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试辅导ppt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910694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试辅导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试辅导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试辅导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试辅导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试辅导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试辅导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考试辅导ppt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教师招聘考试培训 心理学,有条蜈蚣乐悠游, 不巧碰到小蟾蜍。 蟾蜍心情好的很,说: 请问,你哪条腿先走,哪条腿后走? 蜈蚣一想起疑心, 心神不定掉沟里, 从此以后不会走。,学习是人天生的本能 学习推动高度多元化的形态 学习扮演文化知识传承的重要角色,为什么要研究“学习”?,第七章 学习理论,第一节 学习概述,一、学习的内涵 二、学习的分类,第二节 一般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请问下面的例子都是学习的例子吗?,新生儿哇哇直哭 一个少年感到自己被某些女性强烈地吸引 当儿童看到医生带着针筒走进来时,感到恐惧,第一节学习概述,一

2、、学习的内涵,(一)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二)学生的学习,第一节 学习概述,二、学习的分类,安德森: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奥苏伯尔: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因此可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因此可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第二节 一般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的发现,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经典条件作用

3、是怎样发生的?,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 - 习得与消退习得(acquisition):通过经典条件作用发生的学习。消退(extinction):只有条件刺激没有无条件刺激,如此多次后,条件反应就会消失。 - 泛化与分化泛化(stimulus generalization):与最初的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引起了条件反应。(杯弓蛇影)(一朝遭蛇)分化(stimulus discrimination):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应,其它刺激不能引起条件反应。分化使我们认识事物或对世界的反应更准确,使人类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课堂情景中的经典条件作用小学三年级数学课上,张老师请马娜上台解一道很难的数学题,马娜做的很好

4、,但与此同时,叶吉却一直在和其他同学讲话,破坏班级秩序,而且越来越多的同学也开始讲话,叶吉总是这样,张老师已经警告他多次了,这次张老师决定不能让他打扰其他同学的演示,于是把叶吉带到教室外的走廊里进行隔离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马娜解题完毕,老师表扬了他,给同学们留下很好的印象。当张老师问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上台解题时,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分析性思考: 如果铃声响了,学生就会冲出教室。即铃声预示着学生的“冲出去”行为。那么,你们的课堂上还有没有其他相似的例子?,对教学的启示 避免消极情绪的经典条件作用形成 将学习与积极的情绪建立联系 教会学生恰当地使用泛化和分化 帮助学生克服经典条件作用的焦虑

5、,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桑代克的试误 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说,试误说: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是一个盲目的过程。,桑代克迷笼示意图,饿猫逃出迷笼实验,在桑代克的动物实验中有一个著名的“饿猫逃出迷笼实验”。桑代克设计了“桑代克迷笼”,将饿猫关入此笼中,笼中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首先要提起两个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的位置。经观察,刚放放笼中的饿猫以抓、咬、钻、挤等各种方式想逃出迷笼,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无意中一下

6、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三条学习主律,3,3,3,(1)效果律:,(2)练习率:,(3)准备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箱,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怎样发生的? 强化

7、物:能够增加操作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的一种刺激(某种物品或活动)。 正强化物 Vs 负强化物 正强化物: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做了某件事(即某种行为),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或肯定的答复,下次遇到相同情境时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负强化物:在操作行为出现后停止的不愉快的刺激。 负强化 Vs 惩罚,【负强化举例1-闹钟的作用】如果你早上醒来时发现比闹钟设定的时间早几秒钟,你往往会先去关闭闹钟,以防止它闹起来。在闹钟响起来之前就醒来实际上就是负强化作用的影响。,在这个例子中,闹钟是负强化物,醒来是正性行为。你是在以前的经验中学会了在闹钟响起来之前就醒来,因为你不喜欢闹铃声,醒来是为了避免听到闹铃声。,【负

8、强化举例2-买糖果与发脾气】食品店里的收银员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妈妈带着她的小宝贝在购物,小家伙一直都挺乖,可是当他看到一种糖果时,他要妈妈给他买,但妈妈没有答应。这时,小家伙开始哭闹,甚至是大发脾气。无奈之下,妈妈只好给他买了。在以后的几周里,你都会看到,这位妈妈只要一走进食品店,就先给孩子买糖果。,在这个例子中,小家伙“运用”负强化的手段成功地“塑造”了妈妈买糖果的行为:妈妈学会了及时地给他买一块糖,因为她想避免孩子发脾气(负强化物)。,【负强化举例3-打招呼】你是个教师,有一个孤独症的学生。他已经学会了每当走进教室就与你打招呼(说:“老师,你好。”)但若是在一个大厅里,你的孤独症学

