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情结 演示文稿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5108346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情结 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水情结 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水情结 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水情结 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水情结 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水情结 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情结 演示文稿(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人的山水情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自然绝不是人的一部分,而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人应该放弃自我本位,化入自然,像自然一样生活,一样存在。因而,要想真正知道鱼的快乐,只有“变”成一条鱼,像鱼一样悠然而游于水中。,“我们发见我们底情感和情感底初茁与长成,开放与凋谢、隐潜与显露,一句话说罢,我们底最隐秘和最深沉的灵境都是与时节、景色和气候很密切地互相缠结的。一线阳光、一片飞花,空气底最轻微的动荡,和我们眼无量数的重大或幽微的事物与现象,无不时时刻刻在影响我们底精神生活,及提醒我们和宇宙的关系,使我们确认我们只是大自然底交响乐里的一个音波,离,它要完全失掉它存在的理由,合,它将不独恢复一

2、己底意义”,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人的“行”、“坐”活动,与水云的起落节奏,已经融合无间,如自然生态一般;,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光色,跟人类的生命绝不是不相干的存在。每一片飞花

3、,每一线星光,都在提醒着人类的心灵与宇宙的关系。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到过感动的人,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一身之中,凡所思虑运动,无非是天。一身在天里行,如鱼在水里,满肚子里都是水。 -朱子语类,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我们似乎为奖励人性中的矛盾,以保证生活的丰富,几千年来一直让儒道两派思想维持着均势,于是读书人便永远在一种心灵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与伊皋,江湖与魏阙,永远矛盾着,冲突着,于是生活便永远不谐调,而文艺也便永远不缺少题材。矛盾是常态,愈矛盾则愈常态。今天是伊皋,明天是巢由,后天又是伊皋,这是行为的矛盾。当巢由时嚮往着伊皋,当了伊皋,又不能忘怀于巢

4、由,这是行为与感情间的矛盾。在这双重矛盾的夹缠中打转,是当时一般的现象。反正用诗一发洩,任何矛盾都注销了。 岳阳楼记,这么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赤子之心】 我们读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总觉得那里头有活的生命。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峰,每一片云,每一株树,都表现着灵性,显露着生命。不仅如此,我们还感觉到山与水,树与云之间那种亲密谐调的关系。水缠绕、依恋着山。山也谛视着水的无限的清波,倾听水无限的情话。云厮守着树,轻轻拂弄着树梢;树也伸出她的枝条,摇曳着无限依恋的情意。不必说明哪一首古诗表达过这种意境,凡优秀的山水诗,一般都含有这一份神秘的性灵。 在现代

5、人看来,中国的山水诗画理论,中国的自然哲学,无一不表达着对大自然孩子般的依恋,天真的赤子之心。南朝人宗炳的山水训说:“山水质而有趣灵”。唐人沈佺期的范山人画山水歌说:“一草一木栖神灵”。,杜甫有两联诗,被后人称之为“见道”之语: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中国古代诗人在自然面前,放弃了理性的生硬与意志的骄傲,甚至放弃了人类中心的心态。人来自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手足、朋友,是可以嬉戏,可以晤谈,可以心心相印的友人,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这块地方可能并不是我们现在正匍匐

6、的地方,但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出发去寻找它。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栖所,也是我们心灵的故乡,精神的家园,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马克思:劳动、商品拜物教与现代人的异化 韦伯:现代社会“理性化的劳动和生产组织”, “对利润的追求和合理的纪律这两者的结合” 阿隆: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现代化给人类预备了一个“铁笼”; 福柯:现代社会规训社会、纪律社会,海德格尔:图像时代,常人统治,世界的平庸化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技术时代下的工具理性,数学几何学 秩序 日常生活的刻板性(工具理性、合理化、官僚化) 绝对性

7、 普遍性、平均一律化 确定性规范性,现代人已经与大地分离,钢筋水泥浇铸的城市把我们包裹起来,四季的冷暖差别被空调抹去,灿烂的星空,山花的芳香,松涛海韵,雾霭虹霓一切我们曾经能够切身感受到的事物忽然都变成了屏幕中一晃而过的声光流影,那么陌生,那么匆忙,缺乏任何深度和密度。,想象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当冰冷的机器让世界只剩下理性的算计时,文学是否还能承担了一种世俗的拯救功能,重新唤醒我们已经沉溺的心志,融化我们已经冻结的感觉,把人们从日常生活的平庸刻板中拯救出来?,当世界不断标准化和低俗化时,文学能否守护个性的尊严与人性的丰富性,通过维护语言的创造性和纯洁性而净化人类的心灵?,大自然,艺术感性恢复人性的恢复人的解放,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 那么人将仰望而问 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 是的 充满劳绩 然而,人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