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 新人教版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4945229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 新人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 新人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 新人教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 新人教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 新人教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 新人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政治总复习 主题二 法律教育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 新人教版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八年级上册),1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2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3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4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 5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1为什么要讲礼貌?(礼貌有何重要性)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

2、我们的风采。我们讲文明、有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这些优良品质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 (2)礼貌是人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考点拓展:为什么说“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礼貌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2)礼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的行为则体现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礼貌就是其中之一。客观上讲,以礼待人是维系人际关系的一条纽带。

3、(3)对人有礼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礼貌待人首先意味着平等待人,即每一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歧视他人,不中伤他人,不强求他人。从根本上讲,这就是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 (4)礼貌待人也意味着宽容别人。对他人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够悦纳、谦让,即理解他人,认可他人,珍视他人的个性,给他人的个性留下广阔的空间,这正是尊重他人的真正表现。 (5)礼貌待人意味着与人友好相处。在与人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是友好待人的直接表现,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误区警示:有人说,讲究礼仪对人是一种约束;也有人说,讲究礼仪对人的情操是一种陶冶。 点拨:(1)对人来说,讲究礼仪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陶冶

4、。 (2)礼仪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按照礼仪行事就会得到肯定的评价。 (3)注意礼仪的人,会表现得举止优雅、彬彬有礼,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能起到陶冶身心的作用。,2对人有礼貌的表现是什么? 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3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4为什么要讲礼仪?(讲礼仪有何重要性?) (1)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

5、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2)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5怎样把自己培养成讲礼仪的人? 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只要我们注意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够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误区警示:讲不讲文明礼貌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无关,影响也不大。 点拨:在交往过程中,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又影响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在国际交往中,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所以,讲不讲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大事。,6怎样对待传统礼仪习俗和少数

6、民族礼仪习俗? (1)对待传统礼仪习俗,不能拘泥于烦琐礼仪,应以科学的态度,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2)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7竞争有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

7、趣。 (2)消极作用:竞争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的是,当虚荣心作怪的时候,会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考点拓展:竞争的特征。 (1)强制性:从宏观上讲,在社会生活中竞争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竞争总是以其特有的强制性在人们的身上发生作用。 (2)排他性:排他性是竞争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它是竞争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的行为。“利己”与“排他”是竞争的主要方面。 (3)风险性:既然有竞争,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时还要承担因失败所导致的责任。风险是由多重因素

8、决定的,如实力大小、对手强弱、目标高低等。 (4)严酷性:竞争的严酷性表现为优胜劣汰,失败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还要付出一定的物质代价。 (5)平衡性:竞争不仅仅是一决高下,竞争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平衡的结果就使得事物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误区警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点拨:(1)认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竞争就不能有合作,割裂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3)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地竞争。竞争

9、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8怎样认识忌妒心理? 忌妒是竞争的副产品。有时它还是人们进取的动力,但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绪,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的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9竞争应遵循哪些原则? 公平原则;道德和法律准则。,误区警示:在竞技比赛中,不管采取怎样的手段,只要能获胜就可以。 点拨:(1)竞争是有规则的,这一规则对所有参与竞争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而这一规则就是公平。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对每个竞争者来说,应本着公平的原则参与竞争。违背公平竞争原则,在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就可能会触犯我们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

10、律,进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2)这种心理的产生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竞争态度,把取得胜利当成证明优异的唯一标准和获得自尊的唯一源泉,把别人的成就看成是一种威胁和挑战,形成了不健康的忌妒心理。所以,这种心理也是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10参与竞争的目的是什么?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11合作的核心是什么?合作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合作?) (1)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2)合作的意义: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达到个人和群体之间共同的目的;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

11、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12合作与竞争是怎样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13在合作中竞争的要求是什么?(怎样在合作中竞争?) (1)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2)要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与他人竞争。 (3)树立正确的成败观,不以成败论英雄。,误区警示:“在竞争中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打败对手。 点拨:(1)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因为没有参照系。同样,合作也离不开竞

12、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合作得越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2)我们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14在竞争中合作有何要求?(怎样在竞争中合作?) (1)我们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2)无论是竞争与合作,都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要形成团队精神。 15团队精神的含义、表现和核心是什么? (1)含义:指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2)表现:在学校,团队精

13、神体现在校风、班风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在社会,团队精神则体现在敬业和与同事的精诚合作之中。 (3)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16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宽容?(宽容的必要性) (1)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矛盾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误,所以人人都需要宽容。 误区警示:人们常说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宽容地对待别人,但对自己决不能宽容。 点拨:(1)严于律己与宽容自己并不矛盾,严于

14、律己并不等于苛求自己,宽容自己也不是要放纵自己,所以二者并不矛盾,都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发展。同时,宽容包括宽容他人和宽容自己。 (2)宽容自己,才能使自己走出失败的阴霾,重塑信心,给自己更多的认可,激励自己走向成功。宽容自己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严于律己是对自己的要求和约束。所以说严于律己与宽容自己的角度是不同的。,17宽容有什么意义?(宽容的重要性) (1)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扬人之长,谅人之过,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2)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级;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3)宽容利人

15、利己。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18宽容要讲究哪些策略?(如何学会宽容?) (1)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2)宽容要讲策略。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 (3)对待家人、朋友、同学,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当然,我们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4)我们不仅要宽容他人,还要宽容自己,悦纳自己。,误区警示

16、:宽容就是软弱,不讲原则。 点拨:宽容绝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利于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面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有的态度。,19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我们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

17、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3)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误区警示: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要说服好朋友和自己共同喜欢。 点拨:(1)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哪怕是自己最喜欢的事,也不要强求别人和我们一样喜欢,因为那样违背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原则。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它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相信只要我们清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对题中观点的错误也就一目了然了。 (2)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对待。所以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