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指南变迁及临床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64418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指南变迁及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医学课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指南变迁及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医学课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指南变迁及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医学课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指南变迁及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医学课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指南变迁及临床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指南变迁及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指南变迁及临床研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指南变迁 及临床研究,实验室 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组织病理学),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检查,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 t(15;17),分子学检测:PML-RAR(或少见的PLZF-RAR、NuMA-RAR、NPM-RAR、Stat5RAR)融合基因、FLT3-ITD基因突变,APL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典型APL的特点,占成人AML 10-15% 85%患者白细胞明显减少 凝血异常 T(15,17)染色体异位,PML-RAR融合基因(典型) 对蒽环类药物非常敏感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 砷剂可诱导细胞凋亡 不良预后因素:WBC10,000/uL 多数患者

2、可以治愈,NCCN 2006 治疗指南,06年特点:1、诱导治疗:ATRA+善唯达/柔红 (1类推荐)2、巩固治疗:推荐2次以上以蒽环类药物(善唯达/柔红)为基础的化疗, 没有和ATRA联用 (1类推荐)3、ATO仅推荐在诱导治疗失败时使用,NCCN 2007 治疗指南,07年变迁:1、诱导治疗:ATRA+善唯达/柔红 依然是1类推荐;但对不能耐受蒽环类化疗的患者 推荐ATRA+ATO2、巩固治疗:化疗依然是1类推荐;但建议根据患者危险度分级,可以联用ATRA。 Ara-C或ATO能改善无复发生存,特别是Ara-C对高危患者。,NCCN 2008 治疗指南,08年变迁: 1、诱导治疗:与07年

3、指南相比,没有更改 2、巩固治疗:a、建议在每一个化疗周期联用12周的ARTA,ATRA+IDA/DNR成为1类推荐,来自 LPA99研究)b、明确提出1g/m2的Ara-c能明显让高危患者的生存获益,NCCN 2009 治疗指南,09年维持治疗变迁: 09年继续沿用了08年指南的诱导和巩固方案 将12年ATRA维持治疗由1类推荐更改为 2A类推荐。原因是AIDA系列研究发现:对巩固治疗后PML-RARa转阴的患者没有从ATRA维持治疗中获益,NCCN 2010 治疗指南,2010年指南重大变化: 1、首次提出根据初始WBC计数进行分层治疗 2、明确标识了每一种方案的用法用量,NCCN 201

4、1 治疗指南,2011 NCCN治疗指南:1、高中低危组分层明确,详细标明治疗方案2、根据国际临床研究结果,各组诱导和巩固方案没有交叉3、中高危组治疗策略:ATRA、IDA、砷剂、中大剂量Ara-C,历年NCCN变迁小结,诱导治疗:ATRA联合以蒽环类药物一直是1类推荐 分层治疗:自2010年起,分层治疗成为国际指南标准。 巩固治疗:自08年起,ATRA、 Ara-C成为1类推荐 维持治疗:09年NCCN下调了维持治疗的推荐等级,目前还存在哪些争议? 砷剂:从诱导失败的二线用药,到目前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的一线药物。,APL根据危险度分层治疗(依据?),Joint Study of PETHE

5、MA and GIMEMA Sanz MA,et al.Blood 2000;96:1247,LPA 96 不分层与LPA 99 分层治疗的比较,LPA96和LPA99诱导治疗均采用AIDA方案(ATRA+IDA) LPA96没有根据危险度进行分层巩固治疗 LPA99根据患者危险度分层,中高危患者加用ATRA;并加大了善唯达用药剂量62.5% MTZ (米托蒽醌)在巩固中仅有1个疗程,且在LPA99中未加量。,Blood.2004;103:1237 LPA99 3年随访;Blood.2008;112:3130 LPA99 5年随访,LPA 96、LPA 99的DFS与CIR的比较,LPA99中

6、3年累计复发率(CIR)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9%和88%。这一结果优于LPA 96研究的结果(P 值分别为0 .02及 0.03),Blood.2004;103:1237 LPA99 3年随访;Blood.2008;112:3130 LPA99 5年随访,巩固治疗阶段:增加ATRA和加大IDA剂量后,3年累积复发率降低50%,Blood.2004;103:1237 LPA99 3年随访 Blood.2008;112:3130 LPA99 5年随访,巩固治疗阶段通过加用ATRA并增加善唯达剂量: 无论是3年或5年的CIR和DFS,无论是全体患者和中高危患者,都显著获益,但高危患者,LPA

7、 99研究中5年复发率仍高!,不同危险度患者的复发率。5年低、中、高危患者,累计复发率(CIR)分别为3%、8%、26%。三者间P5109/L)的病人上更显著。维持治疗方案如下:MTX 15mg/m2/w 2年6-MP 50mg/m2/d 2年ATRA 45mg/m2/d 15d/3m2年,Blood.2010;115:1690-1696,维持治疗APL 93 研究,欧洲 APL 协作组:APL 93 研究 576 名新诊断的APL患者,中位随访10年,Blood.2010;115:1690-1696,维 持 治 疗AIDA0493 研究,Blood. 2011;117(18):4716-47

