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大劳动法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228610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电大劳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5年电大劳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5年电大劳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5年电大劳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5年电大劳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电大劳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电大劳动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劳动法狭义 2、劳动关系 3、劳动法调整的对象 4、劳动法体系 5、劳动法学体系 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7、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8、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 9、劳动法律关系 1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1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 12、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 13、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14、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17、劳动法律关系变更 18、劳动法律关系消灭 19、劳动就业 20、职业介绍 21、职业介绍机构 22、境外就业中介 23、就业服务。 24、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 25、集体合同 26、职业培训 27、职业分类 28、职业技能鉴定 29、职业资格 30、职业资格证书 31、工资 32、工

2、资总额 33、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 34、最低工资 35、最低工资标准,亦称最低工资率 36、工资集体协商 37、工作时间 38、休息时间 39、标准工作时间 40、非标准工作时间 41、缩短工作时间 42、不定时工作时间 43、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综合计算工作制) 44、劳动安全卫生 45、劳动安全法 46、劳动卫生法(劳动卫生规程) 47、劳动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48、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制度 49、劳动安全卫生的检查制度, 50、劳动安全检查制度 51、未成年工 52、劳动纪律(职业纪律) (执业规则) 53、职业道德 54、社会保障 55、养老保险(年金保险) 56、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57

3、、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58、失业保险 59、疾病保险(病伤保险) (健康保险) 60、医疗保险 61、工伤保险(职业伤害保险) (职业伤害赔偿保险) 62、生育保险 63、职工福利(职业福利) (集体福利) (职工生活福利)64、职工民主参与(职工民主管理、劳动参与) 65、劳动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66、劳动监察员 67、劳动监察检查权 68、劳动监察建议权 69、劳动监察处分权 70、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71、群众监督 72、一般性监督检查 73、劳动争议(劳动纠纷) 74、权利争议(实现既定权利的争议) 75、利益争议(经济争议) 76、个人的争议 77、集体的争议 78、个别争议

4、 79、团体争议(集体合同争议) 80、合同争议 81、法律争议 82、劳动争议处理原则 83、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84、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86、劳动争议仲裁员 87、专职仲裁员 88、兼职仲裁员 89、和解 91、仲裁 92、违反劳动法责任即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1、劳动法狭义:一般是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一定的颁 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劳动法,1994 年 7 月 5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 通过。于 1995 年 1 月 1 日期施行的.广义上理解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中,除了 包括上述的狭义劳动法中的法律规范以外

5、。还包括其他 各种规范性文件中有关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 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 2、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 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狭义的 劳动关系,专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3、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指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 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其中,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调 整的主要对象。 4、劳动法体系是指构成劳动法律部门中不可缺少的相 互间有内在联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其内容包括就业 促进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 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 成年工特

6、殊保护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 制度、劳动争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 5、劳动法学体系是指在劳动法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分析所形成的体系。 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包含在整个劳动法体系之中, 集中体现劳动法的本质和基本精神,贯穿于各项劳动法 律制度之中,贯穿于劳动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 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是劳动法的核心和灵 魂。 7、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是指任何具有劳动能力且愿意工 作的人都有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的权利。狭义:指劳动者 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广义:劳动者依据法律、 法规和劳动合同所获得一切权利。其内容包括:平等就 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获得劳动

7、报酬的权利、获得休息 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 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 议处理的权利、结社权、集体协商权、民主管理权。 8、劳动者的基本劳动义务是指根据劳动法律规范的要 求,劳动者在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当履行的基本劳动义 务。其内容包括: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 劳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职业道德。 9、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过程中 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10、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 照劳动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也即是 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劳动法律关系一方是劳动者,

8、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构成劳动法 律关系的第一要素。 1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根据劳动法的规 定,能够享有有劳动的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能力。是 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之一。 依照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公民自 16 周岁起具有劳动权 利能力。也就是说。公民自 16 周岁起即具有成为劳动 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来源:考试大 12、劳动者的劳动行为能力是指以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 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是劳动 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之一。依 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公民自 16 周岁起具有劳动 权利能力。也就是说。公民自

