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精神障碍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063442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X 页数:95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期精神障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老年期精神障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老年期精神障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老年期精神障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老年期精神障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期精神障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期精神障碍课件(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期精神障碍,林 萍 2017.12.13,概述,指凡在老年期可以见到的各类精神疾病的统称,包括在老年期之前就发病而一直持续至老年期的各类精神病。,老年期精神障碍,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二、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AD) 血管性痴呆(VaD) 额(颞)性痴呆 帕金森病痴呆 三、遗忘综合征 四、谵妄 五、其他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综合症,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年人大脑结构功能改变 感觉变化 运动功能变化 睡眠能力下降 认知功能下降 .老年人躯体系统的改变,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感知觉方面 生理性因素 对外界刺激反应的敏感度下降(视、听、味、

2、皮肤感觉) 病理性因素 由于疾病的影响而致,表现为一种或多种感知觉改变,甚至发生严重的感知障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记忆方面 生理性:记忆细胞的萎缩影响各种记忆信息的储存。 心因性:因感觉不灵活,注意力下降,使刺激记忆的内容减少;重大生活事件加重老年人心理问题,记忆力减退。 病理性:记忆力进行性下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思维方面 生理性:由于感知和记忆力方面的衰退,表现在概括、逻辑、推理、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下降,尤其是思维的敏捷度、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创造性方面下降。 病理性:脑萎缩、头部外伤、帕金森症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情感和情绪方面 生理因素:神经系统不稳定,老年

3、人因生活挫折超过了自己所能承受和适应的限度,而导致情感活动障碍。 心理社会:不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生活事件、家庭人际关系改变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感知衰退 视觉、听力、嗅觉、味觉、痛觉、触觉 记忆衰退 远事记忆良好,对近事记忆不良 性格的改变 自尊心强、固执、易激动,智力变化 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和家庭环境等 思维能力反应缓慢迟钝 情绪情感 易变而不一定外露 行为 多疑、依赖、易激动,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自我中心加强 喜欢谈论过去的功劳 不容易接受新事物 对社会的变化疑虑重重 固执己见 遇事容易急躁 愿意自己干,不愿意麻烦别人,影响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因素,衰

4、老 自卑、猜疑、不服老、唠叼、固执 体弱多病 寻找养生保健之术、怕死、思考如何死 离、退休 焦虑、被社会抛弃感、价值观崩溃 生活方式变化 交际活动减少,获取信息能力下降孤陋寡闻 生活事件,老年期精神障碍,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二、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AD) 血管性痴呆(VaD) 额(颞)性痴呆 帕金森病痴呆 三、遗忘综合征 四、谵妄 五、其他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综合症,二、痴呆,痴呆概述,痴呆(Dementia)是由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征,而不是一种疾病或神经病理过程。它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征,可出现多种高级神经功能紊乱,通常多见于老年人群。,痴呆类型,痴呆最为常见

5、的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混合性痴呆 少见的类型 路易体痴呆 额颞叶痴呆 Huntington病,痴呆的临床症状,痴呆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认知功能(Cognition)障碍、 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下降 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痴呆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我国AD的患病率 65岁以上患病率约在46% 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几乎是每增加5岁,患病率就增加一倍,病因和

6、发病机制,AD的神经病理 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中心是淀粉样蛋白(A) 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NFT),主要成分是tau蛋白 神经元大量的减少 AD的神经化学 乙酰胆碱(Ach) AD的分子遗传学 早老素基因 APOE基因,(三)临床表现-早期,一般起病缓慢 最早的症状常为近记忆力下降; 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 对自己疾病有自知力,出现心理反应(如焦虑、苦恼、易激惹); 个性变化。,(三)临床表现-中期,近记忆力进一步下降(明显可辨),远记忆力也受损,但瞬时记忆力受损较晚; 理解、判断、计算、定向力受损,思维失去条理性、明晰性、思维

7、贫乏、失语; 易出现妄想(不系统、片断、不持久); 行为变笨、不守规矩,控制行为力下降。,(三)临床表现-晚期,智能、人格衰败严重; 记忆力极差; 个人生活料理能力丧失; 言语理解与表达严重受损; 行为刻板或某些职业性刻板动作; 最后发展为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常死于感染、内脏疾病或衰竭。,(四)诊断,确诊:据临床表现(智力测验供参考) 进行性加重的智能减退及个性衰退; 由此导致工作、社交、生活能力下降到丧失。 排除诊断,(五)鉴别诊断,与老年人良性记忆减退相区别与抑郁症鉴别,(六)治疗目标,改善认知 延缓或阻止痴呆的进展 抑制和逆转痴呆早期部分关键性病理过程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生活

8、治疗 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期 减少看护着的照料负担,药物治疗,促智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其它:阿司匹林、银杏叶提取物、维生素E等 抗精神病药物 抗抑郁药物 抗焦虑药物 心境稳定剂,血管性痴呆(VaD)(1),血管性痴呆(VaD)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功能衰退性疾病。,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VaD)(2),血管性痴呆(VaD)的诊断标准,(1)符合痴呆标准。 (2)高级认知功能损害分布不均,某些受影响,另一些相对保存。也许记忆力受损极显著,而思维、推理和信息处理只是受到轻微的影响。 (3)表现出下列至少一种局灶性脑损伤的临床证据:单侧肢体

9、痉挛性肌力减弱;单侧腱反射亢进;深反射亢进; 假性球麻痹 (4)根据病史、检查或化验,有证据表明存在明显的脑血管病,并且有理由相信此病与痴呆的发生有病因学的联系(如卒中、脑梗死)。,AD与VD的鉴别,AD 和额颞叶痴呆的鉴别,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一般在5065岁开始发病,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也增加,60岁发病率约为1%,到70岁即可在3%5%。至今为止对本病均系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神经细胞变性恢复。,帕金森病痴呆,帕金森病病人约有15%20%发展成全面认知障碍,智能衰退,临床表现记忆力丧失,计算力,定向力和判断力丧失发展成痴呆,随病程

