒绝强制交易的权利。(1)质量保障。包括商品质量安全、商品质量能保证其应有的使用性能、符合经营者在其商品上或商品包装上或产品说明中标示的产品标准等内容。(2)价格合理。

14、不得非法牟利,更不可暴利“宰人”。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乱涨价、“搭车涨价”、变相涨价以及牟取暴利等。(3)计量正确。应采用正确的法定计量单位,使用经检验合格的计量工具,计算要准确。我国采用国际通用公制。(4)拒绝强制交易权。(消法第10条),四、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四)消法规定的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5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情况。依法求偿权是弥补消费者损害的必不可少的救济性权利。求偿的主体包括:(1)商品的购买者、使用者;(2)服务的接受者;(3)第三人,即消费者之外的因某种原因在事故发生现场而受到损害的人。求偿的内容包括:(1)人身损

15、害(无论是生命健康还是精神损害)赔偿;(2)财产损害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的损失。(消法第11条)为使受害的消费者能够方便、及时、有效地获得赔偿,联合国保护消费者准则第28条规定:“各国政府应当制定并维护法律,使消费者或有关组织能够通过迅速、公平、花费不多和容易进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取得赔偿”。如设立小额索赔法庭,建立集团诉讼制度等。,四、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四)消法规定的消费者的基本权利 6依法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消法第12条) 7求教获知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知识的权利。 (消法第13条) 8维护尊严权。即在购买、

16、使用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消法第14条) 9监督批评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法第15条),五、消费者的基本义务,1、支付相应对价的义务。消费者在享受产品和接受服务的同时,必须支付相应的对价。这是一项广义的义务。不仅指消费者在购买生产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接受服务过程中支付对价的义务,也包括消费者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时,必须履行依法纳税、依法缴纳相关费用的义务。生活小案例:加油站正常加油,但在加完油后未付款而驾车逃离。如何定性? 2、节约资源的义务。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建设的是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社会,因此,消费者必须履行节约资源的义务,贯彻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五、消费者的基本义务,3、理性消费的义务。消费者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相应的消费义务,包括自己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接受相关的教育,努力学习辨别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做到“理性消费”。 生活小案例:携带假名牌包赴欧受罚。 4、理性维权的义务。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过程中,必须运用法律赋予的手段和途径,不得采取过激和不合法的手段,要做到“理性维权”。 5、遵守法律的义务。消费者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