8、25,欧洲GIMEMA、AIEOP和EORTC 协作组 807名新诊断的APL患者,中位随访12年,各研究亚组长期生存无显著差异,Blood. 2011;117(18):4716-4725,French APL93研究(蒽环类药物为DNR, 2个巩固治疗疗程)10年随访研究显示:间断ATRA+持续6mp+MTX的方案疗效佳,降低早期复发,而不增加远期复发。,AIDA0493研究(蒽环类药物为IDA,3个巩固治疗疗程)12年随访研究显示:对于巩固治疗后PML-RARA阴性的患者,维持治疗没有体现任何远期优势。,这些不一致的结论提示:维持治疗的疗效有赖于先前诱导和巩固方案所使用药物和疗程数的不同。

9、,是否要进行维持治疗存在争议!,ARTA+ATO用于一线诱导治疗,2004年上海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等研究了ATRA和ATO分别作为单药或结合诱导初发APL病人,结果CR在三组均超过90%,且PML-RAR在ATRA+ATO组显著降低。,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4;101(15):5328-35.,对诱导治疗中不能耐受蒽环类药物患者,2011NCCN指南引用此文献作为重要支持文献,ATRA+ATO组更快获得CR,ATRA+ATO组PML-RAR 降幅更大,2010年北美协作组的研究(C9710):N=481例No As2O3组=237例,其中低中危=179例,高危=5

10、8例As2O3组=244例,其中中低危=189例,高危=55例,ATO用于巩固治疗的研究,Blood.2010;116:3751 C9710,ATO组EFS、DFS显著获益,Blood.2010;116:3751 C9710,ATO组OS有获益的趋势,Blood.2010;116:3751 C9710,2008年ASH提出砷剂一线使用的适应症,(1)诱导治疗和巩固治疗中任何原因不能接受或耐受化疗ATRA的患者(如心功能衰竭、治疗相关性APL蒽环类相关、老年患者/身体状态差、拒绝化疗等);(2)极少数低危或可能是低危的患者,诱导治疗和巩固治疗也可以用;(3)传统诱导治疗(ATRA+蒽环类为基础的

11、化疗)达完全缓解后的巩固治疗,尤其是高危患者;(4)不依赖于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的治疗(如附加细胞遗传学异常、FLT3、CD56、PML异构体等)。,32,APL目前的标准治疗,国际标准方案:ATRA+含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高三尖杉酯碱在APL中的应用,APL确诊中低危组 高危组ATRA+HHT ATRA+DNR ATRA+HHT、DNR ATRA+AS2O3+DNR(IDA)缓解后分组强化治疗、CNSL的预防维持治疗,(一)中/低危组APL的治疗,ATRA+HHT诱导治疗组:ATRA 30mg/m2/d 口服 连用4-6周HHT 2mg/m2/d(ATRA治疗开始第35天开始),连用7天巩固治

12、疗:(每疗程化疗均加用12周的ATRA,30mg/m2/d)I HA方案HHT 2.5mg/M2/天,第1-6天,Ara-C 100mg/M2/天,第1-6天。II HA方案HHT 2.5mg/M2/天,第1-6天,Ara-C 100mg/M2/天,第1-6天。III HA方案HHT 2.5mg/M2/天,静脉滴注,第1-6天,Ara-C 100mg/M2/天,静脉持续滴注,第1-6天。,ATRA+HHT诱导治疗组:ATRA 30mg/m2/d 口服 连用4-6周DNR 45mg/m2/d(ATRA治疗开始第35天开始),静脉滴注,连用3天(或总量拆分为45天应用)。或去甲氧柔红霉素(IDA)

13、8-12mg/m2/d。 巩固治疗:(每疗程化疗均加用1-2周的ATRA,30mg/m2/d)I DA方案:DNR 45mg/M2/天, 静脉滴注,第1-3天,Ara-C 100mg/M2/天,静脉持续滴注,第1-6天II DA方案同第I疗程III MA方案:米托 8mg/M2/天,静脉滴注,第1-3天,Ara-C 100mg/M2/天,静脉持续滴注,第1-6天,ATRA+HHT+DNR诱导治疗组:ATRA 30mg/m2/d,连用4-6周DNR 45mg/m2/d,静脉滴注,连用3天HHT 2mg/m2/d, 静脉滴注 连用7天巩固治疗:(每疗程化疗均加用1-2周的ATRA,25mg/m2/d)I HAD方案HHT 2.5mg/M2/天,静脉滴注,第1-6天,DNR 45mg/M2/天, 静脉滴注,第1-3天Ara-C 100mg/M2/天,静脉持续滴注,第1-6天。II HA方案HHT 2.5mg/M2/天,静脉滴注,第1-6天,Ara-C 100mg/M2/天,静脉持续滴注,第1-6天。III DA方案DNR 45mg/M2/天, 静脉滴注,第1-3天,Ara-C 100mg/M2/天,静脉持续滴注,第1-6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