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总论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110123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3.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腧穴总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腧穴总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腧穴总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腧穴总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腧穴总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腧穴总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腧穴总论ppt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腧穴总论,目的要求,1. 掌握腧穴的定义、腧穴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关系。腧穴的分类,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特定穴,腧穴定位的方法。 2. 熟悉腧穴的命名,腧穴的作用,腧穴概念的形成、腧穴学的发展。 3.了解腧穴的特异性研究。,一、腧穴的定义:,腧与“输”“俞”意音相通,有转输或输注之意。水流转输灌注。 穴指空隙或聚集之意(部位)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部位 转输的部位 把疾病输注(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把针或灸的感应转输到病所,定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疗法施术的部位。,二、腧穴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腧穴概念的形成 腧穴的发展第一阶段:无定位阶段,

2、以痛为输第二阶段:定位定名阶段第三阶段:系统分类阶段,从古医籍看针灸腧穴的发展,、我国最早的经典医籍黄帝内经论及腧穴的部位,名称,分经,主治等。但不够完整。、黄帝八十一难经提出了特定穴中的“八会穴”,、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全书十二卷篇其中多篇专门论述腧穴,为腧穴学理论实践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方收集大量经外奇穴首创彩色挂图,、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绘有十二幅十二经经穴图。铸成两具腧穴铜人模型。为针灸教学树立了典范。、元代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把十二经与任督脉合称“十四经穴”、明代杨继州针灸大成是一部总结性的著作。对腧穴论述详细如:腧穴的主治详尽、辩证

3、取穴,并附有医案,、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把历代医籍十四经经穴数目收集了个,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后至今对腧穴的作用、规律性联系等作了大量研究,并陆续发现一些新的经外奇穴使腧穴学不断充实提高。,三、腧穴与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的关系,(一)腧穴与阴阳五行的关系,经脉分阴经与阳经,经脉中的腧穴亦分属阴阳 五输穴:井 荥 输 经 合阴经 木 火 土 金 水阳经 金 水 木 火 土,(二)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腧穴分别归属于各经络,经络属于一定的脏腑,腧穴为脏腑经络气血输注的部位腧穴-经络-脏腑,四、腧穴的命名,(一)天象地理:依据大自然的天文、地理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二)人事

4、物象:以动、植物、建筑物以及其他物品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而命名 (三)形态功能:以人体的解剖部位、生理功能、穴位的治疗作用、人体的各个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等而命名,五、腧穴的分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一) 经穴,凡属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经穴的数目:,清代 李学川针灸逢源 361穴, 双穴(十二经穴)穴单穴(任、督脉)穴,(二)奇穴,十四经穴以外,临床逐渐发现有奇效的穴位;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奇穴的数目:,千金方记载有个 针灸学简编(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编)穴 针灸腧穴索引谢筠寿编 穴

5、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郝金凯1963年编 588穴至今仍然不断发现新的奇穴,(三)阿是穴,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为腧穴,“以痛为腧”。还有“天应穴”、“不定穴”等之称。,三类腧穴的特点:,六、腧穴的作用,(一)生理方面输注气血,腧穴是渗灌气血、神气聚会、通调营卫的场所。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部位) 灵枢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络脉之气,所以渗灌诸节也。人体气血的虚实盈亏必须通过经络反映到腧穴,(二)病理方面反应病证,内脏或经络有病时,穴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反应点:压痛、结节、肿胀、瘀血、丘疹、虚陷、皮色或皮温改变等。,(三)诊断方面协助诊断,

6、既然穴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就是穴位能反映病证、协助诊断,(四)治疗作用防治疾病,腧穴是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部位。通过刺激穴位, 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和调,扶正祛邪。,七、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腧穴的治疗作用: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近治作用:,有治疗穴位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脏腑病变的作用。这是所有穴位的共同点。,远治作用:,十四经穴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的远隔穴位所在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变,甚至对全身有影响。,特殊作用,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 机体功能增强 某些穴位 (同一穴位) 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相对特异性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素髎升

7、压,八、特定穴,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因其作用不同,分布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一)五输穴(首见于灵枢),、含义:十二经中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 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穴位。 古人以自然界水流现象比喻气血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运行的动向是:由小大 由浅深,灵枢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经气所出之处,如水的源头-井 经气流过之处,如刚出的泉水微流-荥 经气所灌注之处,如水流由浅入深-输 经气所行经的部位,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经 经气充盛,由此汇入脏腑,如百川汇合入海-合,、分布规律: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特点及应用:,井穴

8、所出为井指经气所出的地方特点:经气浅小,十二经各有一井穴分布:手足之末端应用:有泄热、开窍、通闭之功有急救作用,治疗神志昏迷 灵枢病在脏取之井 难经井主心下满(肝木病),荥穴所溜为荥指经气开始流动特点:经气稍大,经气开始流动的 部位分布:多在掌指、跖趾关节前应用:治疗热病灵枢病变于色者取之荥难经荥主身热(心火病),输穴所注为输指经气灌注的地方特点:经气渐盛分布:掌指、跖趾关节后应用:用于关节病变 灵枢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难经输主体重节痛(脾土病),经穴所行为经指经气畅通无阻, 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特点:经气较盛较大分布:腕踝关节附近应用:治喘咳、寒热、咽喉病变 灵枢病变于音取之经 难经经主喘

