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63443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件 人民版必修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 (1)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2)国际形势的发展。(3)国内_的需要。 2.依据 (1)邓小平对 做出新的科学判断。(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社会主义建设,战争与和平问题,3.内容 (1)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 政策,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3)实行改革开放,坚持_ _。 4.意义 (1)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2)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和平共处五,思维点拨,不结盟,项原则,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调整不是单纯为应付客观形势变化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对外政策方面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为维护国家利益而采取的主动行为,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二、新时期的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前提:中国坚持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_的宗旨和原则。 (2)成果:2000年9月,江泽民参加 会议,倡导举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首脑会晤。 (3)意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 作用。,独立自主

3、,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千年首脑,建设性,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3年11月, 出席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_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江泽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成立:a.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等五国元首于上海会晤,确立了“_”。b.2001年6月,原五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_ _成立宣言。 意义:a.丰富了中俄以 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b.提供了新型 模式。c.推动了 的建立与发展,易错提醒,历史认识,上海五国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结伴而不结盟,区域合作,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组建上海合作

4、组织,1.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 2.国家外交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中国新时期外交成就的取得,取决于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事实证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带来威胁,只会更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探究点1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史料 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我们有信心,如果反霸斗争搞得好,可以延缓世界大战的爆发,争取更长一点时间的和平。这是可能的,我们也正是这样努力的。所以,不仅全世界人民,我们自己也确确实实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答案,思考

5、(1)新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 国内形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和平的环境。国际形势:政治上,在两极格局下,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第三世界力量发展,西欧、日本、中国迅速崛起;经济上,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度增加。,答案,(2)为此,邓小平对世界形势做出了什么判断?由此确立新时期外交的目标是什么?,答案 判断: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探究点2 外交政策的调整 史料 中国不会依附任何超级大国,中国不会打“美国牌

6、”去对付苏联,也不会打“苏联牌”去对付美国,也绝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 外交部长黄华,答案,思考 (1)中国过去打过“苏联牌”,有哪些具体表现?中国为什么在新时期奉行不结盟政策?,答案 表现:建国初的“一边倒”、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原因:与大国结盟可能受制于人(与苏联结盟的经验教训);中国力量的提升,一旦同任何大国结盟,都有可能影响世界战略平衡,不利于国际局势的稳定;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有利的国际条件。,答案,(2)新时期外交为什么确立了对外开放政策?,答案 进入新时期,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世界经济全球

7、化的趋势,决定了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主题二 新时期的外交活动,史料 右图为上海合作组织会徽:上海合作组织会徽呈圆形,主体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的版图、左右环抱着橄榄枝和两条飘带,会徽上部和下部分别用中文、俄文标注“上海合作组织”字样。会徽选用绿色和蓝色。,思考 (1)上海合作组织会徽如此设计有何象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如何?,答案,答案 象征意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的版图、左右环抱的橄榄枝和两条飘带,象征成员国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并寓意上海合作

8、组织广阔的合作领域和巨大的发展前景。会徽选用绿色和蓝色,象征该组织和平、友谊、进步、发展的宗旨。 性质: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答案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首创了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安全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它所培育出来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为什么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

9、突出成就?,答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 (3)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拓展提升,(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6)中国

10、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邓小平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等对外关系指导方针。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A.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B.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 C.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D.第三世界国家期望中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答案,解析,1,2,3,4,5,1,2,3,4,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依据题干所给的时间和“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

11、应付”等语句,可见国际背景是B项。,5,2.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答案,解析,1,2,3,4,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体现了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余选项不符合题干信息。,5,3.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1,2,3,4,中国军人 在海地维和,5,朝核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A

12、.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朝核六方会谈是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而上海合作组织也是区域性的组织。这两个都是中国积极参与的地区性的外交活动。,4.2018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7周年。17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 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1,2,3,4,答案,解析,5,1,2,3,4,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中,中国、哈萨克斯坦等都是发展中国家,并非全

13、部都是大国,故排除C、D两项; 该组织是区域性组织,而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组织,故排除A项。,5,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

14、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2,3,4,5,材料二 未来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三点值得一提。第二点与第一点不同但有关联,那就是中国更愿意与它的邻国哪怕是对它怀有疑虑的邻国保持和平关系。中国在当前(和将来)的国际体系中作为真正独立的角色的重要性,由于它在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风格”而大大增强了。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2,3,4,5,(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的原因。,1,2,3,4,5,答

15、案 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国内建设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解析 “原因”主要从中国的角度分析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因素,根据材料一并迁移和调动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答案,解析,1,2,3,4,5,(2)结合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说明材料二的观点。,答案 说明: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如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解析 根据材料中信息“与邻国保持和平关系”“国际体系”“真正独立的角色”“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等,结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