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到微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91219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粒体到微丝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线粒体到微丝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线粒体到微丝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线粒体到微丝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线粒体到微丝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粒体到微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粒体到微丝(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ouble membrane 双层膜 Aerobic metabolism 有氧代谢 有DNA, ribosomes Give rise to new mitochondria 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mitochondria,线粒体mitochondria,outermembrane外膜inner membrane内膜matrix基质cristae嵴,(1)外膜 (out membrane)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亲水通道,允许分子量为5KD以下的分子通过,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2)内膜(inner membrane)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

2、类的比例高于3:1。通透性很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链位于内膜,内膜的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内膜向线粒体基质褶入形成嵴(cristae),嵴有两种类型:板层状、管状,但多呈板层状。,(3)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是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至嵴的轴心部,腔隙宽约6-8nm。由于外膜具有大量亲水孔道与细胞质相通,因此膜间隙的pH值与细胞质的相似。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4)基质(matrix)为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除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外,其他的生物氧化过程都在线粒体中进行。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均位于基质中,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电子传递链就

3、是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将高能电子从NADH 和FADH2最终传递给分子氧,同时随着电子能量水平的逐步下降,高能电子所释放的化学能就通过磷酸化途径贮存到ATP分子中,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呼吸链脱下的氢可以看作是电子加上质子2H 2e 2H在呼吸链起端,电子处在高能水平,传递到 O2 时,处于低能水平。传递过程中释出的能量,用于产生 ATP。,功能: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链,(1)叶绿体光合作用(2)白色体 造粉体(积累淀粉)造油体(贮藏脂肪)造蛋白体(积累蛋白质)(3)有色体 含胡萝卜素、叶黄素,三种质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质体 plastid,chloroplast 叶绿体,Dou

4、ble membrane 双层膜 Photosynthesis 光合作用 DNA, ribosomes Give rise to new chloroplasts 半自主性细胞器,chloroplast 叶绿体,原核生物: 蓝藻有细菌、支原体无真核生物: 植物细胞有真菌、原生动物、动物细胞无 功能: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内膜 Innermembrane 外膜 Outermembrane 类囊体 thylakoid 基质 stroma,(1) 叶绿体膜:叶绿体外被由双层膜组成,膜间为1020nm的膜间隙。外膜的渗透性大,如核苷、无机磷、蔗糖等许多细胞质中的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

5、隙。内膜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磷酸、甘油酸、丙糖磷酸,双羧酸和双羧酸氨基酸可以透过内膜。,(2)类囊体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组分,光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是在类囊体上进行的,因此又称光合膜。许多类囊体象圆盘一样叠在一起,称为基粒,由10100个类囊体组成。每个叶绿体中约有4060个基粒。贯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粒之间的没有发生垛叠的类囊体称为基质类囊体,它们形成了内膜系统的基质片层(stroma lamella)。,(3)基质是内膜与类囊体之间的空间。主要成分包括:碳同化相关的酶类,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如,ctDNA、

6、各类RNA、核糖体等。一些颗粒成分,如淀粉粒、质体小球和植物铁蛋白等。,有色体,含有类胡萝卜素的质体,故呈橘红一黄之间的色彩。花瓣、果实等的颜色就是有色体的颜色。有色体多从叶绿体转化而来,积累脂类和淀粉。,白色体,是无色的质体,近球形,存在于甘薯(番薯)、马铃薯地下贮藏器官中,种子的胚及少数植物叶的表皮细胞中也有存在。包括合成淀粉的造粉体、合成脂肪和油的造油体,合成蛋白质的糊粉体等等。,细胞骨架 Cytoskeleton, 分布与真核细胞内的蛋白质纤维组成网状结构,与细胞器的空间分布、功能活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等有关,在细胞中起到“骨骼和肌肉”作用。 蛋白纤维: 微管 微丝 中间纤维,细胞骨架结构,微 管,, 球状微管蛋白组成中空管,直径 25nm功能: 维持细胞形态 细胞器定位 胞内物质运输 鞭毛、纤毛、染色体运动,以细胞核为中心向外放射状排列的微管纤维(红色),细胞器定位,微 管,纤毛运动,微 管,染色体运动,微 管,微 丝,肌动蛋白组成的微丝,直径7 nm功能: 维持细胞形态 细胞分裂 肌肉收缩,维持细胞形态,微 丝,细胞分裂,微 丝,中间丝(纤维),多种蛋白组成直径 10nm细胞中含量丰富功能:承受机械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