9、咳、寒热(肺金病),合穴所入为合指经气会合之处特点:经气深大,由此深入,会合 于脏腑。分布:肘膝关节附近应用:脏腑病 灵枢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合主逆气而泄(肾水病), 五输穴配五行:井 荥 输 经 合 阳经 金 水 木 火 土 阴经 木 火 土 金 水,、五输穴与五行关系, 临床应用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本经子母补泻配穴法: 如 肺虚证肺经属金,补土穴太渊肺实证泻水穴尺泽他经子母补泻配穴法 如 肺虚证补脾经之土穴太白肺实证泻肾经之水穴阴谷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以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

10、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的一种治疗方法。),(二)原穴 (首见于灵枢),1含义: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 位。共十二原。阴经以输代原,阳经排列在输穴后 2分布:腕踝关节附近 3应用:帮助诊察疾病 脏腑有病 可反映到原穴上 灵枢“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应,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治疗脏腑病变。 灵枢五脏有病当取十二原,(三)络穴 (首见于灵枢),1含义:络脉从经脉分出的部位。有沟通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共十五络: 十二经络穴、任脉络穴鸠尾、督脉络穴长强、脾之大络大包,2分布: 十二经络穴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 任脉位于腹部的络穴鸠尾散于腹部 督脉位于尾骨下的长强穴散

11、于腹部 脾之大络大包穴分布于胸胁,3应用: 十二经络穴治疗相表里两经的病变 任督络穴、脾之大络治躯干前后病变; 脾之大络还可治全身的关节痛、四肢无力,原络穴可配合应用, 称“原络配穴法”、“主客配穴法” 例:先肝病(先病者为主)取肝经原穴太冲(主穴)后胆病(后病者为客)取胆经络穴光明(客穴),(四)俞穴 (首见于灵枢),1含义: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 的腧穴。十二俞穴。 2分布:背腰部,均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 3应用:治脏腑病变以及与脏腑 相关的五官、皮肉、筋脉病变多用于脏病 (从阳引阴),(五)募穴 (首见于素问),1含义: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 的腧穴。十二募穴。 2分布:胸腹部,与其所属的脏腑

12、部位基本相一致,分布于本经,也有分布于他经。 3应用:治疗脏腑病变多用于腑病 (从阴引阳),难经阴病行阳俞在阳。 素问阴病治阳俞穴分布在背部,属阳,为阴病行阳的位置脏属阴,多以背俞穴治脏病以阳治阴、从阳引阴 难经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 素问阳病治阴募穴分布在胸腹部属阴,为阳病行阴的位置腑属阳,多用募穴治腑病以阴治阳、从阴引阳,俞、募穴配合应用,称俞募配穴法。 如胃痛中脘配胃俞,(六)八会穴 首载于难经),1含义: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2分布:躯干部和四肢部 3应用:治疗八种精气有关的病变,(七)郄穴 (首载于甲乙经),1含义: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共十六郄穴(十二经

13、、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各有一郄穴)。 2分布:肘膝关节以下 3应用:治疗本经、本脏腑的重症、急症阳经郄穴多治痛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郄穴除单独使用外,常与八会穴配合使用,称“郄会配穴”。如:孔最配膈俞治疗肺病咳血,梁丘配中脘治疗急性胃脘疼痛。,(八)下合穴 (始见于灵枢),1含义: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穴位(六腑经气在下肢足三阳经汇合的部位)。 2分布:膝关节附近 3应用:治疗六腑病变 灵枢“合治内腑。”,(九)八脉交会穴,1含义: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会的八个腧穴。 2分布:肘膝关节以下 3应用:治本经及奇经八脉的病变。,并可根据两脉相合的腧穴配合应用: 公孙通冲脉合于心、胸、

14、胃 内关通阴维脉 后溪通督脉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 申脉通阳跷脉临泣通带脉合于目锐眦,耳后、颊、颈、肩外关通阳维脉列缺通任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照海通阴跷脉,(十)交会穴 始见于甲乙经),1含义:两经及两经以上的经脉相交或会合的腧穴。 2分布:头面、躯干部 3应用:治本经及相交经脉的病变。,九、腧穴的定位方法:,(一)骨度分寸法 (二)体表标志法 (三)手指比量法 (四)简便取穴法,(一)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量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 见39“常用骨度表”,(二)体表标志法(自然标志取穴):,以人体自然标志如五官、毛发、关节、肌肉

15、等定取穴的方法 固定标志法: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部、骨节的凹凸、肌肉的隆起等。如膻中、天枢、太溪、昆仑,背部的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活动标志法:需要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凹陷、皱纹,低头最高的棘突为第七颈椎棘突,肩胛冈内侧端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高点平第四腰椎棘突,(三)指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比量法),以患者手指的某部折作一定分寸来定取穴位的方法, 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寸。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拇指同身寸法:,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寸。 用于四肢部取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