9、16 周最起即具有成为劳 动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13、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 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他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 要素,是联结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媒介,也是劳 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 14、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 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必须共同 指向同一对象才能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因此客体是构成 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在我国,劳动法律 关系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17、劳动法律关系变更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 关系法律规范,变更起原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内容。其包 括: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及不以人的意志为

10、转移的事件。18、劳动法律关系消灭是指劳动者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 法律规范,终止其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包括:合 法行为、违法行为及事件。 19、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年龄内自 愿从事某种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活动。 20、职业介绍是指有关部门和机构依法为用人单位招用 人员和劳动者求职与就业所提供的就业中介服务。考试 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21、职业介绍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职业介绍服务 工作的专门机构。其设立条件为:有名缺的业务范围、 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 公设施和一定数量的开办资金;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 业资

11、格的专职人员;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2、境外就业中介是指为中国公民境外就业或者为境外 雇主在中国境内招聘中国公民到境外就业提供将服务。 23、就业服务是指为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活动。具体说,就是通过市场这种中介,用人单位和劳 动者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行使用人自主权,劳 动者形式择业自主权。 24、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 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 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25、集体合同,亦称集体劳动合同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 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 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

12、一致 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26、职业培训,即职业教育,亦称职业训练、职业技术 培训或职业技能开发,它是根据现代社会职业需求以及 劳动者的从业意愿和条件,对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 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 教育和训练活动。 27、职业分类,是指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 和劳动力管理的需要,对所有职业,按照劳动者所从事 的工种的类别和一定的划分原则进行的归类界定。 28、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依法进行 技术等级资格的考核和认定。 29、职业资格,是指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学 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从业资格和职业资格。30、职业资格证书,

13、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 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 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 价和鉴定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 识和技能的证明。 31、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集体合 同与劳动合同的约定,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 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货币报酬。 32、工资总额,也称工资总量,是指用人单位在一定时 间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体劳动者的工资。 33、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对全国工资总额从 宏观调控上进行调节和控制,确保工资总额的增长与国 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34、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工作时间

14、内提供 了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工资报酬。 35、最低工资标准,亦称最低工资率是指单位劳动时间 的最低工资数额。 36、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 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 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 的行为。 37、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 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38、休息时间,广义上指劳动者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不从事工作而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劳动者在工作时 间之外的所有休息时间的总和,包括工作日内的休息时 间、工作日间的休息时间、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法 定的节假日休息时间、探

15、亲假休息时间和年休假休息时 间等。狭义的休息时间仅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工作 日间的休息时间和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 39、标准工作时间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正常情况下的工作 时间,分为标准工作日和标准工作周。 40、非标准工作时间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不同与标 准工作时间的工作时间。 41、缩短工作时间是指法定特殊条件或特殊情况下不少 于标准工作时间的长度的工作时间。 (包括:从事夜班工作、未成年劳动者、哺乳期 12 个 月内) 42、不定时工作时间,又称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根据法 律规定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每日无固定的工作时间, 是使用于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 无法按标准工作时

16、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劳动者的一 种工作时间安排。 (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 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 机、和装卸工) 43、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也称为综合计算工作制,是指 分别一周、月、季、年等为周期,总和计算工作时间, 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于法定标准时 间基本相同。 (包括: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地质 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 44、劳动安全卫生,又称职业安全卫生,是指直接保护 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的法律制度。 45、劳动安全法,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 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 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 46、劳动卫生法(劳动卫生规程) ,是指国家为了改善 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这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防 止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所采取的各 种防护措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7、劳动安全卫生认证制度,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进行 之前,依法对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主体的能力、资格以及 他安全卫生因素进行审查、评估并确认或条件的制度。 48、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