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余庆县中考命题培训课件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109358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余庆县中考命题培训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3年余庆县中考命题培训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3年余庆县中考命题培训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3年余庆县中考命题培训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3年余庆县中考命题培训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余庆县中考命题培训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余庆县中考命题培训课件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烈欢迎松烟中学全体语文教师,中考语文备考之我见,余庆县龙溪中学 陈俊,主要内容: 一、考试依据 二、考试要求 三、考试内容 四、应对策略,一、考试依据 考试命题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以贵州省中考考试说明、遵义市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科实施意见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试题以“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以“说明”、“意见”为命题取材范围。语言积累材料选自课内,汉字、词语积累是课文中常用汉字及词语;句子、篇段积累,限于“课标”规定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50篇、首)以及教材要求背诵的现代文(12篇、段)。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内,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综合

2、性学习考试内容源于初中6册语文书中的综合性学习。作文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二、考试要求,思想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试题内容的要求,不超“两标”(课标考标) 不超“课文”(基础知识) 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不出现争议、歧义 不出现重复考查,基础知识选材不超“课文”,1. 汉字积累容易读错的字(课文)多音字(课文) 2. 词语积累常用词语(课文)容易理解错误的词语(课文) 3. 句子、篇段积累古诗词默写(课标)现代文默写(课文) 4. 文化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主要的人物、情节(课标)文学、文章体裁常识(课文),文章基础知识

3、,内容写法,主题 要点 情感,结构表达手法语言,总分、并列、递进、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叙述 描写 议论 说明 抒情,特点 修辞,顺叙、倒叙、插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论点、论据、论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准确、生动、具体、形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象征、衬托、悬念、铺垫、伏笔,“1234” 的内容要求,“1”个特点:文体特点 “2”个方面:内容、形式 “3”个变换:整体、部分、整体 “4”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启示,三、考试内容: 近三年中考内容回顾,2011年四个板块26小题 2012年四个板块26小

4、题 2013年四个板块26小题,规范、统一、有规可循,板块一:积累与运用(30分),1-6为选择题(18分), 7-8为填空题,其中第7题包括8个小题为默写。(12分),1.汉字积累:命题内容要从六册书下注解中的多音字、同音字、易读错字方面下手。形式为选择题,题干偏重“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当然也可能是“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近几年偏重考“读”,当然也可以考字形。 如:13年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1年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12年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不考查平卷舌、边鼻音、前后 鼻韵和阳平上声的区别。,命题要求:,2.词语积累:从近三年中考来看,

5、词语积累的命题内容偏重六册书中出现的词语、成语的意思。题干偏重“意思相近的一组”“意思(不)完全相反的一组”“词语意思和词语对应正确(有误)的一项”;当然也有可能会考测“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一般不考成语的运用。 如13年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12年意义不完全相反的一项是。,3.文化积累: 从近三年中考来看。文化积累的命题内容偏重教材涉及到的作品作者朝 代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连线错误的问题。当然也会考到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问题。 如:13年、11年选项的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12年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命题要求:四个选项要具有一致性、句式尽可能相同,同类性、作品体裁尽可能相同,代表性,选取

6、的作品或作者尽可能代表古今中外的经典和名家。,4.标点符号:从近三年中考来看,标点符号的命题内容偏重对顿号、逗号、引号、问号、冒号、 破折号、省略号、分号的考测。题干基本都是“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如13年涉及冒号、引号、问号、省略号的考测。命题要求:选材句子内容尽可能有一定时代性、地域性、新闻性、熏陶性。,5.6语言运用:5.命题内容从句子衔接、句序、句式变换方面着手,6.命题内容从提取句子主要信息入手。命题要求:对第6题的命题一定选取的是一个长单句,不选句群或复句。复习时着重让学生能找到主谓宾。,7-8为填空题,其中第7题包括8个小题为默写。(12分),命题要求:根据“课标”规定的古

7、诗文背诵推荐篇目(50篇、首)以及教材要求背诵的现代文(12篇、段)。近三年考过的不考,第七题出题规律,先易后难,先默写诗,其次默写词,第三默写文言文中的语句,第四默写现代文篇段中的句子,最后是按要求默写。,现代文默写:13年春,12年周庄水韵,11年海 燕,10年白杨礼赞 诗句默写:13年望岳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行路难 12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无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11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蒹葭观刈麦 词句默写:13年水调歌头破阵子12年天净沙破阵子11年水调歌头相见欢 文言文默写:13年小石潭记,12年桃花源记送东阳马生序,11年出师表爱莲说,10年岳阳楼记生于忧患死于

