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课件: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107503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X 页数:92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课件: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课件: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课件: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课件: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课件: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课件: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1卷b版)课件: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高考地理 (新课标专用),考点一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2018课标,36(2)(4),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 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 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 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

2、 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 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 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五年高考,(1)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6分) (2)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4分),答案 (1)(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 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2)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

3、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生产方式选择的原因。模块化施工的好处应从当地自然条件不宜长 时期建设和分散化生产在时间、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说明。 (2)本题考查区域发展条件。两国的优势应从天然气开发和消费过程分析,结合资源赋存、开 采技术、运输能力、资金投入和市场需求回答。,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6江苏单科,25,3分)与2003年相比,2013年(双选) ( )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供水总量增大 C.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4、,答案 AC 图中信息表明再生水的供水量大幅提高,故A项正确。2003年的供水量为8.3+25. 4+2.1=35.8,2013年的供水量为3.9+17.9+8.0+3.5=33.3,故B项错误。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尤其是环境用水量大大增加,且增加最明显,故C项正确,D项错误。,名师点拨 本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2003年和2013年供水量的具体变化,否则容易错选B项。,2.(2016江苏单科,26,3分)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双选) ( ) A.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答案 AD 南水北调缓解了水资源短缺,有利于改善生

5、态环境,故A项正确,B项错误。远距离 调水提高了水的使用成本,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故C项错误,D项正确。,易错提示 学生容易错选B项。原因是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不够了解,调水只是缓解水 资源短缺,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两题。,3.(2014浙江文综,1,4分)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 B. C. D.,答案 D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目的是

6、缓解北方缺水的局面,且东线主要为大运河,大运河航运 条件会有明显改善。图中丙、丁、戊的海拔分别为10 m、40 m、1 m,因此,丁至戊河段可以 自流引水,而丙至丁河段则不能自流引水。故选D项。,4.(2014浙江文综,2,4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答案 A 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后,可能导致取水处下游河段水量减少、水位降低,进而可能产 生海水倒灌入侵河道的现象,阻碍长江泥沙向海洋输送,因此排除B和C选项。长江口外海洋 潮汐主要受

7、月球引力、季风等因素影响,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几乎不受南水北调工程影响。 南水北调可提高社会特别是北方人们对长江水质的关注,故选A项。,5.2015广东文综,41(4)(5),14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 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完成(1)(2)题。,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答案 (1)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

8、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于水生生 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2)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加强对沿岸 工业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解析 (1)南水北调工程对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既有自然方面(水量、气候、生物),又有社会 经济方面(航运、养殖、旅游),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工业布局、强化监督制度、提高环保意识等 方面。答题中要注意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考点二 产业转移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

9、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8课标,1,4分)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 )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答案 A 本题考查产业发展。关闭自有生产厂的目的是将产业发展的重点由低附加值的生 产环节转移到高附加值的研发和营销环节,提高了附加值,A项正确;自有生产厂家人工成本不 一定比加盟生产厂高,B项错误;多家生产厂加盟扩大了规模,C项错误;加强合作,不需要关闭自 有生产厂,D项错误。,知识拓展 工业微笑曲线 工业生产各环节的附加值在研发(起始环节)和营销(结束环节)较高,在加工(中间环节)过程中

10、 附加值低,形如笑脸状曲线。,2.(2018课标,2,4分)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 )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答案 D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与温州相比,上海为国际化大都市,产业基础雄厚,对外开放程 度高,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有利于服装产品研发,D项正确;温州与上海都具备基础设施和交通 优势,A、B项错误;由图中“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可知,M公司市场为全国而不是上海,C项错 误。,规律总结 研发中心的区位条件:(1)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2)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政策扶 持力度大,内部交易成本低;(4)利于市场的扩展,应分布在

11、大城市。,3.(2018课标,3,4分)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 )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答案 A 本题考查工业生产。由“加盟”“专卖”“研发”等信息可知,M公司一直致力 于打造自主品牌,A项正确;扩大生产规模、产品款式多样并不是M公司致力发展的方向,B、C 项错误;由“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可知M公司产品市场主要为国内市场,D项错误。,知识拓展 打造自主品牌的意义:我国工业企业起步较晚,在同类产品中市场竞争力较低,打造 自主品牌可提高知名度,拓展市场范围,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益。,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

12、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 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 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 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16课标,1,4分)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答案 D 与景德镇相比,佛山在20世纪80年代并不具有市场优势,故A项错误;两地相比,景德 镇瓷业最初是在原材料产地的优势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佛山陶瓷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因为原材 料充足,

13、故B项错误;陶瓷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故C项错误;材料提及,20世纪80年代 初,佛山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并迅速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则引进 国外先进生产线,利益于国家开放政策首先在此实施,故D项正确。,易错提示 学生容易错选A项。原因在于没有读懂题干信息。题中信息表明最初是景德镇的 市场大,20世纪80年代佛山迅速超越了景德镇。,信息解读 “20世纪80年代初”反映了时代背景,此时我国刚开始对外开放,最早开放的是东 南沿海地区;“率先引进”“逐步发展成为”表明其当时的发展关键是引进了生产线。,5.(2016课标,2,4分)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14、(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答案 A 陶瓷产业是高污染产业,由于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地价上涨、环 保压力等因素促使该主产区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进而促使该主产区的陶瓷产业向外转移,故A 项正确。,信息解读 注意“陶瓷产业向外转移”是在“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的背 景下产生的,而城市中心区一般以第三产业为主,故第二产业的陶瓷产业需向外转移。,6.(2016课标,3,4分)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 C 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技术

15、水平高,制瓷历史悠久。所以其吸引佛山陶瓷 产业转入的主要优势是产业基础好,故C项正确。资金、交通是佛山的优势,故排除A、D项。 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不是因为劳动力因素,故B项错误。,审题技巧 高考试题中每一个材料都是有效信息,该题组中前两个问题都没有涉及“瓷 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这一信息;而瓷业中心意味着该地陶瓷产业基础好、配套协 作能力强,利于陶瓷产业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 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7.(2016课标,3,4分)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规模 B.劳动

16、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答案 B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家电组装工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为了获取最大利 润,工厂不断向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转移,故B项正确。,审题技巧 判断家电组装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关键,因此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 动力,降低生产成本。,8.(2016课标,4,4分)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 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答案 A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以及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越南劳动力成本低,对日资家 电组装工厂投资吸引力大,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是因为中国有巨大 的市场,A项正确。家电组装工厂的技术来源于日本,B项错误。中国的劳动力素质高,基础设 施水平高,生产成本也较高,因此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吸引力下降,故C、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