9、生却不理会你招呼他。于是每当这时,你在招呼他时会走近他,并用手触摸他的身体帮助他与你目光接触,让他说:“老师好!”你的孤独症学生不喜欢你这种辅导方式,很快就找到了一种躲避的办法:在走进大厅后先说:“老师好!”,在这个例子中,为了避免负强化物(老师走过来触摸身体),孤独症孩子学会了一种正性行为(主动说:“老师好!”)。,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实验,社会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1.注意 2.保持 3.复制(模仿的潜力) 4.动机,什么是社会学习的好榜样?,教师的行为有可能被学生模仿。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师有时难以维持课堂秩序,于是就对学生发出尖叫声 。那么,教师也

10、许想不到的事,儿童放学回家后 ,就可能会对着他的玩具或其他小朋友发出尖叫声,甚至叫喊的语调和用词都与他的教师一模一样。,态度是可以模仿的,教师对学习有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的态度,会对这些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和班上同学如何对待他们都有很大的影响。,二、认知派学习理论,(一)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一)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而非形成S-R联结。 (二)学习是一个顿悟过程而非试误过程。 顿悟说:认为学习不是依靠盲目的尝试、偶然的成功,而是由于对情境中关系的理解而突然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意识、观念为中介。,黑猩猩解决问题实验,二、认知派学习理论,(二

1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二、主要观点1. 学习实质 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2 学习的最佳方式:发现学习 (1)定义: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教材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 (2)发现学习的要素: 运用自己的头脑 使知识成为自己的 自我奖励 通过假设进行问题解决,趣闻轶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

12、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二、认知派学习理论,(三)奥苏伯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的观点,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学习的性质内容,机械学习,意义学习,二、有意义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类型,接受学习 = 机械学习 发现学习 = 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学校里的课堂学

13、习,应主要采用意义接受学习。,(二)意义学习的类型 表征学习(词汇学习):学会一些单个符号的意义或者学习它们代表什么,其心理机制是使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具体事物或观念间建立起等值的关系。 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包括概念的发现和概念的同化两种形式。 命题学习:获得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念的新意义。,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位。相当于头脑中的一个观念。命题(观念)总是由两个及以上多个概念组成。命题是观念的表征,观念是命题的思想 命题可以陈述简单的事实,也可以陈述一般的规则、法则、原理和定律。如果概念以定义的形式表示,则概念的定义本身也是一个命题。, 天安门有34米高 三

14、角形的面积等于二分之一底乘高,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农德孟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这段陈述包含3个命题:,胡锦涛将访问越南农德孟是越南的总书记胡锦涛是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发现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中都有接受和探究成分的相互渗透,但两种学习方式有不同的优势:,在过程感受和体验方面,发现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 在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上,发现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 在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发现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 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上,接受式学习优于发现式学习; 在课堂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发现式学习,二、认知派学习理论,(四

1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1 、有意义学习与无意义学习 无意义学习:不涉及个人(情感)意义,只涉及经验积累和知识增长,与完整的人无关 有意义学习: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人全身心投入其中的学习 2、 有意义学习的四个特征 (1)全人投入 (2)自我发起 (3)全面发展 (4)自我评价,二、认知派学习理论,(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即使不是有害的,至少也是无用的。老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教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是认知主义强调的),而是要为

16、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是一个促进者,一个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怎么学。 只要教师信任学生,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并愿意让学生自由学习,就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形成适应自己风格的、促进学习的最佳方法。,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情境先前经验 主动建构 经验系统变化 学习者共同体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图,1.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知识不是客观世界的被动而简单的反映,学习不是简单复制和印入信息。建构过程是学习者对信息生成个人意义、形成解释。 知识的建构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自主参与的。,如果气球炸裂了,那么声音便不能带去。因为一切距离那层楼太远了,关闭的窗户也能阻止声音传进,因为多数建筑物都有很好的隔音。由于整个操作都依赖于稳定的电流,因此电线中断也会引起问题。当然,小伙子可以喊叫,但人声的强度不足以传那么远。另外一个问题是乐器上的弦可能断。如果断了,就不能伴奏了。显然,最好的情况是距离短。这样,潜在的问题就少一些。如果能面对面接触,则问题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