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489555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45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阑尾炎患者的护理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主讲人:李慧,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什么是阑尾炎,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以青年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较为少见。,“,”,认识阑尾,“,”,阑尾炎的分类,1、急性阑尾炎,2、慢性阑尾炎,阑尾炎是指发生在阑尾的炎症反应,“,”,病 因,急性阑尾炎,梗阻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感染其主要

2、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他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病 因,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转归:,病理类型,病理类型,慢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阑尾壁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慢性炎性细菌浸润,“,”,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

3、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2)胃肠道症状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 (3)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4)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压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反跳痛也称Blu

4、mberg征。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患者,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5)腹肌紧张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较弱,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6)皮肤感觉过敏在早期,尤其在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范围相当于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位于右髂嵴最高点、右耻骨嵴及脐构成的三角区,也称Sherren三角,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如阑尾坏疽穿孔则在此三角区的皮肤感觉过敏现象即消失。,临床表现,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慢性阑尾炎,(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患者在饱

5、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2)胃肠道反应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3)腹部压痛压痛是惟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4)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阳性。,阑尾炎的检验,血常规多数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腹部平片多有肠管扩张,胀气的表现。 B超检查有时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 有许多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相似,需与其鉴别。(如胃十二指肠穿孔,右侧输尿管结石,妇科

6、疾病等),治疗措施,1.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反应,与其做好良好沟通,告知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检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腹痛情况,若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应及时报告医师。3.避免增加肠内压力:病情观察期间,病人禁食:输液,应用抗生素;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加快,增加肠内压力,导致阑尾穿孔或炎症扩散。,手术治疗,术前护理:,治疗措施,术后护理:,1、密切检测生命体征,加强巡视病房,观察患者腹部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通知医师。2、体位;全麻后清醒或硬膜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者,改为半卧,以减少腹壁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呼吸和引流。3、

7、切口和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及时更换有渗血,渗液污染的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切口出血及感染的征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当引流液量逐渐减少,颜色逐渐变淡至浆性液体,即可考虑拔管。,手术治疗,治疗措施,术后护理:,手术治疗,4、饮食:患者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并经静脉补液。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经口饮食。 5、抗生素的应用:术后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活动:鼓励患者术后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以减少肠粘连的发生。,并发症,1

8、、出血:阑尾系膜的结扎线松脱,引起系膜血管出血。,2、切口感染: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见于化脓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可通过术中有效保护切口,彻底止血、消灭死腔等措施得到预防。,3、粘连性肠梗阻:与局部炎症重、切口异物,术后卧位有关,术后肠蠕动恢复快可减轻肠粘连。,4、阑尾残株炎:阑尾残端超过1厘米时,或粪石残留,术后残株可炎症复发。应使用钡剂灌肠透视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手术。,5、粪瘘,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早期阶段,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伴存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症者。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治疗。,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及生活习惯 及时治疗胃肠炎症及其他疾病,预防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阑尾周围脓肿者,出院时告知病人3个月后再次住院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自我检测,发生腹痛或不适时及时就诊,谢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