10、进展,智力亦逐渐降低,呈现皮质下痴呆特点。,老年期心理障碍,一、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二、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AD) 血管性痴呆(VaD) 额(颞)性痴呆 帕金森病痴呆 三、遗忘综合征 四、谵妄 五、其他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综合症,三、遗忘综合征,遗忘综合征,定义:又名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ff Syndrome),以慢性近记忆力损害为主的综合征。以记忆减退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意识清楚,其它认知功能并无缺损。 病因:慢性使用酒精和药物。双侧海马损害。,遗忘综合征,临床表现: 近记忆力明显受损,远记忆力也受损,瞬间记忆力尚可; 对记忆减退有自知

11、力,因此出现虚构以填(Condabulation); 定向障碍; 意识清楚,无其它认知缺损。 诊断: 治疗与预后:大量VitB1,老年期心理障碍,一、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二、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AD) 血管性痴呆(VaD) 额(颞)性痴呆 帕金森病痴呆 三、遗忘症 四、谵妄 五、其他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综合症,四、谵妄,定义及流行学,定义:急性脑病综合征 流行学: 综合医院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 内、外科住院病人:5 % 15%; 内科ICU:15 % 25%; 外科ICU:18 % 30%; 老年病房:16 % 50%; 严重烧伤住院病人:20 % 30%; 心脏手术后:

12、30%,病 因,生物学病因:发病前提 易感素质: 年龄:婴幼儿与老年易发 酒瘾、药瘾者 诱因: 紧张、焦虑、恐惧状态 疲劳、失眠状态 外界刺激过多或过少 环境过于陌生、单调或恐怖,病理机制,广泛部位的脑神经细胞急性代谢紊乱的结果 最轻:神经突触间的神经传递功能障碍; 较重:神经、细胞代谢及细胞膜稳定性的障碍; 极重:神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临床表现,大多急性起病,突然发生,部分病人可有12天的前躯期,表现为怠倦、焦虑、恐惧、失眠、多梦等。1、意识障碍 6、精神运动障碍2、知觉障碍 7、不自主运动3、思维障碍 8、植物神经功能障碍4、记忆障碍 9、睡眠节律紊乱5、情绪障碍 10、一天之内病情波动

13、(昼轻夜重),病程与预后,病程短暂,大多数数小时,数天缓解,极少大于1月(总病程不超过6个月)。预后一般良好。基础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诊断与鉴别诊断,确立是否有谵妄,如有,要确定其病因; 谵妄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脑电图可作为参考:随意识清晰度下降,出现弥漫性脑电波变慢。,治疗,病因治疗; 谵妄治疗; 支持疗法:水电平衡、维生素、营养等; 对症治疗:抗精神病药,安定类?; 护理:很重要。,谵妄与痴呆的鉴别诊断要点,老年期心理障碍,一、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二、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AD) 血管性痴呆(VaD) 额(颞)性痴呆 帕金森病痴呆 三、遗忘症 四、谵妄 五、其他心理障碍抑郁、焦

14、虑、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综合症,五、其他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概述,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0%.临床主要表现为抑郁综合征为特征的疾病,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抑郁的病因,1、生理因素老年人的各种身体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继发抑郁症。 2、社会与心理因素抑郁症的出现与老年期的各种丧失有较大的关系,这些丧失包括工作的丧失、收入的减少、亲友的离世、人际交往的缺乏等等。特别是亲友

15、的离世,曾对4489名55岁以上的丧妻者进行为期9年的调查,发现5%的人在丧妻后半年内相继去世,死亡率比未丧妻的同龄人高40%。 3、人格因素,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精神症状1.抑郁心理:忧郁,沮丧,表情忧愁,目光阴郁,常有哭泣, 泪眼涟涟,自感委屈想哭。2.绝望:认为生活毫无意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无助,无望,厌世。3.自责自罪:常思考自己的过失,后悔甚至感到难辞其疚、不能宽恕等,既使明显是别人的错误,也认为与已有关。,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功能方面 1.兴趣下降:对平时喜欢的事也无心去做,不愿与人交往。甚至看报、看电视也提不起兴趣。 2.工作能力下降:做事困难,平时得心应手的事也感到无从

16、下手,记忆力下降等。 3.无愉快感:任何事物都不能使本人高兴或轻松起来。 躯体症状 消化功能紊乱较常见,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等。,老年期抑郁特点,1、疑病症状:怀疑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到综合性医院反复检查没有明显阳性发现,但拒绝医生的保证和解释(因为他们有多汗、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常伴有抑郁或焦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植物神经支配的器官或系统的症状,分为两类:客观体征:心悸,出汗,颤抖,脸红主观体征:不定部位疼痛,烧灼,沉重,紧束感,老年期抑郁特点,2、焦虑激越:表现为惶惶不可终日,总感到有大难临头,常常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担忧。易激惹、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 3、隐匿型抑郁:仅以躯体不适就医于综合医院,久治不愈,只有在医生询问下,病人才意识到有情绪低落。常见为胃肠道症状(打嗝、呕吐、恶心、腹胀、腹泻等);,老年期抑郁特点,4、迟滞型:此种情况在老年多见,思维迟缓,对疑问不能立即回答。语调低,语言简单,行为迟缓,表情呆板,无欲状,甚至为缄默状态。 5、假性痴呆型:主要表现为在抑郁的情绪下记忆障碍和智能障碍,经治疗,智力改善。 6、季节性抑郁:多见于冬季发病,春夏季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