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农业局二00五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507356 上传时间:2017-09-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农业局二00五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区农业局二00五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区农业局二00五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区农业局二00五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区农业局二00五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区农业局二00五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农业局二00五年工作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区农业局二 00 五年工作总结2005 年是中央、省、地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年,也是我区农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农业局系统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始终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调整种植结构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战胜了农业发展的各种困难,实现了在大旱之年保持农业、农村经

2、济总体发展较好的态势。 一、全区农业工作运行情况(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84.67 亿元,比去年增长5%左右,其中农业(种植业)总产值实现 50 亿元,与去年持平。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700 元,在去年基础上增加 118 元,增长 7.5%。(二) 粮油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 522 万亩,比去年增加 9 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了 135.67万吨,超额完成了省下达 135 万吨的考核指标。其中:夏粮总产量达到 27.47 万吨,比去年增长 2.79%;油菜籽产量达到8.65 万吨,比去年增长 8.24%,夏

3、收粮油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秋粮中的晚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12.9 万亩,比去年增长261%,产量达到 2.2 万吨,比去年增加 0.6 万吨,增长 35%。(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 346 个,比去年增加 62 个,从业人员达到 1.92 万人,带动农户 26.1 万户,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 1.32 亿元,人均 100 元左右。围绕优质水稻、优质油菜和花生、反季节蔬菜、优质茶叶和水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种植优质水稻 73.4 万亩, “双低”优质油菜 72.4 万亩,种植花生 23 万亩 ,发展冬春反季节蔬菜5.4

4、 万亩 ,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 5.1 万亩,均比去年有较大增长。茶叶产量达到了 2876 吨,水果产量达到了 32630 吨,分别在去年基础上增长了 41.2%和 8.6%。(四)农村沼气建设顺利实施。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我区切实加强了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领导,出台了铜仁地区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实施意见 ,采取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物资采购和资金“三权分离”的管理办法,狠抓了以“沼气生产工”为主的沼气技术培训,全区目前持有“国证”的技术员达到了833 人,强化培训建池施工员 3200 人,对项目村做到了先培训后建设。截止 12 月底,全区已完成建池 23510 口,全面完成了沼气建设任务。(五)农

5、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大力组织实施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认定了 11 个培训基地,使全区培训基地增加到 26 个;全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8057 人,超计划 57 人;实现就业转移 7706 人,占培训人数的 96%,超计划 80%的 16 个百分点,就业率名列全省前茅。(六) 其它各项农业工作全面推进。加强了病虫测报工作,全区共发布病虫预报 200 期 2.58 万份。加强了农业信息网络体3系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共培训农村信息员 165 人,已建成的 1 个地级信息站、5 个县级信息服务站和 40 个乡镇信息服务站,为服务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完善了安

6、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重视并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狠抓了“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今年全区农业局系统未发生安全事故。农广校完成了招生 263 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招生任务。地区大兴奶牛场通过招商引资,盘活现有资产,使企业焕发了生机。地区农科所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领职工在科研、项目实施和维护稳定上取得了成效,完成了优质稻结构调整示范项目,今年又被地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 年将有 10 个组合进入省级和武陵山预试、区试和续试,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出水稻、玉米新品种。地区区划中心完成了省下达的铜仁地区绿茶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划发展布局规划等六大课题研究工作。地区农机中心组织实

7、施了思南、江口、沿河三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试点,开展了农机购机补贴,均取得了明显成效。二、采取的主要措施(一)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切实加大了对农业各项工作的领导和投入。积极努力争取并得到了地委、行署、省农业厅和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今年把粮食生产纳入对各县、市、特区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落实责任追究制,明确县书、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和分管县长为直接责任人。为保证任务的分解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在秋冬种和春耕生产期间,行署及各县政府和地县农业部门均分别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县乡村,深入田间地4头进行检查

8、和指导,有效保障了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到位。积极争取并得到了地区财政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对发展粮食生产的支持,尤其今年与地区扶贫办协作举办“211”粮食增产工程获得巨大成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深受项目区群众欢迎。地、县两级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严格执行财政对农业实际投入增幅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的政策,建立健全了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2005年,地县两级共投入农业生产资金达 900 多万元,其中地级投入 400 多万元,县级投入 500 多万元,比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大力宣传贯彻两个“一号文件”精神,狠抓了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兑现。2005 年中央和省委两

9、个“一号文件” 出台后,及时组建了两个宣讲团深入印江、德江和沿河等六个县(市)的 23 个乡(镇)60 个行政村,对各县副科级以上干部、乡镇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宣讲“一号文件 ”精神。落实了免征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兑现了思南、松桃、铜仁和江口四个县(市)农民种植杂交水稻良种补贴 312.55 万元,兑现了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购机补贴 158 万元和兑现了对重点扶持的一类贫困乡村农民的杂交玉米良种补贴 150 多万元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 理清工作思路, 突出工作重点。根据地委、行署对农业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了今年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突出抓好粮油生产

