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62734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历史新学案同步人民版必修一浙江专用版课件: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课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时空坐标,1.图示法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并理解其革命性、结盟性和平等性的特点。 2.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历程。 3.联系时事,理解当今中国落实外交目标及扩大并深化多边外交关系的表现。,学法指导,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国内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3.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2、 。 4.意义: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互不侵犯,和平共处,辨析比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二、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召开: 年4 月至7 月,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出席会议。 (2)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 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3)成果: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4)意义: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召开: 年4 月,29

3、 个亚非国家出席会议。 (2)特点: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54,大国身份,1955,(3)方针:周恩来提出了“ ”的方针,受到了赞扬和拥护。 (4)成果: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显示了亚非人民友好合作的“ ”。,求同存异,万隆精神,思维点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的关系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论基础。 (2)“求同存异”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外交中的具体体现。,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史料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

4、民的民族独立应该有选择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干涉。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思考 (1)史料中的“这些原则”是指什么?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出其具体内容。,答案,答案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上述原则在我国外交史上的地位如何?,答案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3)史料中这些原则要解决什么问题?它是针对什么现象而提出的?,答案 问题:解决

5、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问题。现象:它是针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史论总结,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现代国际关系中的民主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与运用,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大创举。 (2)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6、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题二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意义,史料,思考 图片中两次国际会议对新中国外交发展有何意义?,答案,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答案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新中国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 (1)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并存,以双边外交为主。 (2)外交的指导思想呈现从“革命外交”(意识形态外交)向利益外交的转

7、变。主要体现在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转变。 (3)出现两次外交高潮:第一次是1949年20世纪50年代初,以中苏建交为起点,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第二次是1955年万隆会议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成为与中国建交的“主力军”。 (4)立足点:打破西方对中国的孤立、封锁,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条件。,拓展提升,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解析 “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表明这是一次东方国家召开的会议,“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既表明会议有中国代表参加,又表明“他”代表中国提出的方针对会议成功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由此可见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1

8、.(2017浙江课改交流)“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文中的“他”在大会上阐述的基本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答案,解析,1,2,3,4,2.(2017浙江课改联盟评估)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答案,解析,1,

9、2,3,4,解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中印会晤时期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的,并与中印、中缅倡导的处理临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原则,故B项正确。,解析 材料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2018慈溪学考评估)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 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限,答案,解析,1,2,3,4,4.(20174月浙江学考,节选)阅

10、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洲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1,2,3,4,(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在合作发展方面的诉求,简述上述诉求提出的时代背景。,1,2,3,4,答案 诉求: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促进文化交流。 时代背景: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国际局势紧张与缓和交织。,解析 本题考查亚非会议的情况。“诉求”从亚非会议内容的角度回答,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