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修改稿)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4896698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工作(修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组工作(修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组工作(修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组工作(修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组工作(修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工作(修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工作(修改稿)(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计划书,小组名称:“我能”大学新生适应成长小组 小组成员: 冯英明陈辅春包慧太柏玉梅,背景: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大一新生因为刚刚接触到大学生活,面对新的生活,新的学习,他们会出现许多不适应的问题。大一新生多数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主要问题有: 一、学习适应问题以自我监控为主的大学学习方式向个体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如何实现从成人监控、指导的学习方式向自我监控与指导的方式转变这一问题上, 大学教育者们较少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适应指导, 因此, 在这方面, 大学新生常常存在的问题是: 1.对大学学习的艰巨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部分新生由于第一学期考试成绩不佳, 便对大学学习产生恐惧感, 甚至怀

2、疑自己能否完成大学学业, 导致了严重的心理负担。2.学习上过分依赖老师, 缺乏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表现在不少大学生很难适应大学学习规律, 一方面该读的书都没读, 另一方面又为不知干什么而苦恼。学习上有很大的盲目性、被动性。,二、人际适应问题大学环境中人际关系最显著的特点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 而同学互动相对频繁。大学新生一方面要适应师生关系的改变, 另一方面又要在频繁互动、冲突机会提高的情况下与新同学发展良好关系。由于大学生们在生活习惯、性格、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又缺乏人际交往的成熟经验, 相互的人际适应困难就更为突出。其具体表现有: 1.自我封闭。在与在与别人的交往上, 缺乏主动, 不

3、愿对朋友倾吐心声, 导致了心理矛盾加剧。2.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 很少考虑到别人, 这突出显示了当代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而具有独特点。3.在交往技巧上, 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了空前的空白和茫然, 这也暴露了中学教育还存在一定程度应试弊端, 即素质教育的实效性较差。,三、心理问题凸现环境的不适应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 心理存在问题也将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近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不协调造成心理上的矛盾和失衡。进入大学成为个体人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心理与社会性转折事件, 大学新生面临着各种来自生活、人际、心理及学习的新挑战与影响, 然而, 大多数大学新生

4、对于新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面对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感到无所适从, 精神压力大, 思想包袱重, 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小组工作流程:本小组会让组员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积极参加我们的小组活动,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这个小组会进行五次活动会面,第一次是破冰之旅,建立关系;第二次活动的是加强组员的团队凝聚力,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第三次活动是让组员对自己有基本的认识,学会树立自信心;第四次是让组员进一步自我认知,了解自我,相信自我,第五次进行的是组员间的相互沟通,然后做一个分享和评估总结。,理论架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为,生

5、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大一新生刚刚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群体,他们渴望在新的环境中找到一种归属感,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渴望实现自我的价值,在小组中营造良好的氛围,使组员对小组有归属感,感到被关怀,被尊重。在做决定时考虑到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大一新生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人际需要时很强的。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强化而后天习得,强调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组员可以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模范,纠正错误的行为,习得正确的行为。人在学习

6、的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和人与环境的交互决定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他们会在小组中真实地表现出各种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行为,他们也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感受。这样,小组就提供给每个组员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的适应性行为。,招募计划: 一、招募人数:812人 二、招募方式: 1、在校园内张贴海报,并制作宣传板2、在青海师范大学食堂门前和宣传栏前发放宣传单,提供咨询,为大一新生进行深入讲解,活动目的:通过参加小组活动,让成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活动目标:通过此次活动,使小组成员发现自己及别人的优点;可以主动

7、与别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预料的问题及应变计划: 1.场地及设备问题:若遇场地不能用,可考虑将活动转到室外,若室外亦不可行,则可考虑活动推迟。 2.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工作者要及时介入,调节气氛,鼓励成员融入活动中。 3.如果迟到或早退必须有正当理由,如若有事不能参加活动的,应提前请假。 3.招募时,如果招收的成员不够可通过辅导员或班主任了解情况并对其要求参加。 4.如果报名的人数过多,可进行面谈了解并进行筛选,向未被选上的成员说明下一次还有机会。,评估方案: 1 活动结束之后做一份调查问卷(附表),检测组员对于自己目前的状态是否有更深的认识。 2 活

8、动中安排记录员,对小组成员的参与和活动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记录员的记录和对活动情况的观察分析来进行评估。 3 通过与组员的沟通及各组的分享来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感受。,8.你现在是否制定了学习或工作计划?A.已经制定并且实施 B.制定完但没实施 C.有制定的计划但还没来得及 D.从没思考过9.你现在能说出自己的优缺点吗?A.能说出全部 B.说出一部分 C.不清楚10.当你做一件事情失败时,你是否归结成自己的责任造成的A.大部分责任都在自己 B.把责任往他人身上推,与自己无关 C.从不关心,无所谓11.当老师安排一个事情时,你是否主动担起这个担子?A.主动请求老师把事情交给自己 B.先持观望,如果没人的话就去承担C.与自己没多大关系,漠不关心12. 请用简短的几句话对自己做个评价:13.你对本次小组活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写下来,以便我们下次纠正改善:我们的调查结束了,再次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学习进步,身体健康!,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