8、安乐三峡论语六则,板块二:阅读理解(50分),现代文考标要求: 能阅读课外一般的现代文,理解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启示 1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中心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点 3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及其作用 5了解文章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及其表达效果 6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7.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8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情境、形象作出评价 9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对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作出评价,命题内容 文意把握

9、 词句理解 写法探究 作品感受,(一) 现代文一 (16-17分) 1.整体感知文意 具体是指学生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把握文意,理解内容,进行文章的要点梳理和概括。 命题内容主要围绕“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 什么这样写”来设置问题。 如:13年1.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2年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1年1.用简洁语言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2.词句理解(一般设2个题从形式和内容),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4、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5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命题要

10、求: 使用修辞手法的语句景物描写性语句人物描写性语句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议论、抒情性语句,3.写法探究,1、从全文看,某某事件在内容和结构起什么作用。 2、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3、本段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如:13年4. 文章是怎样刻画爷爷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简要分析 12年4. 文章是怎样刻画小女孩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11年4.两位黑人给老太太送花送钱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特别提示:2013年中考说明新增了对“了解文章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考测,但我们在2013年的中考题中没有发现对这一点的命题,2014年要注意

11、对这一点的命题。如: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一例简析其效果?,对描写对象、人物感情、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命题形式: 1、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此类情形 2、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3、你对文章中人物有何评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如:13年5. 读了本文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2年5. 读了此文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1年5. 读完本文,你从老太太和两位黑人身上各得到了什么启示?,4.谈感受,(二)现代文二:议论文与说明文(15-16分)议论文命题内容:围绕论点、论据

12、、论证及语言特点,涉及4个题目。,如: 13年12年11年的第一题都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3年2. 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 12年2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论据。 11年2.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13年3. 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2年3. 第段“这种影响力往往是隐性的”一句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11年3. 文章第(11)段引用的老子的话属于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13年4. 第段“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商界精英李宁“中的“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12年4. 第段是怎样证明中心论点的?请简要分析。 11年4. 文章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说明文:虽然近三年

13、没考说明文,但前2008年2010年却都是考的说明文,说明文的命题内容主要围绕对说明的内容、说明的方法、顺序及题目的理解(说明的对象及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几方面进行考测。过去考了4-5个题。,如:10年1. 题目“话说风筝”指明了本文的什么? 09年1. 麦克古尔关于拯救地球的观点是哪一年提出的? 08年1. 能源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代? 10年2. 读第段,看看风筝在材质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09年2. 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08年2. 氢气作为新能源有哪些优点?(用原句作答) 10年3. 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09年3. 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

14、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08年3. 划线句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中“这”指代什么? 10年4. 第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09年4. 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能删除吗?为什么? (3分) 08年4. 划线句 “它的唯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中“唯一”能删吗?为什么? 10年5. 北京风筝和山东潍坊风筝各有什么特点? 09年5. 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08年5. 本文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选一种简析其效果。,(三)文言文命题(11分),文言文的命题内容偏重对课内

15、篇幅短小、记人叙事文章的考测。题目设置3个题,围绕字词解释,翻译句子,内容及中心的理解和对人物评价三个方面考测。 命题要求:字词解释涉及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的活用等字词解释。 翻译句子:从特殊句式着手。倒装句、反问句、省略句、包含有难理解字词的句子。,注:不考议论文和诸子百家,古诗词鉴赏的命题内容偏重1.对古诗词抒发的作者感情;2.描绘的画面,关键动词、形容词、叠音词的理解,表达方式的把握,表现手法理解,抒情方式的把握,用典句子的赏析,使用修辞手法句子作用的简析,蕴含哲理句子的分析等2个方面命题。,(四)古诗词赏析命题(6分),板块三:综合性学习(10分),综合性学习的命题主要围绕

16、社会热点问题、学校实践活动、书上探究性学习等几方面来考测。题目设置3个大题。围绕拟写标语、确定主题、调查方式、设计栏目、设计活动方式、设计调查问题、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写祝福语、写一则新闻、写一则广告语等方面来设题。 如13年1. 列举出四种中国古代歧视妇女的现象。2. 简要介绍一位杰出女性。3. 对广大妇女写一句祝福语。11年.活动结束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则一句话新闻。,板块四:写作(55+5分),写作的命题主要围绕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来考测,当然也不能忽略材料作文。 命题要求:题目精炼,句子短小,有一定艺术性,有扩展空间。,四、应对策略,1、根据考试内容准备基础知识资料包 2、规范答题模式,训练答题技巧,试题答案的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