10、、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进步、农村劳动力的非农技能培训和转移、农村沼气建设、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八项重点工作。在抓粮食生产上,根据实际,我们今年把发展粮食生产的5重点放在了两个方面。一是抓住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增产空间较大的贫困乡村这个重点,通过组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和“211”杂交玉米增产工程,提高贫困乡村的“双杂”良种和配套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努力使贫困乡村的粮食产量有较大突破。二是抓住 53 个粮食产量在 1 万吨以上的粮食主产乡镇这个重点,通过组织实施超级稻增产工程和“吨粮田”高产示范,示范推广超级稻品种和超高产栽培技术,推行“芋稻芋” 、旱地宽厢宽带等种植模式

11、,挖掘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乡镇的单产水平。各县(市、特区)农业局也根据各地的实际,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四)实行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为了确保今年农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在继续完善对各县(市、特区)农业局和局直属科站年度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将地区农科所、农机中心和区划中心纳入了年度目标管理,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对粮食生产、农村沼气建设、农民负担监督、安全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采取行署与各县(市、特区)政府、地区局与各县(市、特区)农业局同时签订目标责任状的办法,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并将考核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继续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即对项目管理不善,不能保质保量完

12、成项目任务,出现挪用项目资金并造成严重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 ;对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受到行政记大过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实行“一票否决” ;对不是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影响而没有完成主要经济指标的,实行“一票否决” 。为了确保全区农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地区局多次不定期组建或和相关部门联合组建各种督查组对夏收作物生产、春耕生产、农村沼气建设、农民负担监督、农资市场、安全生产6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开展了督促检查。同时,为了加强督促检查力度,地区局报请行署领导同意,于 4 月份由行署组织了 5 个督查组对各县农业工作特别是春耕备耕工作进行了一个月的督促检查,并对春马铃薯和

13、冬春蔬菜种植情况进行了检查评比,7 月上旬又组成 5 个检查组对各县的春耕生产进行了交叉检查评比。在秋冬种生产期间多次组组织检查组深入基层开展督促检查工作。根据检查评比结果,结合目标任务实际完成情况,行署将分别对夏收作物生产、秋收作物生产、全年粮食生产和农村沼气建设进行评比表彰。各县(市、特区)也层层落实了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了专门的督查组,切实加强了检查督促。(五)狠抓“三大粮食增产工程”的组织实施,大力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组织实施了省下达 90 万亩粮食增产工程、3 万亩超级稻增产工程和 “211” 杂交玉米增产工程,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完成粮食增产工程 96.3 万亩,超计划 7%,

14、和全区前三年平均数相比平均亩增粮食 56 公斤, 总增粮食 5.39 万吨。其中地县农业和扶贫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211”杂交玉米增产工程 7.19 万亩,平均亩增产 59.6 公斤,总增产 4285吨。在生产条件较好、科技水平较高地区组织实施了 3.5 万亩超级稻增产工程,超计划 17%,平均亩产 619 公斤,与全区前三年平均数相比平均亩增产 192 公斤,总增产 6720 吨,其中在思南县塘头镇兴办的 109 亩核心示范区,经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平均亩产达到了 809.4 公斤,最高亩产达到了 850.5公斤,使我区水稻单产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抓好“三大粮食增产工程”的同时,十分重视组织

15、兴办各种示范样板和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普及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组织指导印江自7治县兴办了地级春耕生产示范现场和玉屏自治县兴办了水稻规范化移栽示范现场,有效带动了全区各级示范样板的兴办,实现了示范样板从公路沿线向边远贫困山区延伸,由县、乡办点向村级办点延伸,由农业部门办点向多部门综合办点延伸的“三个延伸”。全区有 2156 名农业技术干部共兴办各级示范样板3155 个,示范面积 24.35 万亩,分别比去年增长11.94%、20.5%和 24.3%。组织技术人员筛选确立了水稻、玉米良种 22 个为主推和搭配品种,筛选确立了水稻旱育浅植等“十大先进适用技术”为农业主推技术。为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

16、选用良种,组织印制了 1 万多份铜仁地区 2005 年农民“ 双杂”用种指南 ,张贴到了全区各个自然村寨、集镇和种子销售网点。为了普及先进农业适用技术,在全局抽调二十多名技术骨干组成科技进村入户服务团,深入农村和田间地头,大力开展“十大先进适用技术”的科技培训活动,举办了各种技术培训班(会)23 次,发放技术资料 2 万多份,培训农民 3200 多人,有效地带动了全区各级农业部门科技进村入户行动的开展,切实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春耕生产期间,全区农业局系统组建了 190 个农业科技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各类技术培训 627 期,培训 6.5 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 23.11 万份 ,分别比去年增长 15.26%、3.5%和13.17%。通过实施“三大粮食增产工程”为载体,促进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今年全区推广杂交水稻 146 万亩,比去年增加 2.4 万亩;推广杂交玉米 96.3 万亩,比去年增加 6.6万亩;抗灾避灾关键技术水稻旱育浅植和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推广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